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旅游 >> 产业家园 >> 白色的宫殿——哈萨克族的毡房文 >> 阅读

白色的宫殿——哈萨克族的毡房文化

2014-06-23 09:48 来源:光明网 编辑:zhangyy
分享到:

 

哈萨克族牧民的毡房


    天山网富蕴讯(记者刘霞摄影报道)在古代,哈萨克族绝大多数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近日,记者走进阿勒泰富蕴县的萨依恒布拉克夏牧场,了解哈萨克族文化的智慧和精髓。

    踏着牧民们走过的道路,我们走进了萨依恒布拉克夏牧场。许多洁白、漂亮的哈萨克族毡房映入眼帘。草原上,这些哈萨克族毡房构成了一道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景观。

哈萨克族牧民的毡房


    据了解,毡房,在哈萨克语中称“宇”,它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坚固耐用,住居舒适,并具有防寒、防雨、防震的特点。房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千百年来一直为哈萨克牧民所喜爱,由于是用白色毡子做成,毡房里又布置得十分讲究,人们称之为“白色的宫殿”。

    哈萨克族的毡房可谓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而这件艺术品在草原到处可见。毡房内四周是挂壁,地上是花毡,各种幔帐都是刺绣艺术品,使人赏心悦目,仿佛置身于艺术殿堂。哈萨克妇女中有很多人称得上是民间艺术家,她们编织的毡房外围主带,是用一根根彩色毛线,按照一定的图案精织而成的,主要用来加固毡房的木栅栏,美化毡房。

    每个毡房必备的装饰品是作为姑娘结婚嫁妆的壁挂,姑娘们把自己喜爱的花卉、花边图案刺绣和勾绣在上面,有的还在图案周围镶上金丝,缀上银珠,手法巧妙,是很有欣赏价值的装饰品。

哈萨克族牧民的毡房


    据47岁的乌开大妈介绍,毡房的主要构件都是由专门的工匠精心制作,整个构架没有一枚铁钉,各连接处都用牛皮绳和牛筋固定,既轻便又牢固。毡房的结构是由围墙、房杆、天圈、房毡、门组合而成,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圆柱形,上部为穹形。下部圆柱形四周是用横竖交错相连而成的红柳木栅栏构成的围墙。每块栅栏宽约3.2至3.5米,高约1.5至1.7米。栅栏的围墙外围上一层毛线编织的芨芨草帘。这种芨芨草都要长短粗细一致,每根都用红、黄、绿、白、黑等彩色毛线编成和谐的图案,使毡房美观漂亮。

哈萨克族牧民的毡房


    哈萨克族毡房内还有各种花毡,妇女们利用精巧的构思,设计出各式各样的图案,用染配成各种色彩的毛线沿着布剪的图案,把整个毡片点缀得华丽美观,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哈萨克毡房以它独特的民俗和精神文化的内涵,融入了哈萨克人独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艺术气质、审美倾向、行为准则、宗教情怀等,反映了哈萨克人的社会组织制度和精神气质,它和哈萨克人的文化融为一体,构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景观。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