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县(市)人民医院接入“5G+医疗健康”远程应用系统、建成急诊急救“五大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实现全覆盖……这是2022年5月甘孜州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县医院工作开展以来结出的硕果。
三年来,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婺城区人民医院以及省内31家三级医院积极响应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累计选派35名院长和278名医疗骨干奔赴川西高原。他们带着技术、理念和情怀,与当地医护人员一起,让曾经“看病远、看病难”的农牧民群众,逐步实现“大病不出县”的愿景。
技术突破
从转诊到“家门口救治”
“要是搁以前,我这病得去外地大医院治,光路费就得花几百元。”今年5月,在乡城县人民医院做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多登感慨道。他是首位在乡城县接受该手术的患者,能够就近诊疗得益于泸州市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医生带来的骨科新技术,为其免去路途奔波的同时还减轻了经济负担。
乡城县曾因技术缺乏,急危重症患者转诊率居高不下。2022年,泸州市人民医院选派的帮扶团队到达后,瞄准县域医疗难点,填补多项技术空白,包括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让患者重见光明、建立覆盖县乡村的三级急救网络。如今,当地急性心梗患者从入院到溶栓的时间从70分钟缩短至20分钟,急危重症转运全流程1小时内就能完成。
这样的突破在甘孜州遍地开花:德格县人民医院建成全州首个“5G+远程ICU”;甘孜县人民医院成立全州首个县级医院病理科,并与帮扶医院打通远程诊断通道;理塘县人民医院建成全国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的首个高原睡眠呼吸障碍诊治中心……新技术还不断向高难度领域延伸:九龙县人民医院开展的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术在州内领先;巴塘县人民医院建成百级层流手术室,成功开展急诊开颅等复杂手术……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甘孜州县级医院开展住院手术1766台次,三四级手术占比38.92%,手术台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108.25%。
人才培育
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曹老师,这台开颅手术,我可以主刀吗?”在甘孜县人民医院会诊室,外科医生蒋元朝向帮扶专家曹毅请缨。
等待救治的是一名因意外导致颅脑损伤的6岁患儿,病情危重。以往这类复杂手术需长途转院,但在高原缺氧环境下,转运风险极大。危急时刻,甘孜县人民医院外科与手麻中心迅速行动,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专家曹毅的指导下,反复推敲手术方案。
术中,蒋元朝沉稳操作,将“老师”曹毅传授的技术运用得恰到好处。在团队3.5小时的紧密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这是甘孜县本土医疗团队独立完成的州内县级医院首例6岁儿童开颅手术。
“技术要扎根,必须让本地医生挑大梁。”曹毅作为帮扶专家驻点甘孜后,从解剖定位到止血技巧,手把手带教本土团队。在他的培养下,甘孜县人民医院外科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这样的“师带徒”模式,是甘孜州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的核心密码。各县根据实际,创新培养模式:稻城县人民医院实施“金字塔”形的“三员”培养计划,对全院人员进行面上轮训、骨干人员进行孵化培养、领军人才进行重点培育;巴塘县人民医院推出“3+3+N”四维培养模式,93对师徒结对,培养本土医护人员117名;得荣县人民医院通过“学术周”搭建交流平台,有效提升本土医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
通过帮扶团队制订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在临床实践中给予悉心指导,本土人才快速成长。色达县人民医院培养出结核耐药基因检测等4支本土专家团队,累计完成检测7000余例;道孚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可独立开展腹腔镜手术,消化内科实现无痛胃肠镜检查自主化。2024年,甘孜州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达51.46%,较2022年提高20.36个百分点,首次突破50%。
“以前总担心专家走了技术就断了,现在一些本土医生能顶上来了。”三年来,甘孜州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完成“团队带团队”120个,“师带徒”1078人,选派1936名卫技专业人员到帮扶医院跟岗学习,一支“带不走、靠得住”的医疗队正在高原扎根。
服务升级
全链条守护健康
“大家扫这个二维码,就能看腰椎康复操视频了。”在泸定县人民医院中医科的“健康云宣教”墙壁前,护士正教患者用手机学习康复知识。墙壁上那棵贴满二维码的“树”,藏着10余种常见病的养护知识,老年人也能一学就会。
医疗帮扶的深意,不仅在于治病,更在于筑牢健康防线。甘孜州各县级医院通过优流程、建中心、强管理,让健康服务触手可及——
智慧医疗打破时空限制。泸定县人民医院建成全州首个三星级智慧医院;炉霍县人民医院建成远程影像、心电诊断系统,与内地三甲机构实时联通;理塘县搭建可视化综合决策驾驶舱,让医院管理更精准。
健康管理关口前移。康定市人民医院改造体检中心,推出“高原定制+个性化”服务,三年体检量达4.8万人次,较帮扶前增长75%;丹巴县人民医院建成集健康宣教、疾病预防、慢病管理“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中心,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规范管理率提升至86%;新龙县人民医院打造“阿妈啦小课堂”,采用藏汉双语的形式进行妇幼健康宣教。
便民措施暖人心。乡城县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年服务患者4.7万人次;雅江县建成血液净化中心,尿毒症患者单次透析自付仅32元;石渠县先后开展“医疗服务走进军营”和“送健康和温暖,云端在行动”大型义诊活动。
2022年6月以来,甘孜州健康体检44.4万人次,农牧民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全州县医院累计门急诊247.63万人次,县域就诊率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普遍超过90%。
从雪山脚下的乡城到草原深处的石渠,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如多彩的格桑花,在川西高原绽放。跨越千里的医疗专家、日益精进的本土骨干、愈加便捷的诊疗服务,共同书写着“健康四川”的新篇章——让更多的藏族同胞,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记者 蒲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