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南京市溧水区石湫街道:千名党员上下一心,筑牢防汛“安全堤”

2020-07-20 21:03
来源:半月谈网

入梅以来,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石湫街道多次出现强降雨天气。7月17日10时,溧水区启动石臼湖流域防汛Ⅰ级应急响应(红色)。面对防汛严峻形势,石湫街道广大党员干部秉承着将数万石湫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置于首位的负责态度,时刻保持备战状态,以务实作风和坚定信念,压实各级防汛责任,上下一心,全员坚守,筑牢防汛抢险“安全堤”。

领导干部冲在防汛最前沿

“这里有一处渗漏点!”7月8日,工作人员巡逻时发现胜利圩南埂发生渗漏险情,当即向联系点领导——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毛绍春同志汇报。毛绍春同志到达现场后立即检查险情,统筹考虑出水量、水质、周边是否会有新增裂缝等情况,迅速安排人员开沟,并铺设土工布及石子,避免了坡段塌方等更严重的隐患出现。在他的指挥调度下,该区域被设为重点区域,两名巡察人员24小时监测,并将相关情况记录在册,确保水情雨情心中有数、险工险段心中有数、应对措施心中有数。7月5日以来,由毛绍春等街道党员领导干部和村社工作人员组成的防汛抢险队伍已经在堤上分组分队、日夜坚守了15天,和同志们一起装泥包、搬运泥包、垒泥包、筑围板……每天,他来回穿梭在田间地头、河干湖堤,微信步数总在3万以上。一旦发现重大险情,他总是冷静沉着应对,当机立断,指挥关闭石臼湖所有闸口,开启撇洪沟闸门,开启所有机台排内涝,清理沟渠,保证水流畅通,为防汛工作赢得黄金救灾时间。

社区党总支书记带头抢险

“同志们,跟我上!”石臼湖陈家圩沿线传来一声洪亮的口号。喊口号的是石湫街道明觉社区党总支书记——臧稚宏,一名有着25年党龄的老党员。入汛以来,臧稚宏第一时间带领社区40余名党员,在党旗下吹响打赢石臼湖流域防汛保卫战的集结号。日常防汛工作中,臧稚宏与社区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装沙袋、割杂草、清沟渠,每隔1小时进行巡堤,不分昼夜、风雨无阻,每天休息时间只有3至4个小时。在连续工作12天之后,年近半百的他在查看1处渗漏点时不慎摔倒,经医生诊断为踝骨骨折。即使住院治疗,臧稚宏依然心系防汛工作,一天打十数次电话向同事们询问当前工作情况,没有一刻忘记自己作为社区党总支书记守卫一方平安的初心和使命。

“90后”党员勇担防汛重任

石湫街道光明社区“90后”党员方浩,曾是一名武警战士。6月30日刚刚成为新手“奶爸”。入汛以来,社区组建“党员防汛先锋队”,方浩舍小家顾大家,第一个报名。他说,“我是党员,我先上!我年轻,我先上!我曾经是个兵,我先上!不管怎样,我都要上!”堆沙包,铲石子,挖沟渠、装土方、铺油布...连续在湖堤驻守半个多月的方浩,头发一直没有干过,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他的双手被木桩刺得伤痕累累,双脚早已被泥水泡得发胀泛白。累了,他就路边靠墙短暂休息一下;困了,他就沿用当兵时提振精神的习惯,在圩梗上做起俯卧撑。他说,“清凉油涂不上脸,一涂就化,还是俯卧撑来得快”。在这名年轻小伙子红透的双眼中,流露出的不仅是熬夜奋战后的艰辛,更是一名“90后”共产党员的不屈与顽强。他用一肩扛起了小小的铁锹,又用另一肩扛起了保护身后数千名群众的重重的责任和担当。

老党员防汛救灾不输劲

石臼湖胜利圩东闸站,一只蓝色的冲锋舟在风中摇曳。舟上站着的是向阳村龙坎自然村村民,韩传国,他手里握着自制的耙子,正在打捞湖上漂浮物。受汛情影响,湖水上涨后,树枝、塑料瓶、浮萍、木板等大批漂浮物堆积在湖边。韩传国家住胜利圩附近,自1970年入党,党龄已满50年。看到村里青壮年都积极投身防汛一线,古稀之年的他也不甘示弱。“我年纪再大,也大不过党员的身份!”韩传国内心燃起消灭这些“不速之客”的熊熊烈火。他自发来到村委会,发挥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组织了8人的“党员防汛突击队”,开始了沿湖打捞漂浮物的防汛任务。队员担心韩老的身体,只让他负责离岸边较近地带的垃圾清理。但每次看到远处大件的垃圾漂浮物,他总是主动请缨,和“突击队”合力徒手将漂浮物搬上岸,再打包装袋清运。奋战5天后,由韩传国带队的“党员突击队”累计清理垃圾漂浮物14吨,在防汛“战场”又一次擦亮了老党员名片。

企业党员暖心慰问

随着石臼湖水位涨势凶猛,防汛工作也进入到紧要关头,石湫街道广大党员干部更是24小时坚守在防汛一线。辖区企业党支部的党员代表们闻“汛”而动,分别前往胜利圩、陈家圩、团结圩、花溪圩等防汛点,为辛苦奋战在一线防汛人员送去了水果、方便面、矿泉水、洗漱用品等物资。“此次参与防汛慰问活动就是希望能给防汛一线工作人员送去温暖,给在一线防汛的干部群众一些支持,也是激励我们更多爱心人士一同参与公益事业。”苏宁锻造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王文华说到。

企业代表们还表达了对一线防汛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的诚挚敬意,他们说,“你们在前方守护老百姓,我们就在后方守护你们!”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