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观点 >> 人物 >> 吴笠谷 雕刻精彩人生 >> 阅读

吴笠谷 雕刻精彩人生

2015-01-15 07:00 来源:中华儿女 编辑:hanhaochen
分享到:

吴笠谷在雕刻砚台

吴笠谷向来都是自己亲自去矿山买石材,或是从收藏家手里购买石材。“细腻温润是前提,适合磨墨。石头不见得非常好,但是有特点,可以给我利用的创作空间很大,你把它加工出来,就是独一无二的绝品,不会再有第二块。”买到石料后,他会顺着其纹理构思雕刻,如果雕刻会破坏石头本身,他宁可不雕。或许正是因为他的这份执着,使其受到许多砚学界人士的尊重与崇拜。

在吴笠谷工作室的案台上,记者见到了很多精美的石材,这都是砚台收藏家送来请他雕刻的,用一句当下的时髦词汇叫高端定制。“有的已经放两三年了,还没想好雕什么。”在吴笠谷看来,动手之前的构思是最重要的,所谓意在笔先,胸有成竹,相石的重点在于利用它天然的纹理和造型。“石头已经具备了一半,另外一半你来完成……这才叫点石成金。”吴笠谷的作品“有工笔有写意”,他很注重提炼线条,喜欢宋代禅宗一派,讲究写意。“构思很慢,刻起来可能很快,两三天。刻比较工笔些的人物,则讲究功夫,可能要半个月。”

一块石头,斑斑点点,凸凹不平,没什么奇处。可到了吴笠谷手里,他立刻想起了唐伯虎《桃花庵歌》里“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的诗句,发现“砚面上部布满金花,宛若花团锦簇,岂不正是桃树林中那满树的娇烂漫红、万枝的丹彩灼春吗?用铁笔勾勒几根树干,金花便成了遍野的桃花。再在花树掩映之中刻一茅庐,庐内几置酒瓮,壁挂古琴,便是桃花庵了。砚面下部有水波纹、眉纹,就势刻一池塘,可以洗砚、可以观鱼,乱石野水,了无尘俗之气。”石的背面再雕一唐伯虎小像——“唐伯虎桃花庵小景砚”就成了。这便是点石成金。

现在用砚的人少了,因此一些人雕刻出来的砚台没有砚池,这与吴笠谷的创作理念不符,“如果将砚仅仅视为一个用来看的石雕,那就失去了意义,而且降低了砚文化的含金量。要认识传统、继承传统,然后再创新。既然是砚台,必须要有池,还要达到一定比例。”因此吴笠谷的作品自然是“可以收藏,也一定是可以用的”。

传承发展砚之学

如今,虽然砚台的实用价值早已式微,但是早在20年前吴笠谷就认识到它的收藏和艺术价值。前不久,一方清代宫廷砚拍出了1500万元的天价,对此,吴笠谷表示,有很多比那个更好更有价值的砚,只因不是皇家用品目前价值还没有显现。“砚比其他器具文化价值高得多,过去古人收藏讲究金石书画,金是青铜器,石包括砚台,然后才是书画。”吴笠谷说,“这些年核桃竟然成为十大文玩之一,过去社会精英阶层文人士大夫谁玩这个?所以现在人的品味比古人差得多。”

领悟到砚道精髓的吴笠谷,不仅自己钻研砚艺,还率先提出了“砚学”的概念。“过去叫砚文化,但是文化一词现在用得太泛太杂,什么都可以称文化。但是我提的砚学这个概念非常重要。砚学里可以分为砚雕艺术、砚台收藏等,可以慢慢研究分类,把它做成一种专门学就对了。”

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过去二三十年,吴笠谷的大量研究使得他具备作为前行者的积累,他不仅将收入的大部分用于收藏古砚,还遍览古今砚文化的专著、论述,踏遍家乡歙砚龙尾石诸坑以及全国各地端砚、红丝砚诸砚产地,潜心研究,辨伪析真,著书立说,充当“砚学”先锋。可喜的是,他撰写的60余万字的《赝砚考》与《名砚辨》两本重要的砚学专著已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

其中《赝砚考》共考证自东晋至清代的历代名人砚数十例。而“岳飞砚”、“文天祥玉带生砚”、“谢枋得桥亭卜卦砚”等,在制砚史上均颇具影响。吴笠谷主要从各砚的形制、材质、铭文及传承等方面入手,指出砚与原始文献、铭文与题者行迹等不相符合的地方,从而判定砚为赝品。《名砚辨》则既有证伪,也有辨真,并包括对一些砚史争议问题的辨析。两书内容广博,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在国内外砚界引起巨大反响,得到学术界很高的评价。

学者刘德水在《名砚辨》序中评价说:在这两部书里,笠谷的辨伪,始终是为了识真——倡导一种积极、健康的砚文化。对并无铁证可定必伪的古名人砚,他首倡“疑罪从无”的收藏观——这是一位饱含深情的砚学家对历史、对文化的尊重!

“现在社会活动多,能够专心做学问的时间少了。今年将在韩国办个展,上个月月底去中央美院讲课,我希望通过讲课、办展览等活动把砚台之美之妙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目前,吴笠谷致力将实践与理论研究相融合,互渗互透、相得益彰;并且开放自己的工作室,力图使砚文化这颗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重放光芒。

谈及砚文化的前景,吴笠谷很有信心——“社会总是在向前发展的,受教育水平高了,有钱也有闲了,人们的欣赏水平和收藏水平都会提高。”他表示,首先砚台可以用,有些人的说法是,砚台应该走进博物馆,因为现在都用鼠标了,但你看韩国和日本,他们的现代化建设都很发达,但是好多人还是在用砚台。因为书画家们都知道,墨汁与磨出来的墨是完全不一样的。磨出来的墨,墨色非常好,层次感强。所以书画家要用砚。

再就是从欣赏角度,砚本身就是一块宝石,砚石石品纹理的变化很微妙。吴笠谷认为,“品赏古砚,那种境界,更多的中国人慢慢也会懂得。因为物质是有极限的,最终这种自然的、情感的东西是没有极限的,所以砚文化,随着传统文化的恢复,欣赏砚、爱砚的人会越来越多。而且砚文化,也会研究得越来越深。”

作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中坚,吴笠谷在潜心钻研雕刻之外还为弘扬砚文化做着大量工作。“刘红军会长创办的我们这个砚文化团体是公益性的,目前我们主要在做三件事——一是办展览、论坛,扩大砚的影响力;二是编书,准备出版《砚文化大典》,大概五六十本,囊括了砚的各个方面,我负责的部分有二三十本;第三是修建砚博物馆,未来会把古砚、砚史,各个流派的作品集中于此。”

诚然,吴笠谷所拥有的丰富古砚藏品和精深的艺术功力,让其声名鹊起,独步砚林。而他秉承弘扬砚文化的历史使命感,也促成了他决意将自己的看家本领作分享、作传播,并开放自己的砚文化工作室“斫云楼”,为砚台爱好者们提供一处赏砚、展砚、论砚、学砚的好去处。“在这里,我们会定期举办学术展览、专题研讨会,招收学生,传播和弘扬中国悠久的砚文化。”听着吴笠谷充满激情的讲述,记者也不禁为之折服。以今之势,不假时日,斫云楼将会成为京城乃至中国和世界研习砚文化的学术高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

首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