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政策 >> 生态 >> 60年滇池放鱼史折射生态观变迁 >> 阅读

60年滇池放鱼史折射生态观变迁

2018-01-04 10:59 作者:孙潇 来源:昆明日报 编辑:刘飞
分享到:

 常在滇池边上走,可你是否知道在那个水下世界里,都居住有哪些“邻居”?这些年来它们的“鱼虾社会”有些什么变化?据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渔业行政执法处(下文简称渔政处)和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上个月云南光唇鱼的回归,目前滇池中的渔业资源种类增加到了24种。2018年,可能还有两种土著鱼将“回家”。

从1958年昆明渔业管理部门开始向滇池投放鱼苗以来,60年间,从最初的放鱼增产创收,到如今的放鱼控藻治污,昆明人的生态观发生了变迁,滇池的生物多样性也得到进一步恢复。

滇池里都有些什么鱼

上个月,昆明开展滇池增殖放流活动,130吨鲢鳙鱼苗、20万尾滇池金线鲃和10万尾云南光唇鱼相继“入住”滇池。

“在此次云南光唇鱼投放滇池前,根据监测情况,近年来在滇池中采集到的渔业资源种类共有23种。随着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今后还有可能发现新的鱼种。”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剑虹表示,这些鱼种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六大经济渔业资源,包括鲢鳙鱼、鲤鱼、鲫鱼、红鳍原鲌、太湖新银鱼及秀丽白虾;第二类为常见鱼类(俗称小杂鱼),如黄魚幼 、间下鱵鱼,麦穗鱼、鰕虎鱼、黄颡鱼,泥鳅和黄鳝等;第三类为珍稀鱼类,如金线鲃、银白鱼等。

这份“花名册”上的滇池鱼类,是不是有好多没听说过?杨剑虹解释说,这是学名与俗称不同造成的。例如,学名为红鳍原鲌的鱼,其实就是我们在市场上常见的白鱼;太湖新银鱼和秀丽白虾,就是今年开湖第二阶段可捕捞的银鱼和滇池虾。“我们俗称的花白鲢,是两种鱼的合称,即花鲢和白鲢,花鲢的学名是鳙鱼,而白鲢就是我们所称的鲢鱼。因此,鲢鳙鱼也可统称为花白鲢。”

此次投放的云南光唇鱼,曾是滇池的“原住民”。由于江河污染、栖息环境改变等原因,上世纪60年代后,云南光唇鱼逐渐减少。到了80年代,几乎在滇池绝迹,只有流域周边的个别龙潭中还有少量的天然种群。从2010年开始,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始在滇池周边收集云南光唇鱼的天然种群。随着收集的天然种群数量增加到几十组,2013年云南光唇鱼的人工繁殖技术逐渐成熟,2016年已能实现规模化繁殖。

此次云南光唇鱼投放滇池,使滇池中的渔业资源种类增加到了24种。

种类数量曾多次演变

实际上,滇池水生生物资源种群数量曾多次经历变迁。

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水产资源变动很大。1957年以前滇池鱼类组成简单,主要经济鱼类为银白鱼、云南鲴、多鳞白鱼、杞麓鲤、鲫等6种,其余还有乌鱼、黄鳝、中臀鮠、鳗鱼、泥鳅、小鲤、长身刺鲚鲅等。60年代后期,放养的鲢鳙鱼、草鱼形成产量,成为主要经济鱼类,至1969年,滇池水产品捕捞量达到3080吨。

1973年起,从外省引进鱼苗时带入日本沼虾和秀丽白虾,成为滇池主要捕获物,占水产品总产的50%~80%,形成鱼少虾多情况。1975年,滇池水产品产量增至8363吨,其中虾的产量就有8027吨。这一时期,滇池高背鲫的数量也开始逐步增加。

至上世纪80年代,银鱼开始成为滇池主要渔业资源,产量一度达到3500吨,成为了滇池优势种群。

杨剑虹表示,渔业种群的变化和人为影响有很大关系。过去,滇池水质良好、水体平静,多数种群产卵于水草和砾石,有自然的发育繁殖空间。50年代末期为了提高生产力,发展渔业经济,引进外来鱼种放养,客观上挤压了原有土著鱼种的生存空间。加上水生植物在草鱼大量摄食和湖水污染的双重影响下,其种类及数量明显减少,破坏了草上排卵的鱼类产卵场所,使部分鱼类的正常繁殖受到了限制,生态平衡被破坏。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由于湖水严重营养化,藻类大量生长,水体透明度下降,沉水植物无法得到阳光健康生长,更破坏了鱼类产卵条件,部分鱼类产卵习惯被迫改变,部分鲤鱼、红鳍原鲌原本习惯在沉水植物上产卵,最终不得不产卵在废弃渔网上。

