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不租给60岁以上老人”,租房岂能有年龄歧视

2025-07-29 11:32
来源:半月谈网

半月谈评论员 鲁畅 吉宁

近期,一则“为65岁母亲和年迈外婆租房3天被拒20次”的新闻登上热搜。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当前老年群体存在租房难现象,部分中介机构明确表示“不租给60岁以上老人”,有的甚至将年龄门槛划至55岁。以年龄作为租房标准是对居民居住权的侵害,应当将相关权益还给老年人。

老年人租房遭到年龄歧视

开学季临近,不少老人为了照顾孙辈,开启了在学校附近租房的生活。半月谈记者以为家中老人租房为由,咨询了多家房屋中介机构,绝大部分中介明确拒绝租房给超过60岁的老年人。某房产经纪人透露:“公司有规定,租给60岁以上老人不行,怕出事。”另一个同城平台的经纪人称:“独居老人55岁以上的不让租。”还有的租赁平台虽然答复可以办理,但线上平台只提供了在校生、毕业生、职场人等群体的租房入口,并没有针对老年群体的选项。

半月谈记者在线下中介门店走访时,经纪人暗示,老年人想要租房,本人签约会比较难办,可以通过年轻人代签合同的方式规避规定。如果是由中介机构直接管理的房子并不那么在意,但如果是业主直接出租的房子,需要和租客面谈了解情况,“感觉能租到的概率不大”。

“都讲老年人要和儿女分开居住,保持‘一碗汤’的距离,却卡在租房这第一步上。”从湖北来京接送外孙上下学的64岁老人曹于敏说。

国家统计局《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基本数据公报》显示,全国独居老人比例已达14.2%,其中近20%依赖租房解决居住问题,城市独居老人的租房需求尤为突出。

2024年,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曾通报一起因高龄失能老人租房引起的纠纷案例。法院审理认为,《房屋租赁合同》签订后,出租人以租客为高龄失能老人为由拒绝交房,有损老年人权益。该院同时表示,出租人将高龄承租人排除在外的情况仍不时发生,与社会发展进程中日益重要的老年人权益保护相违背。

宁愿不做买卖,也要规避风险

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业主和中介平台对老年人租房不够友好,主要是顾虑这一群体的健康和经济状况。

——担心增加“不必要的麻烦”。“不是不理解老人的困难,但也需要爱护好自己的房子。”北京市海淀区居民张女士有一套一居室出租,她明确表示不能租给老年人,主要是担忧老年租客因身体机能衰退或生活习惯差异,无法维护好房屋的设施和环境。“例如,厨卫区域油污堆积、通风不足引发异味,这类隐性损耗往往在退租后才显现。”张女士说。

此外,还有房东表示,一些“候鸟老人”依赖子女代付房租,子女一旦经济拮据或者不愿履行赡养老人义务,就可能拖欠租金,相比之下更愿意选择有劳动能力和稳定收入的租客。

——法律责任边界模糊,害怕陷入租房意外纠纷。许多房东和中介对老年人在屋内摔倒、突发疾病等意外事件心存顾虑。在现实中,也确实有老年人受伤家属追责的情况发生。

例如,中部某地法院发布的案例显示,一名60多岁的租客在出租屋内因为楼上漏水滑倒受伤,伤者家属提起法律诉讼,经法院调解,房东和楼上住户均承担了上万元赔偿金。

——租赁房屋适老化改造滞后,中介机构意愿不高。《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基本数据公报》显示,我国城镇老年人需求最高的适老化改造项目包括加装电梯、地面改造、如厕洗浴设备改造、加装紧急呼叫设备和加装扶手/护栏,但记者在多个平台查询发现,出租房源几乎都没有进行过适老化改造。

一名房屋租赁经纪人说,租赁市场的产品几乎都是围绕青壮年群体设计的。虽然部分地区发布了适老化改造补贴政策,但对产权、金额等限制较多,导致租赁住房进行适老化改造的动力不足。

共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出租房屋以年龄为准是典型的年龄歧视,不利于老年人平等地参与社会。”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老龄法律研究会副会长郑翔说,根据《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到2035年老年友好型社会总体建成。“六七十岁的老人受困于租不到房,违背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我国租住房屋的人群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宜在房屋供给端及时调整机制、设施和服务,向老年群体作出适当倾斜。

——优化公租房体系,建立“政策性保障——市场化供给”的衔接机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贾洪波认为,应优化公租房体系以更好地实现对老年人的住房保障,建立财政专项资金保障机制,强化房源适配性建设,对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实行优先配租政策。加强硬件建设,强制要求相关新建公租房项目配置适老化设施,如扶手、紧急呼叫系统等。

——细化健康意外责任划分,留足纠纷调解与司法保障空间。相关法律法规要进一步明确规定对于老年人因自身健康问题引发的损害,房东在履行诸如及时报警或联系家属等基本救助义务的同时可免责。在此基础上,需要在房屋租赁合同中依法细化突发健康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条款。贾洪波表示,可推广“老年人租赁意外险”,覆盖老年房客由健康意外引发的赔偿责任。

——借鉴海外经验,推动适老化住宅配套试点和改造。据介绍,日本“银发住宅”与新加坡“乐龄公寓”在适老化设计的标准化与强制性、注重老年居住区与医疗服务机构以及商业设施的有机整合、智慧养老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有积极探索。郑翔表示,可借鉴海外成熟做法,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多层次资金支持体系,以税费优惠与金融支持、政企合作模式创新、市场准入与品牌激励等措施,激励民间资本参与租赁房的适老化改造。(中央民族大学实习生马广涵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张曦

责任编辑:王亚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