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优化重点改革方案生成机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纵深推进的深水区,面临着百年未有新变局带来的诸多新问题,只有把握方向、系统谋划、加强调研、集思广益,科学制定改革方案,才能引领和保证改革部署落地见效。南通是站在改革开放前沿、因改革开放而兴的活力之城。南通市政府办公室作为综合性辅助机关,承担着参谋辅政、统筹协调、督促检查职能,在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认真贯彻党中央和江苏省委的决策部署,按照南通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和优化改革方案生成机制,抓好改革事项落地落实,勇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
一、优化改革事项设置机制。改革“最先一公里”就是要解决“破什么题”的问题。党中央作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后,各级各部门的贯彻落实决不仅仅是“依样画葫芦”,而是要根据中央部署,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矛盾问题,找准改革的发力点,作出具体改革事项的调研设置。对标上级改革部署来设置。深刻领会把握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要义、目标主题、重大原则、主要任务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用系统观念和辩证方法抓改革,把党中央的重大部署转化为区域、行业、单位推进改革的责任清单。南通市委根据《决定》部署和江苏省委要求,结合南通实际,先行梳理51项重点改革任务。市政府办公室第一时间将市委首批改革任务中涉及政府事项细化为356项任务清单,一项一项落实责任主体,抓好谋划落实。把脉区域发展需求来设置。立足跨江通道建设带来的交通格局嬗变,牢记“南通好通”“左右逢源”的点赞勉励,围绕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决定》提出的“推进都市圈同城化体制机制”,市委谋划倡导“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的改革议题,得到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支持。市政府办公室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会同相关部门突出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跨区域协同,把协同区建设作为具有牵引性的改革事项谋划推进。把握群众所思所盼来设置。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统筹推进就业、社会保障、“一老一小”等重点民生领域改革,积极开展“小快灵”微改革。应对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市政府从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出发实施了一批民生实事工程,注意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梳理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靶点。比如,一些独居老年人有房产少存款,支持国有企业会同保险机构推出“以房养老”改革试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遭遇低楼层群众阻力,发动社区推出分楼层差异化出资、停车充电等资源差异化配置等机制,这些“小快灵”的改革举措让群众更加可感可及。
二、优化改革路径生成机制。推进改革事项落实,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准的判断力,制定出内涵清楚、指向明确、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以人民的立场谋划改革。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基层调研、网络平台互动、12345热线反映问题分析等方式,充分听取人民群众、市场主体的声音和诉求,有效地把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期盼、智慧、经验融入到改革方案。在推进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中,针对一些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不强、出行方式依赖、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缺乏等问题,在广泛听取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地铁、公交、共享单车“三网融合”提高出行替代率、通过家校社协同增强群众消防安全意识、通过新建改造和公共机构错时开放解决充电设施供给等改革措施,把全会《决定》提到的“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的要求细化为落地的改革方案。以专业的视角谋划改革。对一些交叉性、复杂性、专业性较强的领域,注重组织专家学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数据进行预测、设计和模拟,确保改革方案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海洋产业是南通“下一个万亿元”的增量空间,为落实省委对南通打造“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要求,南通率先推进海洋管理体制改革,编制沿海地区空间和产业规划,积极对接国家海洋局信息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和麦哲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对区域海洋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主攻方向、招商图谱等进行系统梳理,提出了近期和“十五五”阶段性发展目标、重点举措、保障机制,明确了推进海洋产业发展机制创新的行动方案。以研究的状态谋划改革。党员干部参与改革方案制定,必须切实加强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拿出眺望“最高峰”的眼界、勇闯“无人区”的锐气、战胜“不可能”的韧劲,沉下心来研究,提高对改革事项的规律性认识,把上级决策部署和地方阶段性特征有机结合,并善于学习借鉴他山之石,形成符合区域发展实际的改革方案,真正使改革方案起到确定目标方向、凝聚改革共识、明晰实施次序等关键作用。
三、优化改革方案迭代机制。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这两件事要“两手并用”,这是在一些深水区、无人区推进“涉险滩式”改革的重要方法论。对于前期难以做到“胸有成竹、思虑缜密”的改革事项,尤其要加强过程管理、跟踪监测、反馈修正,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取得成功。注重改革推进的协同统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牵涉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必须加强各项改革方案的协同统筹,协调上下、左右、内外关系,“聚合众力抓落实”,推动资源要素向重点改革领域集中,为基层改革赋能;同时,推动各领域各阶段改革举措相互协调,做好跨年度、跨周期、跨部门改革事项的谋划,提高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防范效应对冲、合成谬误,增强改革整体效能。注重改革过程的监测管控。建立改革督查推进和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处理机制,及时了解掌握方案实施中的进展成效,收集共性问题,开展分析评估。畅通多元信息收集渠道,组织“两委员一代表”、企业家、基层群众特别是改革受众群体,以直通车形式反映改革方案落实中的实际感受和问题矛盾。注重改革方案的反馈迭代。建立方案设计与反馈修复良性互动机制,按照《决定》提出的“大力发扬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剖析原因,推动改革方案调整纠偏、迭代升级,使改革方案更加动态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保证各项改革任务真正沿着正确方向落到实处、改出实效。
(作者丁锋,系江苏省委党校第28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员,南通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政府机关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