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2025两会看重庆】永川:盘活“土特产” 蹚出振兴路

2025-01-17 14:16
来源:半月谈网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土特产”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重庆市永川区依山就势发展山地丘陵特色生态农业,培育出永川豆豉、永川秀芽、松溉盐白菜等特色农业品牌,激活乡村经济潜力,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品牌化、现代化的乡村振兴之路。

立足山水生态,

深挖“土”的资源

做好“土特产”大文章,基础在“土”。永川区位于长江上游北岸、重庆西部,因三河汇碧形如篆文“永”字、山型如“川”字而得名。连绵的山地丘陵,地势复杂、土地零散,耕种不便,给永川农业生产规模经营造成了一定制约。

石笋山茶园民宿

为了“啃”下高标准农田建设这根“硬骨头”,永川区坚持统筹协调、集中连片和整镇整村推进原则,与全区国土空间规划、村庄布局规划有机衔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以“改大、改水、改路、改土和全程机械化”为主要建设内容,统筹实施高标准农田、宜机化改造、农田水利等建设项目,建设宜机宜耕、能排能灌、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

“目前永川区已经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6.42万亩,完成粮食种植面积99.4万亩、产量48.67万吨,超额完成了市级目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农机化率达76.5%,居重庆第一。”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工作人员说。

在永川区何埂镇科名村的高标准农田里,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农机手驾驶着播种施肥一体机来回穿梭,将田地整平,一派繁忙景象。

科名村曾是空壳村、后进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差、土地撂荒问题突出、村集体无收入。据村主任介绍,科名村抓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宜机化土地整治的契机,成功改造撂荒土地3000亩,将荒地变为良田。

同时,探索创建铭科农机合作社,组建专家团队和农机、农技服务团队,建成片区农机调度中心、农机维修中心、农机培训中心等农机社会化服务载体平台,在本区和周边区县大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如今,科名村已经成为何埂乃至永川区利用土地资源壮大集体经济的一张金名片,2024年村集体种植面积超过1900亩,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12.7万元,纯收益达45.7万元。

擦亮地域品牌,

放大“特”的优势

跳石河畔的永川豆豉、茶山竹海的永川秀芽、松溉古镇的盐白菜……在永川区,几乎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拿手好物”。

为了突破传统特色产业生产规模小、产业层次低、市场空间小的桎梏,永川区坚持在“特”上找发力点,扎实开展特色产业培育行动,从品种、品质、品牌入手,通过基地建设、生产改进、品质提升、产品创新、品牌经营和优质服务,推动“永川豆豉”“永川秀芽”在更高层面上彰显区域特色优势。

为了做好“永川豆豉”品种培优工作,永川区探索成立了“菽乡豆豉食品研究院”,进行设备工艺、包装样式、营养价值提升等方面的创新研发。

菽乡豆豉食品研究院研究员介绍说,“经过专业研发推广,我们选育出更抗高温的总状毛霉C菌株,解决了困扰永川豆豉发展的制曲毛霉自然发酵以及不耐高温影响规模生产的两大难题。”

在特色农产品品质提升上,永川区也做了一系列工作。比如,推动农产品智能化追溯系统运用,对豇豆、韭菜、芹菜等12个重点品种,开展产地溯源信息采集工作,从源头上把好品质关。再如,研究制定“永川豆豉”“永川秀芽”产品标准和技术规程,全面实施达标合格农产品亮证制度,以标准引领品质提升。

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工作人员说,“做好了产品,我们打造品牌也更有底气了。”

围绕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永川区明确了向内、向外两条路径。向内即深入挖掘永川特色茶竹文化,捋清豆豉历史脉络,为讲好品牌故事注入文化内涵和乡土风情;向外则积极组织茶叶、豆豉等农产品企业参加中国农交会、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土特产”集中推介等活动,不断拓宽永川农业品牌知名度。

如今,“永川豆豉”“永川秀芽”已经成为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永川秀芽”品牌价值评估高达34.32亿元,永川区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豆豉产业转型升级也成功入选2024乡村振兴创新案例。

强化链式思维,

延长“产”的链条

让“土特产”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让众多农民分享农业产业化的红利,既需要有立足土特产延伸产业链的思维,也需要有跳出土特产看“土特产”的视野。

永川区以链式思维抓好“土特产”产前、产中、产后全环节,纵向拓展农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横向拓展农业新功能、融合农文旅……从田间地头不断延伸的“土特产”产业链,为永川构建“1331”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

食用菌工厂

农业产业是姓农、立农、为农、兴农的产业,最重要的特征是“联农带农”。永川区系统集成推进强村富民综合改革,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立或参与设立“强村公司”,整合盘活乡村分散资源,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从“保底型”向“发展型”转变。

吉安镇石松村通过整合村内合作社资源,打造“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不仅打开了柑橘、水稻、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销路,而且开辟了大米加工、果蔬冷冻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新赛道,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与此同时,永川区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宽特色农业产业链。按“一镇一特”“一镇一品”“一村一业”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种植油菜、高粱、梨花、茶树等作物,让树成林、花成海、美成域,建成了仙龙油菜花、黄瓜山梨花、来苏万亩稻田、伴山茶园民宿等一批特色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在推动特色产业景观化的基础上,举办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来苏稻虾美食文化节、黄瓜山赏花采果节等旅游节会,策划实施“永川花开好”春季赏花、“永川果真不错”夏秋采果等营销事件,不断提升永川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永川区农业农村委主任赵维领表示,下一步,永川区立足品牌更强,打造“永川产”特色品牌;立足乡村更美,打造“永川美”乡村品牌;立足农旅更优,打造“永川游”农旅品牌,继续描绘永川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马兵  罗婷  谢鑫烨)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