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教育 >> 职教 >> 高考报名人数反弹没给高职生源带 >> 阅读

高考报名人数反弹没给高职生源带来福音

2015-06-15 13:56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王静
分享到:

今年的高考尘埃落定。全国共有942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比去年增长了3万人。这是自2009年起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连续5年下降后,2014年报考人数首次实现止跌回升,今年第二次出现上涨。

这好像给一段时间处于“生源危机”压力的高校打了一针强心剂。然而,高考前,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5高招调查报告》显示,高校的生源危机并未完全缓解,包括河南、山东、广东等地在内的多个地区,已连续4~5年未能完成招生计划,尤以二本与三本院校最为突出,个别地区超过10%的招生计划无法完成,上百所学校出现“零投档”。生源连续下降已让一些二本、三本院校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中。

然而,对靠“抢”本科院校剩下来的生源生存的高职院校来说,高考报名人数的止跌回升更没有给高职院校带来福音,只能使其感受到的寒意更重。这原因是本科招生规模连年的增长。

近日,麦可思研究院公布了一项分析。数据显示,近5年来,高职年度招生计划数与本科的差值大体持平,每年维持在20万人左右,如2014年本科招生计划数为363万人,专科招生计划数为335万人,但是,本科与高职实际招生数的剪刀差逐渐扩大,相差数由2011年的30万人扩大到2012年的60万人,而且有持续加大的趋势。

这就意味着,本科历年实际招生数持续走高,高职实际招生数却增长乏力,已较难完成来自高考生源的招生计划。因此,在来自高考生源的招生中,高职院校的形势更加严峻,这让一些高职院校的相关人员惊慌失措。为此,很多高职院校和专家学者开始纷纷寻找破解这一危机的突破口。

高职单招:应对生源危机的一个突破口

“22个专业,占学校招生总专业的一半以上,计划招生1140人,报名人数高达6450人,最终录取1140人。”当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办公室主任廖文成拿到该校2015年自主招生报名和录取情况的数据时,他不禁感叹,“今年‘大胆’放开高职单独招生计划人数的决定,让学校的生源有了充分的保障”。2014年,该校高职单招计划人数只有392人,2015年这一数字提高了190.8%。

高职单独招生工作(下称“单招”),被认为是高职院校为了应对“生源危机”采取的招生措施,是一项被誉为“无须参加高考就可以上大学”的招考政策。

2014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该《意见》提出,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在这一《意见》的指导下,2015年各地继续扩大高职单招的范围,大幅增加招生计划,以确保完成招生任务。

“往年我们学校的单招计划人数不多,录取比例偏低,单招竞争比较激烈,很多学生觉得难考,也就不敢报了。今年我们把计划人数放大了近一倍,报考的人数也相应增加,超过3000多人报名,2900多人过了全市统考的分数线,考虑到今年的生源质量比较好,在学校组织完自主考试后,我们决定再多招收一些学生,给有专业特长的学生更多机会。”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唐腾健说,该学院今年单招比例从去年的30%上升至60%,即计划单招人数由去年的900人增加至今年的1650人,人数增加了近一倍,最终录取2200人。

据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李时雨介绍,2015年,重庆市通过增加试点学校和扩大招生计划两种方式扩大高职单独招生的规模,目前,重庆市2015年高职单招工作已经完成,全市共报考45005人,录取28642人,录取率为63.4%。与2014年比较,单招院校增加11所,达到23所,增幅91.6%,录取人数增加11785人,增幅69.9%。

“增加单招计划,为积极探索高职教育‘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评价方式,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多样化分类招考方式,同时为减轻普通高考压力,实施‘春季高考’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唐腾健说。

高职院校招生需多点突破

对于生源危机的应对方法,很多高职院校将突破点放在扩大自主招生即单招规模上,也有高职院校提高从中职学校的招生比例,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职的生源也不足,没有达到1∶1的招生比例,所以,情况也并不乐观。”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孙晓雷说。

为了应对整体生源下滑的趋势,安徽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也在通过加大自主招生的生源和中职学校对口升学的生源比例来“远离”危机。不过,孙晓雷认为,生源多样化之后,对学校内部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要求高职院校今后的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满足不同方式招进来学生的教学需求。

但是,面对生源危机,很多专家建议,不管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高职院校本身,应该跳出现有生源的“框框”,在建立更开放和完善的新型职业教育体系上下功夫。

在麦可思研究院副院长周凌波看来,高职生源危机是“大家都逃不开的事情”。现有的生源已经是高职院校招生的红海,大家都在争,自然会有危机的效应,这是一个真实存在。但是,从高职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说,关键是高职院校怎么面对这个问题,高职院校要跳出现有生源的思维,去拓展高职院校生源的蓝海,寻找新的突破点。“目前,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有64个国家,2015~2029年间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共计11.15亿,其中印度3.75亿,中国2.56亿,生源数是个蓝海,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了,并在做相关的工作。”周凌波说。

“生源危机问题不是高职院校单个的问题,是整个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部分学校(包括普通高校)可能会因此‘关停并转’,这是前些年人口出生低谷的滞后效应。”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说。

姜大源认为,职业教育界人士应该担心的是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才是关键问题。“如果,国家及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那结果就很令人担忧,就意味着,‘中国制造’没人来制造,就没办法很好地应对工业4.0时代的到来,更别说那些高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了。缺少了‘大国工匠’,这才是最可怕的。”姜大源说。

他建议国家未雨绸缪,必须出台能稳定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接地气”的政策,同时,职业院校自身要跳出传统的封闭的教育体系观念,要建立开放的基于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前生源不足并不意味着职后生源不足,新型农民培养、企业员工的新技术培训进修、社区培训,等等,都是职业院校生源的新领域,要建立比普通高校更加灵活的“学习——就业创业——再学习——再就业创业——再学习”的办学机制,这将是优质高职和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应对选择。

“当然,这种机制的建立需要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姜大源说。(记者 梁国胜 实习生 马慧娟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