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广西崇左:“三个充分”抓好红色教育成效显著

2020-07-30 21:01
来源:半月谈网

近年来,广西崇左市立足地方实际,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革命传统,不断探索红色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全力打造边境地区爱国主义品牌。

一、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一是加大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力度。加强对烈士纪念设施进行修复、升级改造。争取资金修缮了南山、匠止、法卡山等3座烈士陵园。修缮红八军军部旧址及复原“瑞丰祥”建筑,建设龙州起义纪念馆、龙州起义烈士纪念碑,组合开发成为龙州起义纪念园景区,打造广西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点。在中越边境上石镇上黎屯建设法卡山展览馆,打造抵边村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是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建立文物数据库,加强革命文物保护维修、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和馆藏革命文物的征集保护,对登记在册的烈士纪念设施进行拍照,建档造册。拓展革命文物利用途径,使革命文物和纪念展示设施成为红色教育的重要课堂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落实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措施,印发《关于加强国防教育基地维护的通知》,制定完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计划。三是加深红色文化研究解读。组织专家学者对崇左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研究和解读,通过实物资料、陈展布局、灯光影像等还原和展现红色革命历史。通过书籍出版、陈列展览、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展示崇左抗战文化。收集完善抗法战争、抗日战争等抗战文化历史资料;举办主题陈列展览对抗法战争、抗日战争的历史进行专题展示。举办“胡志明与龙州”“龙州与近代广西”等学术研讨会,邀请中越两国、区内外学者专家等进行抗战文化课题研究。

二、充分打造红色教育品牌。一是打造“红领巾讲解员”队伍品牌。近年来,依托红八军军部旧址、龙州起义纪念馆、友谊关、崇左市壮族博物馆等爱国主义基地,招募优秀少先队员进行专门培训、参加比赛、上岗实践,组织并培养一批形象好、表达能力强的“红领巾讲解员”队伍,让他们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了解红色革命历史,接受红色教育,并去影响和带动其他青少年参与。目前,约有1000名“红领巾讲解员”。二是打造“重走红军路”现场教学品牌。开辟龙州(水陇-甫茶)红八军路景区,开展体验式、沉浸式红色教育,通过“重走红军路”重温革命历史、追寻红色足迹,实地了解当年红八军英勇战斗的英雄事迹。同时,把凭祥法卡山纪念碑烈士陵园、匠止烈士陵园、友谊关、金鸡山炮台等红色基地串联起来,打造成为“重温入党誓词—重走行军路—勇登英雄山”的现场红色教育路线,丰富红色教育的形式及内涵。每年吸引全区多批各级党政机关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纷纷前来体验。三是打造“爱南疆 强国防”国防工作品牌。组织开展军事日活动,举办国防形势报告会,增强领导干部国防观念,加强红色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结合开展党性教育,到红色革命基地,重走红军路,了解党史、中国革命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组织开展青少年“我家在祖国南疆”国防教育主题活动,通过走边关、到口岸、进军营参观采风,感受边境地区发展、体验部队训练生活。同时,推进军警营面向社会开放,每年约5万人次走进参观。

三、充分推动红色教育创新。一是创新主题教育方式。以党政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为重点,以传承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祭扫烈士陵园、讲红色故事、重走红军路等各种主题活动为载体,通过结合“固定党日+”“三会一课”“主题团队日”等活动,分类分级常态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二是创新文化旅游融入。投入重金把友谊关、小连城、等作为红色基地和文化旅游景点有机融合的示范点来打造,充分挖掘红色文化故事,并进行文化文艺创作,不断提升红色教育的吸引力。三是创新红色文化宣传。组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员”“义务宣讲队”“青年讲师团”“五老志愿者”等红色宣讲队伍,重点开展红色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村屯活动,让红色教育覆盖重点人群。率先在全区启动《红色传奇》进校园系列活动,并向171所中小学全面推广。指导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开辟红色文化专栏,讲好红色故事,打造“线上”红色教育长廊;加大对红色教育文艺演出、国防教育电影和革命传统教育电影放映,切实在全社会广泛营造浓厚的红色教育氛围。(文/黄广瑞)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