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礼泉力量

2024-12-18 16:18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位于关中平原的中部,因境内有泉,其味甘甜如醴,故名醴泉,后改为礼泉。这里钟灵毓秀、物华天宝。

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位于九嵕山的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昭陵,周围还有包括魏征、尉迟敬德、房玄龄等唐代著名人物共180座陪葬墓。

近年来大力发展御石榴、御桃、御杏等特色时令水果,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深化三产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果业强农富民之路。

如今,人们提到礼泉县时,自然会想到关中印象体验地袁家村、红星软香酥、心特软、“御果之乡”和陕西再生资源产业园……这一串串关键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支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构成礼泉三产融合、共同富裕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文旅产业“品牌化”

初冬的袁家村,街道上店铺林立,不但有国际品牌星巴克,还有国内连锁文创产品专卖店“西安东西”,也有本土品牌“大麻花”“菜籽油”专卖店,游人如织,美食的香味扑鼻而来,一派繁华景象。虽然袁家村只有60来户不到300人,却吸引了700多家商户,常住人口4000多人,带动就业13万人。2023年游客量88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

随着“袁家村”品牌效应不断显化,在全国范围内开出26家省内店和4家外省店。其推进的“一村带十村”“一村带百村”方式,让更多群众发展产业、充分就业,发展动力不断彰显。在此基础上创建的白村、肖东等12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形成百里“乡村振兴长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位居全市前列。而今,占地500亩的集生产、销售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袁家村综合工业园已开工建设,形成三产带二产、二产带一产,通过袁家村“金字招牌”将更多的农副产品卖到全国,带动更多小品牌做大做强、实现走出去战略。

旅游的爆火不但吸引来了喜欢慢生活的新村民,更吸引了艺术家的目光。在袁家村“西安东西”的店铺里,陈列着以昭陵六俊为原型创作的色彩斑斓、憨态可掬的卡通马——唐富贵,袁家村的美食和新旧风景照也变成各种可爱的文创产品以及具有怀旧色彩的明信片。

说起为什么会选择礼泉和袁家村,这位多次获得国内外设计大奖的著名跨界设计师、企业负责人李向宇先生说:“我们通过为昭陵和袁家村打造专属的文化IP形象,对非遗、关中民俗、饮食、农耕文化进行挖掘、提炼并高品质的呈现出来,让产品本身具有文化承载性和传播性,让消费者能看懂并愿意购买;同时也对当地的旅游产品进行升级,增加经营户收入。”

近年来,礼泉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文旅农融合,成功打造以唐昭陵和唐建陵为依托的文物游;以袁家村、白村、山底村等为依托的乡村游;以泾河峡谷、醴泉湖为依托的亲水游;以东坪村、山底村、任池村等为依托的生态游;以烽火村为依托的红色游,形成由点到面、门类齐全的品牌化旅游产业发展之路。2023年全县游客量14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1亿元。荣获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等称号。昭陵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袁家村入选文旅部“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

现代都市农业“五化联动”

礼泉县有着“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独特地理气候,是发展特色水果的天泽之地,被誉为北纬35度温带水果之“都”。

近年来,礼泉县精心打好“御果”牌,引进种植桃、葡萄、石榴、樱桃、草莓等系列品种。目前,水果种植面积56.68万亩;其中特色水果面积24.31万亩,年产量34万吨,产值25亿元,礼泉御果已发展到12个品类66个品种,畅销国内28个大中城市。

同时大力推动果旅融合,发展观光采摘、农耕体验、研学科普等产业业态,建成御桃、御杏等农业生态观光采摘园85个;引进石榴、葡萄、苹果、杏等深加工企业;举办桃花节、杏花节、御果采摘等旅游节庆活动;打造农文旅融合精品线路。“四季御果•美丽礼泉”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游客感受自然、品鉴御果、怡情养神的重要项目。

随着特色水果和都市农业兴起,越来越多农村能人和返乡大学生投身园区,成为推动就业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陕西欣农兴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新品种苹果、葡萄、石榴、圣女果、彩色小麦等,固定用工150多人,临时用工800-1000人,带动脱贫劳动力200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典范­——沃野青青有机农业园,以有机生产、网络直销、实体店合作等为一体的三产融合模式,提供就业岗位300个,人均增收18500元。食品加工业的代表——心特软,日生产点心50万块,提供就业岗位500人,人均收入1500元/月。另外还有100家农户经营着3000亩黑小麦基地,承担着企业原材料供应的任务。

礼泉县坚持以农业园区经济为抓手,坚持“农业园区化、生产设施化、产业特色化、经营合作化、产品品牌化”五化联动建设举措。形成北部山地优质苹果、规模畜牧,中部特色御果,东部粮食,南部时令水果和都市现代农业五大农业产业板块。建成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125个,成功打造欣农兴、沃野青青等一批标杆性示范基地。

2023年礼泉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8万亩以上,粮食产量16万吨,水果产量131万吨。果园“三改”模式入选全省苹果全产业链建设典型案例,昭陵镇入选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强镇。

工业“园区化”

陕西再生资源产业园内,蓝天白云下,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拔地而起,燃烧塔、精熘塔、消防应急库比肩而立,美如花园的垃圾填埋场蜿蜒而卧。道路两边停满各种各样的小轿车,衣着时髦的年轻人来往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该园区作为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和咸阳市政府共建的大型重点产业园区和第六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是全省最大的特色循环经济园区。为西安三星、比亚迪、西飞、法士特、咸阳彩虹等重点项目落户提供了配套托底服务,中再生、山东水发、陕西环保、西安高科、中凯环保等龙头企业先后落户园区。

截至2024年10月底,拆解报废汽车1.58万台,与去年同期同比增长378%;拆解废家电94.8万台,同比增长124%;5万吨废有机溶剂、废酸、废机油等得到资源化、无害化循环再利用。

按照“工业园区化”原则,2023年成立礼泉高新区,由陕西再生资源产业园和礼泉县工业园两个板块组成。入驻企业65家,规上企业34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据了解,高新区在企员工5000余人,其中半数以上是礼泉当地的大中专毕业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家门口就业,将自己的未来与区域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产业正在集群中:截至2024年10月,以华骏机械、昕伟制造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产值5亿元;以台湾统一、红星软香酥、心特软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产值11亿元;以海螺水泥、东方雨虹为代表的建材业产值38亿元;以高科环保、新天地为代表的再生资源产业产值1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亩均产值250万元,亩均税收7.5万元。

礼泉县以“工业强县”为目标,形成以先进制造、食品加工、再生资源、绿色建材等四大产业集群。涌现出海螺水泥、东方雨虹、红星、心特软、子祺、华骏机械、陕西统一、长庆石化、开耘肥业等知名企业。全县工业企业248户,规上企业83户,工业增速连续多年位列咸阳市第一方阵。2024年1-10月规上工业总产值80亿元,增长10%,增加值增速19.2%,技改投资增长990.7%,全市排名第一。

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富,天下足。礼泉县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盯高质量发展创新提升目标,推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先后荣获全国果业强县、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生态示范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百强县等“国字号”殊荣,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动能不断提升。(张溁 王联虎)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