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欧洲:深陷泥潭,谋求“自主”

2023-02-01 17:02
来源:半月谈网

2022 年 10 月 7 日,欧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 连漪 摄 

作者:傅聪 刘欢

2022年乌克兰危机导致欧洲地区形势恶化。欧洲政治整体向右转,极右、民粹力量上升。欧洲经济复苏承受了巨大压力。2023年,欧盟将在加强战略自主、实现绿色复苏、协调欧美关系等方面面临挑战。欧洲需加强凝聚共识、协调一致,才有望走出泥潭。

政治右转,经济疲弱,战略难自主

2022年欧洲政治整体向右转的势头越来越强,欧盟不少成员国的极右翼政党在大选中获胜。4月的法国大选,马克龙蝉联总统,但在第一轮投票中,来自极右翼政党的3名候选人总计获得约1/3选民的支持。4月的匈牙利议会选举中,右翼执政联盟获胜,总理欧尔班第四次连任。

在9月的瑞典和意大利议会选举中,中右翼阵营虽然取胜,但极右翼政党也成为不小的赢家。极右翼政党瑞典民主党跃升为议会第二大党,并进入联合政府。意大利则组建了自二战以来最右翼的政府,极右翼政党意大利兄弟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党首梅洛尼成为意大利首位女总理。

一年来,欧洲国家承受多重内外冲击,经济低迷、能源危机、通胀高企。民众不满,转而支持极右翼、民粹势力。尽管如此,极右翼政党要想掌握权力还是会受到欧洲国家多党议会制的制约。但眼下,极右翼、民粹政党上台给欧洲政治带来的问题是,欧盟在协调处理诸多危机中更加难觅团结。

2022年欧洲经济在高通胀和能源危机的双重打击下日益疲弱,“硬着陆”风险加大。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已对俄罗斯实施了九轮制裁措施,引发严重反噬效应。天然气和电价暴涨,在生产端和消费端都造成严重负面影响。高昂能源价格迫使钢铁、化工等能源密集型制造业减产、停产,汽车企业外迁,天然气进口商则面临破产风险。同时,通胀和高电价引发基本生活费的上升,削弱了欧洲民众的消费能力。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盟提升安全和防务“战略自主”的紧迫性进一步凸显。欧洲各国纷纷提高国防预算,升级军备。欧盟紧锣密鼓地通过了《凡尔赛宣言》和“安全与防务战略指南针”,加速安全与防务一体化建设。但同时,如果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欧洲大量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欧美贸易迅猛增长,欧洲在安全、能源供应链上都因乌克兰危机而更加依赖美国。

2022年欧美关系在拜登政府调整对欧政策后有了较大改善。但在“美国优先”和欧盟“战略自主”理念之下,欧美在防务、金融、高科技和绿色产业等领域的矛盾也同样凸显。

拖累重重,挑战依旧,考验团结

乌克兰危机持续给欧洲安全带来极大风险。实现“战略自主”,展现高度团结是化解风险的路径。首届欧洲政治共同体领导人会议是欧洲人在全欧区域内推动政治一体化的又一尝试。欧盟国家领导人以及英国、挪威、土耳其、乌克兰、西巴尔干等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共议外交和安全议题。这种跨越欧盟边界的政治协商在2023年或将继续。

面对能源困局,2023年欧盟一方面要解决天然气短缺带来的困难,另一方面将着力在绿色化和数字化双转型上寻找出路。欧洲将进一步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高能源效率和推动欧洲天然气和电力互联互通。

2023年欧洲经济受乌克兰危机拖累或将陷入温和衰退。欧盟需要继续采取措施缓解高通胀对经济的打击,并增加对绿色化和数字化转型的公共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面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欧洲将会更加强化单一市场、产业和竞争政策、自由贸易保障。欧洲既需要与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相抗衡,又要避免与美国产生新一轮贸易争端。(作者分别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副研究员、中国社科大国际政治经济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