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大山里的“时光机”

2020-10-13 10:4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大山里的“时光机” 云南文山“高家展室”折射山乡巨变

9月24日,高晓发(右)在与同村的马国祥老人分享所拍照片。

9月24日,高晓发在展室内翻看老年大学学习期间的摄影集。

9月24日,高晓发与妻子李云芳在自家客厅内合影。王冠森摄

在云南省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片区,沿着蜿蜒的水泥路往山里走,穿过成片盛开的万寿菊,便来到海拔近2200米的文山市薄竹镇老屋基村。

在群峰和云海掩映下,一处开满绣球花的小院引人注目,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标语刷满围墙。

怀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68岁的彝族老党员高晓发把自家老屋改造成了展览室,用自己几十年来拍摄和收集的大量照片、资料,在大山深处谱写出一曲时代变迁的赞歌。

从放牛娃到“新乡贤”

这是一栋颇有年头的老房子,和左邻右舍的楼房相比,显得有些陈旧。之所以叫展室,因为地方实在太小了——就是土木结构的两层小楼,一楼放置了简单的沙发和桌子,沿着吱吱呀呀的木楼梯走上二楼,二三十平方米的屋子里,入眼全是照片、书法作品、展板和一些老物件,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连院子里的雨棚下,也挂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的宣传画。

尽管如此,这里却是老屋基村人气最旺的地方。2011年从老鹰山煤矿退休后,高晓发一手创办了这个家庭展室。“只要有人来串门,我就领着他们去看看,讲讲这些年家里和村里的变化。”他说。

在老屋基村,老高是乡亲们眼中有文化、见识广、会照相的“新乡贤”。但很多人却不知道,他曾经是一名放牛娃。在高晓发年幼时,父母先后去世,家庭一度陷入困境。还没读完小学一年级,他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19岁那年,高晓发有幸进入到当地一家煤矿工作。当时,新建厂房需要大量泥瓦,他因为个子小被安排去放牛踩泥。此后三年时间里,高晓发终日与牛为伴。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找来别人用过的小学课本,利用放牛的时间发奋学文化。没有笔,高晓发就用树枝在地上写;缺墨水了,他就采来桑葚压出汁水当墨水。“这三年我学了很多文化,要不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老高说。

1975年,因表现突出,高晓发被选送到文山州医院跟班学习。两年后,他学成归来后到砚山县老鹰山煤矿从事医务工作,直到退休。在此期间,他先后担任党支部书记和工会主席,即便工作再忙也没有落下学习。

退休后,高晓发回到了家乡。在村里,他融入村民当中,积极配合村干部开展工作。老屋基村党总支书记郑明能说,从修路到解决地界山界争执、邻里纠纷、夫妻怄气等,老高都为乡亲们调解促和。村里不论谁家有大事小事,他都用自己的摄像机、照相机为村民留下美好的影像。

光是村子里修路,老高就没少花心思。在他的老年代步车里,放着两把锄头,遇到坑洼不平、杂草挡道,他都会停下车,扛起锄头跟老伴一起把路平整好。

如今,村民们生活条件好了,老高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但他渐渐发现乡亲们的思想文化方面还很落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下决心要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办展室便是老高的一个尝试。他专门腾出自家老宅,拿出部分积蓄和每个月的退休工资,自费创办了这间山乡展室。

小展室折射山乡巨变

村里第一个共产党员、村庄的前后变化、脱贫攻坚工作……小小的高家展室犹如一个穿越时空的“时光机”,记录着时代在老屋基村踩出的印迹。

今年5月15日,高晓发站在村旁的小箐头山上,一栋栋砖房错落有致,橘黄色的万寿菊开得正艳,水泥路在山间蜿蜒。这幅生机勃勃的新农村风光,被他用相机记录下来。

但在10年前,老屋基村却是另一番模样。展室里一张拍摄于2010年春节的照片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家家户户挤在一块相对平整的坡地上,住着漏风漏雨的土坯房。

那时候,和住房一样“寒碜”的还有村里的土路。“我们小时候去小伙伴家串门,要先把鞋子抱在怀里,打光脚走到后再把鞋穿上,因为路上的泥巴都有膝盖那么深。”高晓发说,“每年7月份前后,只要一下雨,屋子里就会变冷很多,我们就得烤火取暖。”

改变始于2016年。得益于脱贫攻坚政策,老屋基村有了历史上第一条水泥路,很多村民陆续住进了政府修建的安居房。这些变化都定格在高晓发的镜头里。“安路灯、改造自来水管我都没有错过,想着能用照片来见证!”他说。

在高家小院里,这类记载家乡巨变的展品比比皆是,很多来不及整理、冲洗的照片存放在老高的电脑里。没能上学是老高心中永远的痛,他牢牢记着一个特殊的日子:1986年7月1日起,全国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次年儿童节前夕,他专门到老屋基完小拍了一组师生合影,这也成了山区学校变迁的一个见证。

