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文化 >> 品读 >> 【荐读】追寻新闻梦想,坚守记者 >> 阅读

【荐读】追寻新闻梦想,坚守记者尊严

2017-11-08 13:30 作者:张正宪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王静
分享到:

良知先于新闻——读《追问与守望》

我在《半月谈》干了几十年的编辑工作,每读钧德的来稿,常常会有砰然心动的感觉。

《追问与守望——一个新华社记者的社会调查》(李钧德著,新华出版社出版)中,就有许多我很熟悉也很亲切的篇章。

从他朴素的文字表达、绵密的新闻思维和厚重的个人风格中,总能触摸到一种温度,一种坚硬,还有一种力量。

我理解,其深层,有钧德心底涌动不息的良知。这是记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这是新闻最宝贵的专业操守。

正是良知的蕴涵,钧德的新闻报道在与社会民生的融入中升腾起炽热的人文情怀。

血,总是热的。

“取下神像挂地图”,“告不赢他学赢他”,“借得好风行大船”……在市场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潮涌中,钧德的目光,始终聚焦在普通大众,他们生活中的每一步变革,他们发展中的每一个创造,他们观念中的每一点突破,都能在钧德的笔底溅开点点火花,烙下深深印记。

同时,他不能容忍——

压制群众上访,打击维权群众,黑恶势力猖獗,俘获政府部门,当得知百姓权利受到侵夺时,他挺身而出;加重农民负担,违法侵占耕地,随意大拆大建,强逼农民上楼,当获悉百姓生计出现困局时,他拍案而起;虚报浮夸政绩,懒政怠政不为,公共权力异化,肆意挥霍腐败,当了解百姓利益遭遇损害时,他秉笔直书。

尊重民众主体地位,保障民众合法权益,开拓民众发展空间。这应是政府工作的标杆,也应是记者心中的准绳。

一个有着沉重责任感、使命感的新闻记者,总是会在自己的日常报道中,去深情地凝望着、真切地牵挂着身边的父老乡亲、普通大众。

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欢欣和忧虑,他们的梦想和命运,体面和尊严,就是新闻永恒的主题,就是生活永远的召唤。

真诚地为之去关注、去奋争,热烈地为之去投入、去融入,是新闻导向的核心,是新闻价值的根基。

百姓呼声声声在耳,民生大事事事上心。新华社老社长穆青同志那一声嘹亮的“毋忘人民”,依然在钧德每一天的新闻实践中激越回荡。

正是良知的坚守,钧德的新闻报道在种种社会问题的介入中体现了坚韧的求解意识。

问题求解,是对生活真相永不停息的叩问,是对新闻真谛心向往之的追寻。

社会生活,本来就是纷繁复杂,变动不居。即使是一件简单明晰的事实,一个毋庸置疑的判断,也可能在人为的操作中,变得扑朔迷离,甚至面目全非,更何况那些纠结着诸多利益冲突、缠绕着种种人情关系、牵动着深厚权力介入的矛盾、事件呢?

一些新闻报道,常常会在各种各样的规制和误导、压力和诱惑中,选择性地去忽略、去遮蔽生活的真相和事物的本原,甚至着意地去粉饰、去扭曲。恰恰是这种选择性,在侵犯着、损害着、剥夺着一些弱势群体的利益。

这是新闻真谛的背弃,也是新闻良知的流失。我们在钧德的新闻中读懂,他的唯一选择,就是求索真相,求解问题。

触摸钧德新闻中的那种坚硬,来自钧德坚定的新闻立场和过硬的采访作风。仅仅有道德的义愤是不够的。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记者从事舆论监督,常常要直面层层叠叠的干扰,要冲破或明或暗的“封锁线”。

我总结钧德的应对,可以解读出他的“三不”精神:不畏,不屑,不苟。来自权力部门的抵制的,威胁的,灭火的,不畏;来自新闻媒体的放横炮,搅浑水,唱对台戏的,不屑;来自各种关系的求情的,拉拢的,利诱的,不苟。

作为新闻记者,钧德自有其风骨。他的脖子是硬的,他的脊梁是挺的,他的心胸是光明坦荡的。

我记得,当年一些地方走偏了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被贴上“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等闪光的标签,曾要求舆论紧跟造势,强力全面推广。

钧德决不盲目跟风,随波逐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保有新闻定力,冷静观察,深入调研,揭露出其中的种种乱象,引起社会的警醒和政府的纠偏。这就是钧德的品格。

而且,这么多年,钧德写过许多篇重磅型批评报道,进行了一次次高效率舆论监督,还能够无一失手、篇篇精准,实属不易。有何秘诀?

