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四紧青年”有点焦虑

2020-06-18 09:43
来源:半月谈网

半月谈记者 杨思琪

网络流行语“四紧青年”被用来形容部分居家上网课的年轻人——疫情期间,零用钱大幅缩水,常常因琐事跟父母争吵不断,缺乏运动胖了不少,又突然被通知复学,论文刚写绪论、无法按时交作业、开学考试啥都不会,面临“手头紧”“亲情紧”“裤腰紧”“智商紧”。

一手做防疫,一手抓学业、忙就业;从不断适应网课到怀念校园生活,从关注身体健康到注重内心世界。疫情中的青年人一边自嘲,一边努力。

“四紧青年就是我的画像”

不少大学生听到“四紧青年”的说法,都会心一笑。“这个形容多多少少会戳中年轻人。”大连海洋大学研究生相京佐说。

大学生网友“小透明”表示,由于在家太久,和家人常常因琐事摩擦不断。“每天靠洗碗晾衣服维系亲情,整天被妈妈唠叨,我真的太难了。”她说。

“宅家裤腰紧真的太真实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大三学生栗浩说,家里伙食好又缺乏锻炼,确实胖了不少。“网上流传的一个表情包很有意思,‘人家胖10斤我胖5斤,搞得好像咱家条件不行似的’,大家都觉得在说自己。”

随着线上教学稳步推进,学生逐渐适应在线上课,但由于学习环境不同,一些人规划懈怠,专注度不高,学习状态与在校时判若两人。

“持续性萎靡不振,间歇性踌躇满志,王者荣耀和‘吃鸡’卸了又下,下了又卸……”微博网友“何者为欢”说,由于缺乏自律,很影响学习效率。还有一些网友表示,用电脑听课时,也会不自觉刷起抖音。

“假期时间延长,越来越想念学校。”一些学生认为,学校图书馆的氛围更适合复习,学习效率会更高。同时,由于部分课程不适合线上,比如工科相关专业课需要实验、推演,光靠自己琢磨不透,令人不禁觉得“智商有点跟不上”。

除了“四紧”,一些毕业生还处于找工作的关键阶段,“offer紧”“就业紧”同样困扰着他们。“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各种压力接踵而至,有些焦虑和彷徨。”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刘娟说。

自嘲里的真问题

受访人士指出,“四紧”虽是自嘲,但其背后也潜藏着疫情给青年带来的困扰,应引起重视,加强引导。

——网课质量有待提高,需增加师生互动。网上授课时,一些老师与学生沟通减少,缺少交流互动。这需要老师在备课时准备更充分,并合理选用远程授课工具。然而,面对网课新形势,一些老师接受新事物较慢,还是按照线下的旧思路来教学,导致课堂效果不佳。

——注重家庭氛围和谐,矛盾早解决不过夜。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刘跃岩说,家庭环境对学习有一定影响,比如父母在客厅看电视,自己就可能随时溜号,并且在家时间长了,跟家长之间的关系难免紧张。一名受访家长表示,孩子上网课,家长应适当配合,关小电视声音,手机静音,为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空间。“在家久了难免吵架,但有啥话开诚布公地说,咱们讨论商量,矛盾不要过夜。”这名家长说。

——自我心理减压,加强体育锻炼。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吴松全认为,“全面吃紧”既是特殊处境下青年学生的自嘲用语,也是他们直面生活的风趣表述。他们虽焦虑,但通过幽默的方式缓解焦虑,这是疫情期间青年学生自我减压的一种途径。一名职业院校体育教师表示,运动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减压方式,疫情期间不方便出门,小范围、低强度的项目更容易操作,比如八段锦就是不错的选择。

多方协作助力“前程似锦”

一些受访学生建议,学校教师可针对网络热议话题,有效引导学生理性思考,而非盲目发泄情绪。同时把抗疫中的典型人物、先进事迹,转化为青年叩问内心、引领思想、推动作为的生动教材。

当前,多地明确高校开学时间。应尽快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时间管理,有计划地对待课业、论文,顺利走过从居家到返校的过渡期。比如,有学生通过在线寻找同伴,建立“打卡群”,每天早上发送今天的计划,晚上汇报进度,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

“一部分学生自嘲为‘四紧青年’是一种正常现象,不必闻之色变。”吴松全认为,要加强心理疏导,帮助青年纾解焦躁情绪,把注意力和行动力放在增强自律、磨砺意志、锤炼本领上,通过努力奋斗将“四紧”转化为“似锦”。

受访专家建议,各地区各部门可出台扶持就业等政策,打造多种创新创业平台,让青年人减轻压力,充满活力地走向未来。

(刊于《半月谈内部版》2020年第6期)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