如今,老屋基村的家家户户住上了新房子,村子的道路全部硬化,人均收入过万元,村里的建档立卡户都已脱贫摘帽。老屋基小学也搬到了老屋基村委会所在地,有了新的三层教学楼,还创办了幼儿园,再也不是照片里那栋土木结构为主的小瓦房。

学校的变化还远不止校舍。老屋基小学原校长姚来勇说,原先这里的群众生产生活落后,饭都不够吃,供孩子读书的意识不够,一到开学就得挨家挨户动员。如今,时不时就有村民主动跑到学校说:“我家娃娃快到上学年龄了。”

大山不曾忘记

在高家展室,有着不少当地老人戴着大红花的肖像照,虽然样貌不同、服饰有别,但每张照片上都有笑脸。

常年居住在大山里,老屋基村的老人难得进城,有一张自己满意的大照片是一件稀罕事。热心肠、爱拍照的高晓发便主动成了乡村摄影师。近些年来,村子里60岁以上的老人,他几乎都拍过。

拍照前,老高还会给他们戴上一朵自己准备的大红花。他说:“这些老人一辈子也没照过几次相,辛苦操劳了一生,理应获得这份光荣。另外,我想让年轻人永远记住老一辈人的模样。”

对老高而言,给老人拍照也是为了弥补一份遗憾。他说,父母去世早,没留下任何生前照片,脑海里几乎没有他们的模样。“前些年,村里有的老人去世了,灵堂里都没有一张合适的照片,成为‘孝心遗憾’。因此,给老人拍照就成了我多年的心愿。”

退休以来,老高给几十位老人照过相。其中,年纪最大的有102岁。老高说:“我没什么其他本事,只能尽点心意给老人们拍拍照,他们开心我也开心。这件事我还会一直做下去!”在老高的移动硬盘里,一个文件夹被命名为“60岁以上老人生活照”。记者发现,里面每一位老人的照片旁边都标注了人名和岁数,以及拍摄的时间和地点。这对不熟悉电脑操作的他来说,颇为不易。

同村的马国祥老人今年70岁,除了身份证上的头像外,平日里也没有留下什么照片。他和63岁的老伴生活在一起,简单做些农活,很少离开村子。

给马国祥老人拍照的那天下着雨。记者看到,老高把相机往脖子上一套,撑着伞,捧上大红花,大步向老人家里走去。刚进门,老高发现老两口已换上一身干净衣服在等着,精神抖擞的马国祥老人还特意穿上了一件平日舍不得穿的新外套。

“再笑一下!看着我这边,别眨眼!”角度选好后,老高按下了快门。镜头里,老两口戴着大红花,笑得特别开心。

老人们的笑脸弥补了“孝心遗憾”,关于山村的记忆也藏在这一张张照片里。老高还牵头组织过村里的老年大会,让老人们聚在一起唠唠家长里短,叙叙山里山外的新鲜事,其乐融融。

高家展室在社会上传开后,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做过心脏手术,老高有时和家人住在城里。为了不让有人参观时白跑一趟,他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写在大门上。只要群众有需要,他都会开着老年代步车来回奔走三四个小时,免费向群众讲解。

他说:“共产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过上了好日子,我的家乡也越来越好。看着大家都喜欢我的小展室,看看山里的变化,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边疆人民心向党

站在一张珍藏了三十多年的黑白照片前,老高又回忆起了当年在北京参会时的庄严场景。

1982年,作为边疆少数民族青年参观团的一员,高晓发第一次去北京,还和参观团成员一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这对于当时还是一名普通煤矿工人的他而言,触动很大。

“当时我就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工作,多为人民服务,多做有意义的事。”老高回忆,从那时起他加班加点工作,尽心尽力为煤矿事业做贡献;此外,他还独自赡养了一位年过八旬的孤寡老人,直到老人离世。

1986年2月17日,高晓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前,他不下10次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更应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老高说,这种信念多年未变,一直指引他到现在。

如今,高晓发已从单位退休,他把主要心思放在了展室的打理和文明乡风的发扬上。

今年9月8日,他作为“团长”,领着附近几个村寨的十多位老人开启了为期10天的旅途。首站即是北京,这是老人们多年以来的心愿。刚下飞机他们就直奔天安门,还照了一张合影。

“别提有多高兴了,我们在天安门前站了好久,不愿离开。”老高说,“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好了,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老人们还是愿意出来走一走,看一看北京天安门,逛逛祖国的大好河山。”

随后,老年团一路向南,先后去了南京、苏州、杭州等地,玩得很开心。“这一趟,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祖国这么多年来的巨大变化。”同行的马连祥老人说。

老年团的足迹,也被老高定格在快门里。这些瞬间和屋里屋外展出的宣传画册、资料等一起,成为时代发展的缩影。

尽管地处大山深处,但小小的高家展室依然澎湃着时代的脉搏。今年8月,钟南山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不久后,一幅彩色喷绘打印、用精美相框装饰的钟南山院士的相片,出现在展室的显眼位置。

“这是我专门从网上下载的照片,请人做了相框。主要是想让乡亲们也知道,钟院士还有各地医护人员在抗疫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高晓发说。(记者吉哲鹏、严勇)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