钧德有一句“口头禅”讲得很透彻:事实是会说话的。有了铁一般的事实,有了透明化的真相,新闻报道尤其是批评性报道,就能经得起社会大众的检验,顶得住批评对象的非难,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正是良知的砥砺,钧德的新闻报道在推进社会生活的转型中焕发出充沛的舆论能量。

钧德的新闻,尤其是批评报道,舆论监督,总是有一种希望和光亮在投射,在闪耀。那不仅是记者一追到底百折不挠的精神,也不仅是最后的沉冤能够大白、是非能够分明的结局,还在于其中满注着、充溢着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

维护公民权利是公平正义的起点。普通民众的私有财产权和生命自由权、话语表达权和社会参与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扰,如何将维护社会秩序与保障公民权利统一起来?

钧德找准自己的新闻定位,努力疏通民众的话语表达,切实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良性互动,助推社会的稳定和谐。

推进民主法治是公平正义的践行。基层民主,司法公正,政府善治,在钧德的新闻中都占有特别的分量。

他把自己满腔的激情,奉献给那些履职为民敢于监督仗义执言为伸张百姓沉冤全力鼓呼的“平民包公”,冲破阻挠不惧威胁志愿投入民间环保事业守护绿色生态家园的“淮河卫士”,顶着各方压力排除各种干扰热心公益官司勇敢举报腐败身遭厄运依然要为群众讨回公道的“真心英雄”,用手中的笔去鼓呼,去援助,去投入法治建设。

张扬文明进步是公平正义的取向。在这个急剧转型的社会,多样化的生活,多层次的群体,多元化的价值,催生出更广阔的新闻话语的空间和更丰富的新闻阐释的形态。

钧德的新闻,自觉地从朴素的生活中感悟,从纷繁的矛盾中提炼,从思想的碰撞中辨析,努力以现代理念去观察思考,去开掘引领,去感应时代的潮流,谛听民众的心声,在信心、信念和信仰的层面去把握方向感、使命感、意义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沛然莫之能御。由此,钧德新闻的朴素中,生成出了有着鲜明时代特质的个性风格,呈现出来实现自我超越的新闻境界。

心有良知,奋斗不息。钧德正是在良知的守护和不息的奋斗中,收获了许多的荣誉。而在我的印象中,钧德还是一如当年那样的朴实、厚实,还有属于他的那一份幽默、睿智。

这良知,是道德意识,是本真性灵。在新闻的实践中,它衍生出的是社会责任,它张扬着的是人文精神。于钧德,就是在他血液中的一脉流淌,就是在他生命中的一束燃烧,就是在他新闻中的一曲壮歌。

我们正经历着新闻媒体业的一场深刻的变革,互联网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性的颠覆,而且是理念性的拓新。

我们在热衷于创新、重构、再造的过程中,也难免陷入娱乐化、浅薄化、碎片化的沉湎之中,也在有意无意之间忽略了我们来时的初心和新闻的本真。

钧德在新闻的道路上,一直在追寻着,也一直在坚守着,追寻的是新闻的梦想,坚守的是记者的尊严。

钧德以他的新闻作品给予我们一个宝贵的启示:良知先于新闻

(李钧德,1972年生,河南上蔡人。1994年进入新华社工作,半月谈特约记者,长期从事“三农”及调查性报道工作,曾三次荣获中国新闻奖等奖项,现任新华社河南分社副总编辑。)

作者:张正宪 ,半月谈杂志社原副总编辑、著名评论家,笔名苏北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