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今日谈 >> 共和国词典1985~1994 >> 阅读

共和国词典1985~1994

2010-10-05 08:00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134261
分享到:

共和国词典(1994年)

2004年4月19 日,为中国互联网的创建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以及有关主管部门的领导齐聚一堂共切生日蛋糕,庆祝中国互联网诞生十周年。

外贸体制改革

1978年,伴随改革开放,外贸体制也开始了30多年的改革历程。同其他行业一样,它的改革经历了“放权、松绑、增活力”的过程。1984年9月,政府通过了外贸体制改革报告,内容包括“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实行外贸代理制”“改革外贸计划体制”和“改革外贸财务体制”等。高度集权的外贸总公司垄断全国外贸的局面至此被打破。

1992年后,对外开放进入扩大阶段。外贸体制改革也提速。1994年1月,国务院在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改革目标并推出多项具体措施。包括:双重汇率合并成单一汇率;实行结汇制;减少进出口数量限制;部属外贸企业脱钩;开始按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外贸公司的试点;鼓励外贸企业经营企业的多元化;加强出口退税以增强出口企业竞争力等。外贸体制改革自此进入快车道。1996年4月1日,我国对4000多种商品进口关税进行大幅度削减,关税总水平降至23%。此后又多次降低关税,整体关税水平不断向国际平均水平靠近。

以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标志,外贸体制进入以WTO规则为基础的全面改革阶段。主要包括:1.在非歧视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下,调整修改不符合WTO规定的政策法规;2.加快外贸主体多元化步伐,允许私营外企业迅速发展;3.转变外贸主管部门职能。2004年4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八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赋予了个人对外贸易经营权,并取消了对货物和技术进出口经营权的审批,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度。

外贸体制改革使我国对外经贸大步迈上新台阶。1978年,我国外贸总额为20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2位,出口排名第34位,进出口只占全球比重的0.78%。到2007年,我国外贸总额为21738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位,出口排名第2位,进出口占全球比重近8%。新华社2008年10月报道称:中国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贸易国。

扶 贫

中国政府自1986年起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并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彻底改革,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自此,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中国的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以1994年3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公布实施为标志,中国的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这一计划明确提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

在1997年至1999年这3年中,中国每年有800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年度数量最高水平。到2000年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奋斗,中国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01年10月,解决了2亿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0年的30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左右。

互联网时代

1987年9月,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成为中国走向互联网时代第一步的标志。1990年11月,中国注册了自己的顶级国际域名CN。1994年4月,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的成员。2009年7月,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介绍,自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经过15年发展,中国网民人数已达到3.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25.5%,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来源:《半月谈•新中国60年经典》特刊)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

首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