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党群教育实践活动 >> 各地实践 >> 传承杨善洲精神 抓实群众路线教 >> 阅读

云南保山:传承杨善洲精神 抓实群众路线教育

2013-08-05 07:11 来源:人民网 编辑:gwy
分享到:

作为杨善洲老书记的家乡,学习和弘扬杨善洲精神是保山市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以杨善洲老书记为生动教材和典型榜样,保山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并弘扬他的崇高精神,探索实践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六项制度,自觉做坚持群众观点、实践群众路线的坚定践行者,抓活动转作风,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促进保山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弘扬善洲精神,探索健全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六项制度

自2010年4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保山市紧紧围绕“转作风、促工作”目标,从抓实作风建设、提高宗旨意识、转变服务理念三方面入手,健全和完善了做好群众的“六项制度”,全面谋划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

保山市把抓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创先争优活动启动的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从抓干部作风转变工作入手,深入开展“三查三看”教育活动;二是从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以“学善洲,见行动”为主题,按照创先争优的工作要求,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四比四促”践行杨善洲精神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三是从2012年2月至今,在“四群”教育活动中,紧扣改善民生促进农村发展这一中心,以“一教育五行动”为载体,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工作进行有效探索和认真实践,并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的“六项制度”,即:《保山市领导干部蹲点制度》、《保山市联村入户制度》、《保山市信访工作制度》、《保山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保山市群众工作督察制度》、《保山市群众工作问责制度》。

全市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存在工作效率低、缺乏进取精神、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开展以“查作风,看学习真不真、团结好不好、务实行不行、创新强不强、守纪好不好;查工作,看思路明不明、方法对不对、措施实不实、发展快不快;查项目,看储备多不多、服务优不优、建设快不快、成效显不显”为主要内容的“三查三看”教育活动。进入2011年后,为进一步把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引向深入,市委决定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以“比理想信念、比践行宗旨、比坚持群众路线、比作风建设,促党性修养增强、促创先争优、促教育整改、促科学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四比四促”践行杨善洲精神教育活动。从2012年起,保山在“四群”教育活动中,以“一教育五行动”为工作载体,提出利用五年时间持续抓实六件事:一是在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开展感恩教育,教育和引导干部群众“致富算一算,成长比一比”,高扬“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人民群众好”的时代主旋律。二是围绕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目标,开展五年内实现农村人均纯收入倍增行动;三是针对农村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地方特色产业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实施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行动;四是针对建强基层党组织,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的主题,开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行动;五是围绕建设美丽村庄为目标,开展村庄规划建设行动;六是针对森林植被和环境保护主题,全民动员,开展绿化荒山行动。

弘扬善洲精神,推动教育实践活动促进事业发展

围绕干部“转作风,干实事”的主轴,通过加强学习、查摆剖析、落实整改,促使全市3万党员干部沉到基层为群众搭建经济致富平台、文化服务平台、民怨化解平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领导干部蹲点走访、联村干部普遍走访、挂职干部随时走访等形式,变“上访”为“下访”,调查社情民意,建立百姓档案,确保社情民意全掌握、干群关系大改善。全市党员干部增强了“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转作风,干实事”的工作成效正逐渐显现。

为进一步转作风、求实效,市委主要领导提出了“一把手抓落实”的工作要求,重点围绕“一把手”必须做表率树标杆、抓具体具体抓、认真抓抓认真、善领导勇担责等目标,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层层抓落实,事事认真干。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在全市72个乡镇(街道)912个村(社区)形成了“全覆盖”,干部带动群众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330个,带动农户16万户;发展村集体经济581个村,占全市村(社区)总数的63.7%。党员干部带头干事创业、带头抓落实,“人人重实干、事事讲落实、层层抓推进”的良好风气正在形成。

目前,全市持续探索和完善群众工作“六项制度”,确保作风大转变、干部受教育。其内容主要涵盖两方面:一是规范和完善了联村入户制度,解决干部怎么下沉的问题;二是规范了为民服务准则,解决了干部下沉干什么的问题。六项制度要求,市级领导和县区党政主要领导每年蹲点不少于10天、走访群众不少于20户;市直部门和县区领导班子成员及县区直属部门主要领导每年蹲点不少于15天、走访群众不少于30户;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每年蹲点不少于20天、走访群众不少于40户;部门派出的每批干部驻村不少于15天,每名干部走访农户不少于30户;各部门选派1名干部到所联系的村挂职,并长期固定1名同志担任联系村的民情联络员。全市每年按党员干部1/5的比例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全年驻村时间不少于250天,走访群众不少于驻村户50%。同时明确,要在乡村两级建立矛盾调处中心,推行“以奖代补”和“以案定补”激励机制;实行信访工作“倒查机制”和“黄牌警告”制度,干部下沉基层重点是协助村基层党组织“理思路、访民情、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