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政策 >> 生态 >> 鄂尔多斯生态人物播绿创富人 刘 >> 阅读

鄂尔多斯生态人物播绿创富人 刘战先:我就像一棵山杏树

2017-05-23 10:18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刘飞
分享到:

 

 

山杏,别名杏子、野杏。可绿化荒山、保持水土,也可作沙荒防护林的伴生树种。适应性强,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特点。在-30℃至-40℃的低温下能安全越冬生长,在7—8月干旱季节,当土壤含水率仅3—5%时,山杏却叶色浓绿,生长正常……或许正是这些特质,决定了山杏在原本自然条件较差、属于梁外山地的准格尔旗沙圪堵地区有大面积的种植。而刘战先的高原杏仁露,就是以山杏为主原料。

高原杏仁露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准格尔旗国营果品加工厂,“前身的前身”是沙圪堵果脯厂,作为筹建人之一,伴随着两个厂子发展的起伏,刘战先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煎熬和历练,但他并没有气馁。2003年10月,刘战先接手准格尔旗国营果品加工厂成立高原杏仁露有限公司,他除了先投资150万元收回企业抵押银行的资产,还吸收23名职工以厂房设备作价入股,使濒临倒闭的小厂又重新运转了起来。

创业之初并不是一帆风顺,首先原料的问题就不好解决。过去,在当地人的眼中,山杏好种好活,但果实不好吃,没什么用,所以是可种可不种,有时间种点什么都比种山杏有价值,因此,山杏没人侍弄,没人收,全然是一付“散养”状态。当刘战先的高原杏仁露要大规模生产时,原料成了他无法解决的瓶颈,一度还要从外地进购,这不仅提高了成本,也将意味着企业的生产会受制于人……这让信心满满的刘战先陷入了沉思,痛定思痛,他决定:稳扎稳打,建设自己的原料基地。于是,打造百万亩杏林基地的梦想在刘战先的心中逐渐成型。之后,经过精心谋划,“211”工程建设的计划终于出台,即建设2000亩育苗基地,建设1万亩杏林示范博览园,建设100万亩杏林原料基地。

乍一看,计划太大胆!十年树木,百万亩杏林谈何容易,这是个永远实现不了的梦哇?但刘战先却非常清楚:山杏易种易活,在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也能茁壮成长。而自己的公司要想发展也一定要发扬这种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精神,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说干就干,通过多方筹备,2008年,2000亩育苗基地在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的西不拉村开始建设。1万亩杏林博览园也在沙圪堵镇的福路村和特拉沟门村建了起来,博览园联结了农户525户,他们在示范园中进行管理作业,户均增收都达到了3000元以上。

在2007年筹建百万亩杏林原料基地的最初,乡亲们并不以为然,他们觉得没什么效益,想提高产量还得是个技术活,和自己离得太远。针对这种观念,刘战先早有准备:每到春、秋季的植树节点,都会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免费为乡亲们提供种苗,并会提供修剪、杀虫等等一系列技术指导。一来二去,乡亲们从一开始的半信半疑到后来的全身心投入,杏林种植终于“风生水起”。而种植山杏也是采用公司加基地的现代产业模式,基地连农户,企业拉动,政府资助。几年下来,最初种植的山杏已经挂果,已到了可以收获的时候,刘战先把乡亲们收获的山杏按规格按品质进行收购,这可让率先种植的人乐开了花,看到有了经济效益,乡亲们的担心终于没有了,也终于明白这是一条细水长流的绿色财源之路。

你现在再到准格尔,准是春风十里,点点杏花含苞。85万亩杏林促进了准格尔生态的改善,也助力了农民脱贫致富,直接带动农户17000户,更让高原杏仁露公司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杏林成为公司的原料车间,农民成为了公司的产业工人,既保证了公司的原料供应,又保证了农户的收入来源。如今,在旗委政府的倡导及公司的引领带动下,“211”工程进一步提升,将辐射带动全旗9个苏木乡镇的35000户果农,户均可以增收2000元以上。“绿水青山”变成了乡亲们致富的“金山银山”,“大地杏花烂漫、企业蓬勃发展、百姓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走进准格尔旗沙圪堵镇,路口一块大型宣传牌上醒目的写着“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内蒙古高原杏仁露有限公司”。这应该是对刘战先和他的高原杏仁露公司多年来致力于山杏产业最高的褒奖。刘战先说,十几年来,获奖无数,但这才是他最看重,也是最让他欣慰的荣誉。

从2012年开始,当地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杏花节,虽然还没有其他一些知名节庆的影响力大,但也在业界颇有了些名气。赏杏花、品杏仁露、观传统文化展演……来自本地、外地的乡亲、游客在明媚春光里尽情挥洒着诗情画意,体验着北地塞外难得的妩媚旖旎。今年,第四届杏花节即将开启,而准格尔旗委、政府也将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还将节庆与全境游、乡村游的大规划结合起来,一系列的文化、旅游、商业活动将吸引来各地各界的更多关注的目光。

刘战先总说,自己也像一株山杏树,不在乎周围环境有多恶劣,总要拼命顽强积极地生长,待到枝叶丰满、硕果盈盈之时,一定会无私回报大地,回报乡亲。

“播绿”与“创富”和谐共进

刘战先说,奋斗十几年,有三件事让他感到欣慰:第一件是如今杏林已在准格尔大地延展;第二件是那么多的人认可自己的产品;第三件事是企业职工和乡亲们获得了收益。

刘战先的“杏产业”跟上了我市建设绿色大市的步伐,加工业直接带动了种植业,激发了农牧民种植山杏的积极性。“待到杏花烂漫时”的季节里,杏花节吸引大批游客,又可带动乡村旅游业等。在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上,刘战先们的努力及成绩可圈可点。一系列的发展培育了荫及子孙的绿色产业,也走出了一条绿山头、富百姓的产业化发展之路。这里的“绿水青山”就是乡亲致富的“金山银山”。

准格尔“绿水青山”的蜕变是我市生态文明发展的缩影,在如刘战先这样一批播绿创富人的努力下,鄂尔多斯将绿满大地。播下一片绿色,创造富足生活,“播绿”与“创富”和谐共进,鄂尔多斯人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