历年来都放流了哪些鱼

记者从渔政处了解到,上世纪50年代起,昆明就开始往滇池里放鱼。只是当时是以渔业为目标;滇池水体受污染之后,放鱼计划也开始调整。

1958年,昆明市政府成立了滇池渔业管理部门,开始向滇池投放鱼苗。“那个年代投放鱼苗,主要是为了沿岸居民增产创收,品种的选择主要迎合市场。”渔政处副处长王勇介绍,上世纪50-60年代,滇池放鱼主要以草鱼为主,70-80年代以青鱼、武昌鱼、鲤鱼为主,那个时候还没有考虑过生态因素。比如草鱼,它以草为食,大量放流容易对滇池的水生植物造成破坏。但因其生长迅速,肉质细嫩,在市场上有良好的口碑,得到大力推广。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滇池水生植被开始变化,从以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为主的植被类型,转变为以低等水生浮游植物为主,出现湖泊富营养化典型特征,藻类大量繁殖,水生生物群落种类不断减少,部分土著物种濒临灭绝,生态脆弱,湖泊的调蓄功能下降,水体自净能力减弱。

这个时候,昆明市开始有意识地对滇池鱼类进行控制。到了上世纪90年代,逐渐不再放流草鱼、青鱼、武昌鱼,改为放流鲢鱼、鳙鱼。富营养化的水体是鲢鳙鱼的天堂,它们属于中上层滤食性鱼类,以浮游动植物如蓝藻为主食,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能够吃掉大量的藻类,可以改善水体环境。2000年以后,滇池开始进行全面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滇池放鱼行动重新定位其功能,成为恢复水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投放的鱼类以生态效益为主。

王勇介绍,2011年以后,滇池开始进行内源治理。渔政处协同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滇池生态研究所联合进行调研,于2012年向昆明市委、市政府提交了一份“以鱼控藻”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3年“以鱼控藻”行动,获得审批通过。2013年至2015年,累计向滇池放鲢鱼、鳙鱼种3589吨,高背鲫鱼苗10504万尾。

此外,近年来渔政处还向滇池投放了滇池金线鲃200万尾、云南光唇鱼10万尾,用于土著鱼种的“归位”,促进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达到滇池生态的平衡和稳定。

鲢鳙鱼成为优势种群

通过多年来持续开展的滇池增殖放流行动,花白鲢已成为滇池六大水产品中的优势种群之一。

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以前,滇池主要经济鱼类依据资源量排列为秀丽白虾>太湖新银鱼>鲤鲫鱼>红鳍原鲌>鲢鳙鱼。至2015年时,滇池渔业资源量排序为鲢鳙鱼>滇池高背鲫>鲤鱼>红鳍原鲌>秀丽白虾>银鱼。

“2010年,鲢鳙鱼的资源量只占滇池所有经济鱼类的7%。”杨剑虹说,当时数量最多的是秀丽白虾,占总数的36%,太湖银鱼占27%,红鳍原鲌占16%、鲤鱼占15%。不过,到了2015年,这一比例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鲢鳙鱼在主要经济鱼类中独占鳌头,超过了总数的一半,达到51%,排第二名的是占比22%的鲤鱼,其次是占比19%的红鳍原鲌,秀丽白虾只占5%,而太湖新银鱼只占到3%。

综合分析2011年-2015年滇池水生生物资源调查数据显示,滇池鱼类资源目前以外来鱼类为主。短短5年之中,六大经济鱼类占比发生如此显著的变化并非无迹可寻。“以鱼控藻”项目是昆明市“十二五”规划滇池治理项目之一,通过对鲢鳙鱼的大量投放,加上2014年至2015年开湖都禁捕大型经济鱼类,因此鲢鳙鱼形成一定的规模量,改变了以往小型鱼类为主的状况。

目前小白鱼数量最多

那么,经过连续两年分阶段开湖,滇池现有水产品数量是否有变化?

“这是肯定的,而且带来的变化还不小。”杨剑虹介绍,根据滇池鱼虾生长发育规律和试捕监测计算结果,2016年9月时,六大经济鱼类存量为鲢鳙鱼5200吨,红鳍原鲌4000-4200吨,鲤鱼3000-3500吨,虾1200吨,银鱼800吨。而至2017年9月时,滇池水产品存量已变化为鲢鳙鱼3000吨,红鳍原鲌6000吨,鲤鱼约800吨,虾600-700吨,银鱼500吨。

“通过两年调查,与2016年同期相比,2017年鲤鱼负增长率达70.7%,秀丽白虾负增长率达41.4%,银鱼负增长率达67.8%,而红鳍原鲌增长率达到了48.3%。”杨剑虹表示,从调查数据来看,目前滇池鱼类种群分布也不尽合理。连续开湖捕捞鲢鳙鱼、鲤鱼等大型经济鱼类,使这几种鱼类数量大幅度降低,而红鳍原鲌变成了滇池中最大的优势种群。这种鱼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会与鲤鱼、高背鲫、银鱼和虾等争抢食物并挤占生存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这些水生物的资源量。“滇池开湖,允许使用的是丝网作业捕捞,很难捕捞到红鳍原鲌。但小型鱼种数量占据水产品资源量大头,是湖泊老龄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据了解,为了抑制红鳍原鲌数量持续上涨,近年来也有不少专家提出采用生态修复技术,定时、定点、定量地对红鳍原鲌进行专业捕捞。

