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政策 >> 生态 >> “造会呼吸的房子”:绿色建筑引 >> 阅读

“造会呼吸的房子”: 绿色建筑引领绿色生活

2017-04-11 10:40 作者:范钟秀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王静
分享到:

卓达集团执行总裁杨汗青(右二)与业内人士交流绿色建筑理念

今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下称“绿博会”)上,装配式建筑展区中一间“竹屋”吸引了众多参访者的目光。在这间集中了最新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竹屋”前,中国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卓达集团执行总裁杨汗青说,建筑业正在进行供给侧改革,绿色建筑将不断引领和刷新人们的绿色生活。

绿色装配撬动建筑业供给侧改革

不同于传统建筑理念和建筑方式,如今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绿色建筑,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充分考虑低碳、无污染、可再利用等因素,并与周围环境协调融合,日益受到人们青睐。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普遍存在着资源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人员劳动强度大、工程质量和安全无法有效保障等问题,变革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成为推动建筑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大趋势。

针对此,国家陆续出台各项政策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建筑业结构优化,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在绿博会上,建筑工业化生产、装配式施工,成为建筑企业实践绿色创新的方向。如远大集团瞄准装配式建筑领域发力,创出飞速建楼的奇迹。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龚超认为,除了快,装配式建筑体系的经济性极佳。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装配式建筑工程研究院院长赵钿介绍,部件在工地组装时,地面以上几乎不消耗水电资源,拼装过程中节点的连接也一律使用最为环保的水电钻。

在绿博会上,半月谈记者注意到,有些装配式建筑企业约85%的工序在工厂完成;实现了标准化、自动化生产;部件生产基本不产生污水废气。

在卓达集团展区,国内外客商络绎不绝

用创新消化“绿色成本”

一些人认为,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较高,配套产业发展不完善。要想发展装配式建筑,就必须多方面大胆创新。

卓达集团长期深耕绿色装配式建筑,一直坚持从技术革新发力。杨汗青告诉记者,卓达集团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12074项,已受理8521项,获得专利证书2845本。

当前,绿色建筑企业的创新探索遍及建筑业整个产业链条。在建材这一基础环节,卓达集团研发总院副院长刘军辉介绍,当前绿色新型建材多取材于工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建筑垃圾、工业废料、秸秆,都是他们眼中的宝贝。

当然,只有部件,不足以建成大厦。装配式建筑还需要合适的结构体系。在卓达集团,钢与竹是结构的首选材料。“竹木自然死亡,实际是一个碳排放过程。”杨汗青认为,以竹结构造房是“藏碳于建筑”。

在此次绿博会上,各种新的建筑材料不断刷新人们想象。带有保温夹层的竹钢结构,辅以能够释放负氧离子的独特添加材料,就能让房屋成为“会呼吸的房子”。“要让老百姓不但住得起,而且住得舒服,住得健康。”杨汗青说。

中国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卓达集团执行总裁杨汗青接受采访

打造国内外绿色新业态标准

如今,装配式建筑企业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是各家的技术标准、工艺体系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生产、材料开发等各环节都是割裂开来的。

杨汗青认为,当务之急是各家装配式建筑企业携手打造一个向同行开放的协作平台。要筑牢平台,须有标准先行。2014年,卓达集团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了《装配式玻纤增强无机材料复合保温墙板应用技术规程》;2016年6月,卓达集团组织申报的绿色建筑体系标准被国务院国家标准委立项编制,2017年6月份将作为国标发布。

中国装配式建筑企业并不满足于引领国内建筑业。2017年3月1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第十届全球基建领导人大会上,卓达集团副总裁常文阁应邀作主题演讲。中国标准可望影响世界,推动世界绿色建筑变革。(半月谈记者 范钟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