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饮食文化别具一格,质朴而狂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饮食特征也极具地方特色。 “西玛”是一种赞比亚最常见的主食,通常由白色玉米面烹制,制作时,先将玉米粉撒入开水中煮成粥状,然后逐步加入更多的玉米粉,并不停搅拌直到粘稠,再小火闷上一会儿即可。食用时,赞比亚人习惯佐以鸡肉、牛肉或者鱼类炖制的菜肴,以及西红柿、洋葱、豆子、白菜等素菜,菜中一定要带有汤汁。用手取一块“西玛”,单手反复揉捏成团,蘸着菜汤食用。除了玉米面,在赞比亚北部地区,也会用木薯作为制作“西玛”的原料,而南部一些地区用高粱作为原料,小米也是常见原料之一。上图:一位赞比亚人在首都卢萨卡品尝“西玛”和配菜。 下图:“西玛”和配菜。(拼版照片,摄于2014年5月28日) 新华社发
非洲的饮食文化别具一格,质朴而狂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饮食特征也极具地方特色。马达加斯加饮食皇家七件套以前只供皇室享用。如今,马达加斯加富裕人士和观光客也可以体验这套大餐:主菜装在七个铝制小碗内,分别有罗非鱼、鳗鱼、猪肉配苜蓿叶、炸牛肉丝、鸭腿、鸡腿、青菜,采取炖或油炸的烹饪方法。根据传统,七件菜肴全部放在一个大盘子里。左图:一名中国游客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的一家餐厅内品尝皇家七件套。右图:马达加斯加著名的皇家七件套。(拼版照片,摄于2014年6月6日) 新华社发
非洲的饮食文化别具一格,质朴而狂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饮食特征也极具地方特色。乌加利在肯尼亚、坦桑尼亚、卢旺达等国家是非常受欢迎的主食,一般是将玉米粉烹调,做成面团的形状。这款主食能搭配很多菜肴,在食用乌加利的时候,当地人喜欢将乌加利掰碎,就像中国人吃羊肉泡馍一样泡进菜汁中。上图:一个卢旺达人用乌加利蘸着菜汤食用。 下图:一份乌加利(右)配上一份菜汤。(拼版照片,摄于2014年6月3日) 新华社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