那些正在回归滇池的土著鱼

曾在滇池一度绝迹的云南光唇鱼重新“回家”,使人工增殖放流的滇池土著鱼达到3种。杨剑虹透露,目前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的中臀拟鲿(湾丝)、滇池银白鱼两种滇池土著鱼的人工繁殖项目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两种鱼也是几乎已在滇池自然水体中绝迹的,有望在今年向滇池进行投放,这将使滇池生物多样性得到进一步恢复。

三种已经回归的土著鱼

滇池高背鲫:主要分布于云南的滇池、星云湖、程海、牛栏江、金沙江等水域。体形为纺锤形,体色银灰。喜集群,特别喜在底质肥沃的浅水带栖息和摄食。属杂食性鱼类,主要以腐殖质、营养碎屑为食,可清洁水底杂质,还摄食部分藻类,对水体有较好的净化作用。生长迅速,最大个体3千克。

滇池金线鲃:俗称金线鱼,是仅产于滇池流域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鳞圆形,侧线鳞较上下鳞大,游动时,在阳光下褶褶闪光,金线鱼的名称由此而来。散居于湖泊深水处。喜清泉流水,营半穴居生活。通常夜间到洞外觅食,主食浮游动物、小鱼、小虾和水生昆虫等,兼爱少量丝状藻和高等植物碎屑。

云南光唇鱼:背部呈灰色,腹部乳白色带黄色。幼鱼沿侧线有6-10个小黑斑,尤以身体后段明显。作为一种杂食偏植性鱼类,主要以丝状藻(青苔、水绵等)、有机碎屑为食。具有净化水体环境的作用。最大个体可以超过1千克,但生长非常缓慢。此次投放滇池的鱼苗长到1千克可能需要6-7年的时间。

两种可能回归的土著鱼

中臀拟鲿:俗名湾丝,是我国特有种,仅分布于云南滇池以及金沙江南侧支流普渡河水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水域污染、围湖造田等因素已导致中臀拟鲿数量极为稀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2003年将中臀拟鲿列为濒危,2008年改为极危。《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鱼类》中均将中臀拟鲿列为濒危。体黄褐色,体侧有3-4个大黑斑,项部有浅色横带纹。为底层中小型肉食性鱼类,主要以虾、无脊椎动物等为食。

滇池银白鱼:为中国特有鱼类,仅见于云南滇池。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是滇池的主要经济鱼类。由于环境的破坏和酷渔滥捕等原因,导致仅分布于滇池的银白鱼资源量大幅度下降,已成为濒危鱼种。银白鱼生活于水体的中上层,常在水草丛中觅食。食性杂,不同生长阶段食物组成不一样,体长110-170毫米,以枝角类为主要食物,其次是丝状藻、小鱼及虾等;体长171-335毫米时,则以小鱼和虾为主要食物。

短评

一方水土终养一方鱼

春江水暖鸭先知。曾在滇池一度绝迹的云南光唇鱼重新“回家”,释放出积极信号:滇池水质正在逐步向好,生物多样性得到进一步恢复。

一方水土重新养一方鱼,土著鱼找回“乡愁”,重拾记忆中的那方水,是滇池治理成果的一个有力佐证。同时出来作证的,还有各种鸟类。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各种物种和谐共生,维系着生物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随着土著鱼的回归,让生物技术助力治理滇池成为可能、变成现实。当然,生物技术仅仅是滇池治理中的辅助补充手段。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昆明将按照“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的思路,继续把滇池治理作为头等大事、“一把手”工程,统筹抓好各项工作,突出源头重治,着重解决点源和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工程整治,充分发挥工程设施的环境效益;突出河长主治,将滇池流域河道治理责任落到实处;突出标本兼治,切实推进滇池流域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突出依法严治,不断提高滇池治理法治化水平;突出社会共治,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滇池保护治理。通过综合施策,推动滇池保护治理取得突破性成效,使滇池成为生态之湖、人文之湖、希望之湖。

相信随着治理的深入扎实推进,昔日鱼跃鹭飞、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美景将会重现。

多知道点

小龙虾金鱼福寿螺

禁止往滇池里放生

“近年来,不少市民都会在滇池边放生,但放生外来物种不仅可能破坏滇池生态平衡和渔业资源,甚至可能对滇池水生生态造成危害。”杨剑虹说。

杨剑虹介绍,宜放生种类包括滇池金线鲃(金线鱼)、高背鲫、白鲢、花鲢,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期间是放生的最好时机,成活率也能得到保证。地点选择上,不建议市民到滇池东北面和北面放生,因为那些区域常年风浪较大,个体小的放生物种很容易被打到岸边,最后死亡。市民可到观音山大桥下、西华湿地、新龙王庙等滇池西岸水域放生。

禁止放生的常见水生物,主要有牛蛙、巴西红耳龟、克氏原螯虾(小龙虾)、纳氏锯脂鲤(食人鱼)、罗非鱼、锦鲤、金鱼、牛蛙和金苹果螺(福寿螺)等物种。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