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文化 >> 品读 >> 辛亥元勋李书城的传奇人生 >> 阅读

辛亥元勋李书城的传奇人生

2011-10-10 07:51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134261
分享到:

参加讨袁运动与护法战争

1912年1月,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黄兴任陆军总长,李书城受黄兴委托主持陆军部组阁。

1913年3月,袁世凯策划刺杀宋教仁。李书城离京赴沪,与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会商处置宋案对策,随后潜赴南京发动第八师起兵讨袁,“二次革命”起。此次起兵未遂后,又在宁沪方面发动讨袁战斗。由于讨袁失利,李书城被袁世凯列为“宁沪之乱”“执重要事务”的首犯,在全国悬赏两万元通缉,随后李流亡日本。

1914年7月,李书城与黄兴赴美考察。1915年底,李书城受黄兴委托回国筹备讨袁。次年6月,袁世凯在全国各界唾骂声中忧郁而亡,李书城出任新任大总统黎元洪顾问,并与孙中山会合。

李书城积极参加孙中山反对段祺瑞政府解散国会、撕毁约法而发动的护法战争。1917年9月,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孙中山任大元帅,李书城任护国军总司令,并兼湘西防务督办。1918年,又担任孙中山广州护法军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要职。1922年,黎元洪复任大总统,李书城受孙中山委派,再度担任总统府顾问和国务院参议。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起,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囚禁了贿选总统曹锟,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并暂由黄郛组织摄政内阁,李书城任摄政内阁陆军总长。此间,还约李大钊在家中会面,受李大钊之托向冯玉祥转达中共的意图。11月5日,李书城支持鹿仲麟率军队将末代皇帝溥仪逐出皇宫,彻底清除封建余孽。他还竭力支持冯玉祥急电孙中山北上,共商国家大计,早日实现南北统一。1926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李书城以其崇高的政治声望和军事、军学前辈资历,担任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顾问。

反对蒋介石独裁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7月,汪精卫叛变革命,公开实行“分共”“清党”活动。李书城在“清党”中拒不重新登记,从而退出国民党。因中共一大在李书城的家里召开,奉蒋介石之命,鄂省国民党军阀于12月18日将李书城软禁了百余天。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他一直站在反独裁一方面,历次的反蒋战争,他都参与幕后策划。1929年3月,蒋桂战争发生,唐生智邀请李书城出任唐军总参议,联合阎锡山、冯玉祥一同反对蒋介石。5月,蒋、冯战争发生,李书城赴山西说服阎锡山联合冯玉祥反蒋。6月,又赴陕西,劝冯玉祥联合阎锡山反蒋。7月,冯到山西后,遭阎锡山软禁,李书城陪冯玉祥一道“坐监”。1930年,李书城作为冯玉祥的代表与各反蒋力量聚集太原,策划中原大战,并担任国民党反蒋派“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司令部”顾问,参与指挥中原大战。

支持胞弟李汉俊担任中共早期的主要领袖

李汉俊是李书城的胞弟,是中共早期的主要领袖。他生于1890年,14岁时,在爱国将领吴禄贞资助下,往日本求学,入东京法国教会学校读书。升入高等学校后,改为清政府官费学生,后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工科。在日本,他结识了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河上肇,师生情谊,与日俱增。在河上肇的影响下,李汉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李汉俊学成归来,给李书城带来了十月革命的消息,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救国救民的真理,使得李书城更加坚定了支持胞弟建立共产党的信念。

李书城以举家之财力支持中共早期组织的活动。他本人戎马半生,为政清廉,没有多少积蓄,因此,全家日常生活量入为出,十分节俭。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早期中共组织活动,李汉俊将自己作为教授的全部收入拿出来后,他的生活及子女抚养的全部用度都是由李书城供给的。为节省开支,李书城把三益里的大房子换成小一些的贝勒路树德里106号(即现在的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纪念馆馆址),家中陈设也极其简单,除几件必备桌椅、床凳外,甚至连洗脸架都没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