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的信任,将老年大学当成推销商品的“大卖场”。
2025-04-25当人工智能成为写作“好手”,人们还会去阅读吗,阅读还有意义吗?
2025-04-23要理性看待情绪消费,推动这一新兴领域在健康、规范的轨道上发展,使其真正成为一种积极的情感支持模式。
2025-04-22近日,北京地铁5号线上一男子因多次辱骂他人被行政拘留的事件,引发了大家对公共空间不文明行为的热议。
2025-04-21日前,陕西秦岭一峪口张贴警告牌称,该地从2023年至今已有9位游客、“驴友”失联,引发社会关注。
2025-04-21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在持续严控楼堂馆所建设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和面子,从兴建楼堂馆所转而加码建设会展场..
2025-04-18文博讲解本是向大众普及历史文化知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好机会,怎么就变味儿了?
2025-04-17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近期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下称《办法》),并同步出台配套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4-16“一赛定乾坤”导向之下,教育资源向少数参赛选手倾斜,普通学生的实践机会显著减少;教学内容侧重于短期技能训练,忽视学生的..
2025-04-15近日,国外网红“甲亢哥”的中国行引发关注,重庆荣昌人林江也随之成功“出圈”。林江一路从成都、重庆、深圳、香港、长沙五座城市..
2025-04-14霓虹闪烁处,往往窥见城市治理真章。
2025-04-10当情绪管理、人生管理成为青年人的一种追求,“松弛感”一词引发广泛的情感共鸣,体现出新生代青年对社会生活的重新审视与调..
2025-04-10一场场无剪辑、无滤镜的“马拉松”式直播,在海外社交平台掀起了“中国热”。
2025-04-09“点11个菜,仅2个菜基本吃完”“平均每桌倒掉1/3菜品,年年有余成了‘年年浪费’”……盛宴缘何多“剩宴”?舌尖上的浪费究竟怎么治?
2025-04-09近期,半月谈记者走访多所高校发现,“破五唯”改革成效显著,但不少“青椒”(高校青年教师)在更多样的考核标准要求下,压力却不..
2025-04-07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注重倾听市场声音,协同推进政策实施和预期引导,塑造积极的社会预期。
2025-04-07破除节日“伪民俗”,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2025-04-03人居环境整治本是改善民生的惠民工程,却在执行中变形异化为“刷白墙”的形式主义表演,暴露出少数干部将“领导满意”凌驾于“..
2025-04-01伴随着鲜花的盛放,各地的“赏花经济”也逐步升温。
2025-04-01“零添加”真的就是绝对“干净”的配料表吗?这恐怕要打个问号。
2025-03-31国博凤冠冰箱贴为什么这么火?背后承载的历史文化固然赋予了深厚的底蕴,但产品的精美非常是其能脱颖而出的关键。
2025-03-31与往届相似的是,赛场内外依旧人头攒动、一票难求,不同的则是,观众加油助威、欢呼鼓劲更加有序且克制,赛场外的球迷活动更显..
2025-03-28近年来,不法分子冒用国家部委、中央企业名称,伪造“红头文件”,虚构“国家政策”,编造“国家工程”,实施诈骗行为。
2025-03-27关于秸秆处理和烟花爆竹政策成为观察基层治理思维和模式的一个窗口——在部分地区“禁改限”的过程中,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的..
2025-03-26“禁止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二次元商品和服务”——上海黄浦区近日发布新规,对二次元衍生商品和服务经营提出合规指引,引..
2025-03-25跑步不必很卷,健康方是归宿。
2025-03-24理性、客观看待AI崛起,根据自身岗位实际学习相应知识技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破解“AI焦虑”。
2025-03-24一些口碑较好的马拉松赛事显著提升城市形象、带动文旅消费,然而也有些马拉松赛事收获的是恶评如潮,反而给城市抹黑、给发展..
2025-03-24三四月份正是黄金比赛季,各地大型马拉松赛事扎堆上演,而近期苏州马拉松发生的“中学门口撒尿事件”,再次引发舆论对马拉松..
2025-03-24一场以“正义”为名的“网络私刑”在互联网蔓延:平台举报规则被恶意“武器化”,正义被扭曲为一场生意,普通网民账号沦为“待宰羔..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