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古镇游 >> 温婉明润的江南古镇 >> 走进千年同里古镇 醉在同里的晨 >> 阅读

走进千年同里古镇 醉在同里的晨与昏

2014-01-22 13:27 来源:红网 编辑:zhangyy
分享到:

 


醉在同里的清晨  作者:佚名


    我和苏州的旷世情缘就是"雨"。迄今只来过两次来苏州,两次都遇到下雨,那雨忽大忽小淅淅沥沥啪啦啪啦下一整天,而这两次正好是一个轮回:12年。上次在拙政园里淋了个落汤鸡,这次就带把伞吧。于是,我举着非油纸的花伞,一身旅者的行头,带着湿漉漉的双脚踏进了这千年古镇。

    吴中名镇同里,离苏州城18公里,太湖之畔,京杭运河之东,乘坐旅游公交40分钟就把我带离喧嚣都市,置身清凉如画、滴翠如洗的平静水乡。游人很少,只有当地居民站在自家屋檐下,招呼着往来不多的客人:该吃中午饭了。

    雨中初会恍若归家

    这雨虽不是三四月的烟雨,这伞也不是江南温婉女子的油纸伞,不过同里那安静而亲切、低调且无拘的面容展示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油然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这反而不像是千里来访,倒像是到隔壁村会会老友,更像是,到外婆家蹭个晚饭撒个娇。这水乡,她不似一颗宝石揭开匣子让你惊艳一番,却是一枚温玉慢散着沁人心脾的温暖。

 


    相逢在雨中  作者:边走边看


    雨就这样下着,既来之则安之,踏在石板路上往里深入,一边是潺潺的河水,河堤上是参天的老树,一边是白白的院墙,院墙上的爬山虎从墙内探出来,侵袭了半边白墙。雨水积在老树的树杈树叶之间,啪、啪、啪地打落在伞上, "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驻足河堤,出神地凝望雨水打在河面化开的水晕,像极了小时候放学回家的情景。

    同里水多桥多,明清建筑临水而筑,这游览的脚步不由得慢了下来。镇区被河道及纵横交叉的支流分割成7个小岛,地处水乡泽国的河网之间,因交通不便历史上这里而少有兵燹之灾,是江苏省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之一。水网中的家园使得这里家家连水户户通船,好一幅悠哉富足的优美画卷。

    同里三桥浪漫民俗

    到同里一定要走走这里的古石桥。小小同里古镇,石桥有40多座,每座桥都有一段典故,有"桃花浪里鱼化石"的富观桥,扼守古镇重要入口的乌金桥,气势如虹的渡船桥等,最早的思本桥建于南宋,距今已700多年了。

 


    走一走三桥,温一温岁月的柔情  作者:淡水猫


    这些古桥中,尤其以同里三桥最有代表性,是同里的桥中之宝。它们分别是:吉利桥、太平桥、长庆桥。三桥相隔很近,距于三岔河道之上,呈"品"字状相望。每逢婚嫁、生日庆贺、婴儿满月等喜庆吉利的事,同里人都要"走三桥",也叫"走平安路"、"走百病"。凡镇上居民结婚,娶亲队伍都要抬着花轿走三桥,老人过66岁生日,当天午餐后要走三桥,婴儿满月也要由其母亲抱在怀里走三桥。一般是遵循长庆桥、吉利桥、太平桥的先后顺序,绕行一周,不走回头路。在参观江南婚俗博物馆时,印象最深的就是结婚的时候"走三桥",长庆桥是新郎抱着新娘走,寓意恩恩爱爱直到老,吉利桥是新郎背着新娘走,寓意和和美美步步高,太平桥是新郎牵着新娘的手儿走,寓意太太平平永是宝。看,旧时的江南人家祈求吉祥幸福,还想出了这么浪漫的形式,这样走过三桥的一生一定白头到老得永年之福,于是我也走了走三桥,只愿梦想真诚,福星相伴。

    一座座古桥诉说着古镇的千年,历久弥坚的石头竟也透出岁月洗礼过的柔情,仿佛等你去追问她们守护这座镇子的故事。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