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党旗引方向 治理谱新篇——河津城北村:城中村蝶变幸福家园的实践之路

2025-11-04 14:27
来源:河津市委宣传部

位于河津市城区街道的城北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曾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流动人口多、矛盾化解难、管理难度大”等一系列治理难题。如今,平整宽阔的巷道取代了泥泞小路,崭新的村民活动中心里欢声笑语不断,杂乱的空中“蜘蛛网”被梳理规整……城北村党支部创新打造“民生筑基、文明浸润、多元调解、智慧赋能”四维融合的善治新体系,更以规范高效的“三资”管理壮大集体经济,为村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生动绘就新时代城北村的幸福图景。

硬件筑基:党建引领抓治理,民生实事暖人心

“以前雨天送孙子上学,裤腿沾满泥巴是常事。现在这水泥路,走着真舒心!”第七网格的郝建国大爷抚摸着新修的路面感慨道。针对村民反映强烈的出行难题,城北村党支部立足村集体年收入超1600万元的实际,精准施策,累计投入资金新建、改造巷道41条,总长度达5721米,并配套完善排水系统,告别了“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城北村还投入200余万元,精心打造4个功能齐全的村民活动中心,这里迅速成为老人们的“幸福乐园”。中心内,乒乓球桌、象棋桌、阅览室等文体设施一应俱全,为老年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载体。63岁的刘金玉老人对此深有感触:“活动中心离家就5分钟路程,我每天雷打不动过来打打太极、练练乒乓球,日子充实又舒心!”

城北村整治后,马路平了,“飞线”没了,街道整洁了。

同时,城北村还开展空中飞线专项整治行动。通过科学规划、集中施工,对村内重点区域杂乱无章的各类线缆实施了统一入地或规范入管,消除“空中蜘蛛网”带来的视觉污染,有效杜绝线路老化、缠绕引发的安全隐患。“抬头清爽了,心里也踏实多了!”城北新村的李大叔说。

文明润心:党员带头倡新风,文化赋能聚民心

2023年元宵节,城北村文化广场上演了一场震撼全城的视觉盛宴——由500人锣鼓队与500人舞蹈队联袂献演的《幸福城北》,不仅点燃了现场气氛,更在线上短视频平台引起了广泛热议。这正是村党支部依托村民活动中心精心培育的成果。如今,锣鼓队、舞蹈队、干板腔团队等已成为传播文明新风的生力军,退休职工老马擂响的鼓点铿锵有力,个体商户组成的舞蹈队舞姿飞扬,文艺爱好者传唱的干板腔韵味悠长——他们共同展现着城北人昂扬向上、拼搏奋进的精气神。

党支部组织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这里赓续传承。城北村连续三年举办元宵节“戏曲下乡”活动,邀请市蒲剧团带来《忠义千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典剧目,活动现场200余位老人沉浸其中,尽享文化大餐。同时在每年重阳节期间,城北村为村民免费提供义诊、理发等贴心服务,让关爱落到实处。“剪发、体检一条龙,比过年还热闹哩!”78岁的独居老人王奶奶捧着热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移风易俗方面,城北村将《红白理事章程》纳入村规民约,并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带头践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有效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之风。

矛盾巧解:党建织密“和谐网”,法理情理暖邻里

面对人口结构复杂、商铺密集的治理挑战,城北村构建起“网格排查-专业调解-司法指导-顾问把关”的四级联动机制,以网格排查锁定矛盾根源,由专业调解员及时介入化解,联动司法所提供法律指导,最终经法律顾问严格把关,形成化解矛盾的闭环链条。

特别是在矛盾调解环节,城北村以“建华调解室”为前沿阵地,构建起高效的矛调机制。这支由退休村干部、乡贤代表和“法律明白人”组成的专业调解团队,探索实践“法理先行-情理疏导-协商共赢”的三步调解法,累计化解宅基地纠纷23起、劳资纠纷3起及邻里矛盾46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8%。

以退休老支书建华命名的“党员调解室”工作场景。

在宅基地矛盾调处中,调解员们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权属边界,以“远亲不如近邻”的乡土智慧疏导对立情绪,最终促成矛盾双方握手言和。面对劳资纠纷时,调解员们协调制定多套解决方案,在保障务工者权益的同时维护企业正常经营。

科技加持:创新点亮“智慧灯”,精准治理守平安

作为城中村治理的“老大难”,流动人口管理一直是城北村的痛点。对此,村党支部聚焦“底数不清、管理不畅、服务不够”等问题,以科技赋能为突破口,研发“警网融合”智慧管控平台,配套开发手机端APP,打造“智慧管控+精准服务”的全链条管理体系。

城北村的“警网融合”平台。

“警网融合”平台通过扫码登记与动态核销,实现对全村超1.1万流动人口全周期精准管理。随着该平台的深度应用,城北村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52%,刑事发案率下降68%,更协助警方破获多起诈骗、盗窃、传销案件,科技强警成效显著,群众安全感大幅提升。

此外,城北村还构建了“9大格、18小格”的网格体系,设置了便民服务热线,按照“简单事项网格自办、复杂事项村部联办、疑难事项上级协办”的原则,对村民诉求进行分流办理,平均办理时限缩短至3个工作日。

集体富民:公开公正严管理,红利共享惠万家

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示范村,城北村党支部以“资金严管、资产盘活、资源开发”为核心,规范“三资”管理,村集体年收入达1611万元,为村庄治理和民生改善筑牢经济基石。2024年,城北村福利总支出775.992万元,村民人均分红和补助2200元。

村民查看集体公示信息

“以前担心集体资金糊涂用,现在每月看公示,每笔收支都明明白白!”村民张阿姨看着村务公开栏的财务明细说。城北村每月10日前公示收支,确保“阳光财务”。收入上,商业租金均当日存入集体账户,严禁坐收坐支;支出上,严格执行“签字-初审-审批-入账”流程,民生与集体项目支出必须附带完整凭证。

“集体资产管得好,咱们收益才能稳!”村干部分享道。城北村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将商业楼、门面房等247份合同纳入精细管理,每季度盘点对账。村里还积极整合1150亩临街租地、300余亩边角地,推进商业街区提档工程,既扩展增收渠道,又完善村庄功能,为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发展蓄势赋能。

责任编辑:褚孝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