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德州天衢新区推进全区医保系统“规范落实年行动”走深走实,创新医保服务体系,提升医保服务能力,提高医保服务质量,在全区医保系统范围内开展“医保管家1314”服务品牌创建活动。
坚持需求导向,悉心设计医保服务品牌
围绕中心工作,全流程提供医保保障。天衢新区推出“医保管家”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全过程“管家式”医保服务,全区现有5895家参保企业,63211名职工缴纳职工医保,1-11月份,天衢新区为企业提供参保登记700余次,单位参保信息变更登记1000余次。
聚焦群众关切,全方位解决医保难题。天衢新区从群众需求出发,坚持“便民、利民、惠民”的医保服务理念,充分发挥区、镇、村(社区)医保工作站点的作用,利用群众办事、下基层服务、微信群等渠道,广泛收集群众对医保参保、待遇报销等方面的需求,安排专人对群众需求及时回应,切实提高群众对医保参保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坚持责任导向,建立完善医保服务体系
建立联动体系,构建“医保大管家”服务格局。主动加强与财政、卫健、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协同配合,形成联动服务机制,在培养“医保管家”、配套资金支持、严格诊疗行为、强化基金监管等方面加强医保工作合力,向辖区参保企业和定点医药机构公开医保服务咨询电话和监督电话,打造“阳光医保”。
划定服务范围,形成“医保小管家”服务网格。将23万余名参保人员、4669家参保企业以及22家定点医院、138家定点药店、90家定点卫生室、74家定点诊所以所属镇(街、办)为单位,划分为6个网格,明确“AN角”服务机制,A角为区医保部门科级干部牵头负责,N角为医保部门负责待遇支付、异地就医等业务的N名业务骨干配合做好全方位医保政务服务。
延伸医保触角,打通“医保微管家”服务脉络。依托基层网格化服务模式,发挥区—镇(街、办)—社区(村)—楼栋(胡同)四级网格服务力量,将全区429名社区工作者(网格员)、400余名医药机构医保工作人员、389名签约家庭医生培养成“一口清、问不倒”的“医保明白人”让参保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问明医保事、办好医保事。,
坚持目标导向,切实提升医保服务质效
多渠道“听”民意。“医保小管家”深入社区(村)和医药机构进现场、走流程、听意见,通过经办窗口、12345市民热线等渠道收集群众关注度高的医保事项,聚焦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生育津贴“免审即享”、职工退休“一件事”等事项,强化调研、全力推进、加快落实,让医保改革红利最大限度覆盖参保人员。截至目前,收集企业、群众诉求100余件,均得到有效解决。
全方位“讲”政策。将全区7个医保服务大厅、52个党群服务中心、324家医药机构打造成医保宣传阵地。“线上”将群众常用的医保政策制作二维码方便查询,截至目前,二维码浏览量达70000余人次,接到通过二维码咨询电话100余人次,12345市民热线医保业务咨询电话同比下降20%;“线下”组织“医保管家”开展医保政策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医院、进机关“五进”宣传活动,1-11月份,共开展“五进”活动50余场次,受众10000余人次。
广覆盖“办”实事。压实“医保大管家”政策支持和指导责任,明确“医保小管家”业务办理受理责任,提升“医保微管家”政策解答能力,重点关注参保登记、异地就医、住院(门诊)费用报销、慢特病待遇认定等高频办理业务,目前,已实现7个医保服务大厅27项医保政务服务事项市域通办,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天衢医保新模式,群众主动参保意识逐渐提高。2024年基本医保参保人数为239186人,居民医保参保、基本医保参保扩面两项工作均居德州市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