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4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年度最后一次会议。会上,中国代表团正式提交《关于在世贸组织加强讨论涉碳标准合作的建议》提案,聚焦应对全球涉碳标准碎片化问题,提出以系统性合作推动贸易与气候协同发展的具体路径。
共有25个成员及成员集团参与讨论,包括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集团、最不发达成员集团,以及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瑞士等。各方普遍认可中方提案的建设性与包容性。
中方代表指出,随着全球绿色转型进程加快,涉碳标准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规范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提案旨在落实中方在2025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该目标系统构建了覆盖能源、产业、交通、城乡建设等多维度的行动框架,彰显中方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推动构建公平有效多边体系的决心。
中方强调,绿色低碳转型是时代潮流。绿色标准应成为各国加强绿色技术和产业国际协调的桥梁,而非新的贸易壁垒。提案基于世贸组织现有职能,不增设义务,不设时限,力求“顺其自然,水到渠成”。通过加强信息共享、提升互操作性、推动标准体系衔接,各方可在应对气候变化与促进贸易便利之间实现更优平衡。
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集团代表指出,碳标准碎片化对发展中成员特别是最不发达成员构成显著挑战,支持通过多边协调与能力建设降低合规成本,避免形成新型绿色壁垒。巴西、泰国、菲律宾、南非、埃及等国代表认为,中方倡议兼顾包容与平衡,有助于增强发展中成员在标准制定中的参与度。欧盟和澳大利亚、瑞士、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代表表示,中方提案为提升透明度与标准一致性提供了有益思路,部分成员建议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委员会同步开展专题讨论,以促进标准协调与互认。
此外,中国代表团在会议期间还与日内瓦智库贸易、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目标论坛(TESS)主办了发展中成员研讨会,分享中方在推动涉碳标准合作方面的最新思考与政策建议。来自厄瓜多尔、巴拉圭、巴西、巴巴多斯、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土耳其、莫桑比克、菲律宾、秘鲁、智利等发展中成员的代表出席并积极发言,现场反响热烈。中方表示,愿继续同各方携手,探索绿色标准协调的多边合作路径,回应广大发展中成员的共同关切,让绿色发展真正惠及世界每个地方。(记者焦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