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寻访鸡西“第一党支部”旧址

2025-04-27 15:40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新华社客户端哈尔滨4月27日电(范迎春)白色外墙、深色屋顶的俄式老建筑在落日余晖映衬下显得肃穆庄严,透着沧桑感。这里是坐落在鸡西市梨树区梨树镇的“穆棱煤矿矿路事务所”旧址,是鸡西市“第一党支部”所在地。

穆棱煤矿因地域属穆棱县所辖而得名。1924年,当时的吉林省政府与俄商谢结斯签订《中俄官商合办梨树沟小碱场沟煤矿(穆棱煤矿)合同》,同年2月在哈尔滨成立穆棱煤矿总公司,下设穆棱煤矿矿路事务所。穆棱煤矿建矿初期年产量达到33万吨,在中国煤炭建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925年3月,中东铁路沿线梨树镇车站建成通车。梨树镇警察署1928年进行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当时梨树镇居民人数15500余人,个体商铺112家,成为方圆数百里内的商贸中心和中东铁路东部线上的第一个大城镇。

↑穆棱煤矿矿工早期使用过的工服和安全帽。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央领导机关十分重视东北地区工人运动的开展和在东北建党工作。1927年,共产党员于明智、姜玉芝夫妇受中共北满地委派遣,从穆棱县向东沿中苏边境铁路线开展工作,以教师身份来到梨树镇。他们在梨树镇一边秘密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党的主张、宣讲党的纲领,一边秘密进行建党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梨树镇学校校长牛鹤九被发展成为当地第一位中共党员。牛鹤九利用家访与学生家长见面的机会,了解矿工遭受的苦难,分析他们受压迫的根源,把党的主张逐步渗透到工人队伍当中,使矿工逐渐认识到只有团结起来才有力量,在矿工中陆续发展了两名党员和一批积极分子。

1927年7月,牛鹤九等几名党员在梨树穆棱矿矿路事务所秘密建立起了鸡西地区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共穆棱矿矿路事务所支部委员会,牛鹤九任支部书记。位于祖国东北边陲这片饱经历史沧桑的土地上,由此点燃了革命的火种。

穆棱煤矿矿工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组织罢工停产等行动维护权益,抗拒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统治和剥削,致使白俄矿长被迫缩短工时、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

1929年9月,根据上级指示,梨树镇路矿事务所支部更名为穆棱煤矿产业支部,工作重点放在产业工人中。

1930年10月,中共满洲省委根据梨树镇地区党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实际,决定在梨树镇建立梨树镇区委,并派中共党员程文福任区委书记。1935年5月,梨树镇区委在穆棱煤矿建立秘密工会,会员23人,党组织的威望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九一八”事变后,梨树党组织在广大工人、农民中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建立了妇女救国会、“梨树反日会”等群众组织,1935年5月组建了鸡西第一个团支部。从1937年至1945年8月,穆棱矿党组织坚持不懈地领导群众进行抗日斗争,直至抗战胜利后我党正式接管矿区。

↑邻近“穆棱煤矿矿路事务所”旧址的陈慕华旧居里,还保存着部分当年的陈设。

1947年10月,中共穆棱县委在梨树镇成立中共穆棱县委第六区委员会。

1957年1月,梨树镇划归为鸡西市管辖后,党组织名称变更为中国共产党鸡西市梨树区委员会,并沿用至今。

改革开放后,穆棱煤矿转变生产方式,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穆棱煤矿成为原煤年产量超过百万吨的大型煤矿。

↑“穆棱煤矿矿路事务所”旧址外景。

如今的“穆棱煤矿矿路事务所”和“第一党支部”旧址,已经被建成了“梨树博物馆”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漫漫寒夜里革命先辈们为了唤醒民众奋起捍卫主权和尊严的新思想传播,为民族救亡图存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成为激励后来人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能源”。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