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福建省南安市:“1234N”工作法筑牢师生防疫“安全闸”

2020-03-05 18:30
来源:半月谈网

福建省南安市教育局牢固树立师生生命安全至上思想,主动作为、统筹协调、创新举措,推出“1234N”(一面旗帜、两条战线、三级网格、四个“一对一”、N个平台)工作法,筑牢防疫“安全闸”,全力守护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一面旗帜。印发《致教育系统全体党员的一封信》,号召教育系统全体党员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当先锋、作表率,带头接受党性考验、带头做好宣传引导、带头强化履职担当、带头落实防护措施。推行“党员+民办幼儿园”指导模式和“完小+民办幼儿园”保障模式,指派党员教师挂钩民办学校或校外培训机构,指导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各乡镇(街道)中心小学共有1370名党员教师,挂钩指导民办幼儿园166所、校外培训机构28家。在疫情防控面前,广大党员教师高举党旗,自发沉到一线,党员教师化身“快递小哥”,将课本资料进行分拣、打包、消毒,运送到发放点,组织家长分批有序领书;退休党员教师余热不减,壮志满怀,有的为学校捐赠防疫物资,有的创作《江城疫训》《咏武汉抗疫》《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等多首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诗篇,传递正能量。

党员教师挂钩民办幼儿园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2”—两条战线。一是压实“责任线”,组织召开全市教育系统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视频会,首次通过同步视频的方式,对全市858所学校(含民办学校、校外培训机构)进行集中强调、集中部署、集中动员,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局机关成立11个分片管校督导组,组织107名责任督学指导学校落实防控措施,采取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方式,对全市所有学校开展拉网式、全覆盖督查,目前已印发督导通报3份,对各类学校存在的问题进行全市教育系统通报。二是筑牢“防疫线”。拨付专项资金用于购置防控物资,拓宽渠道积极筹措防控物资。各校按照“一校一策”原则,落实开学准备“两案八制”(1套开学准备方案、1套疫情应急预案、8项防控制度),编制学校防控组织架构图,扎实做好开学各项准备工作。

“3”—三级网格。加强联防联控,实施网格化管理,形成教育局-乡镇(街道)中心小学-学校(年段、班级)三级联动,将全市学校校级领导、行政领导、班主任纳入网格化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网格员职责,采取“人盯人”对师生健康情况进行跟踪管控,全面摸清师生去向,精准掌握重点疫区师生返南情况。发挥“互联网+”优势,搭建师生数据管理平台,及时更新数据,主动与学校所在乡镇(街道)摸排出的数据进行沟通比对,做到同网、同步、同数据,切实提高摸排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党员教师为学生分发教材

“4”— 四个一对一。制定出台《关于做好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四个‘一对一’”关心关爱工作的通知》,关心关爱防疫一线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医疗队南安市后备护理组、泉州市级定点救治医疗工作队、南安市后备医疗队的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切实解决防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一对一”结对帮扶,组织党员教师、班主任、科任教师与防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结对子,精细化指导学生居家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一对一”线上指导,指导学生进行线上学习,随时进行线上解惑答疑、批改作业、电话辅导,跟进督促指导,确保学习效果和质量。“一对一”答疑解惑,引导防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积极参与名师线上面对面答疑解惑,优先提供名师个性化辅导。“一对一”心理辅导,组建南安市教育系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志愿服务队,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指定专业心理辅导教师或经验丰富的教师对防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进行“一对一”心灵抚慰和有效情绪管理。

“电脑+手机”合作教学,运算讲解更直观更清晰

“N”—N个平台。市教育局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依托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指导全市各中小学校制定“一校一策”方案,搭建在线互动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各校坚持国家课程学习与疫情防控知识学习相结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科学设置线上教学课程,比如,开设平板支撑、颈椎操等居家大课间活动、线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空中书法课,鼓励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积极锻炼身体,参与家务劳动,劳逸结合安排好居家学习生活。创新实施“市、校、年级”三级网上巡课机制,全力确保在线教学质量。组建名师团队,开展“线上答疑活动”,为全市师生建立教研、教学和辅导的双向交流渠道。联合广电网络南安分公司自主开发“广电网络学习频道”南安教育专区,学生可以通过电视、手机、电脑等三种媒介进行观看学习。多平台、全方位、广覆盖的线上教学方式,让学生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服务。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