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霍山县在推进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围绕“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因地制宜设计一批特色鲜明、广受欢迎、方便参与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成为当地的一道靓丽风景。
魔法进基层,点亮孩童“科学梦”
“妈妈,快看!那个宇航员在吹泡泡!”10月15日下午,衡山镇锦绣世家小区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大群家长带着孩子们围坐在广场上,参加“筑梦科技 创想未来”霍山县科学魔法秀进基层巡演活动。
科技志愿服务者表演“宇航员泡泡秀”
“少年儿童的求知欲很强,但在乡村,他们接触到这些的机会比较少,于是我们成立了科技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科学魔法秀’下基层活动。”霍山县科协主席叶磊说。
近年来,霍山县在组织“三下乡”活动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将优质科普资源送到山区和乡村,不断提升全民科学素养。2024年,该县针对乡村少年儿童特殊群体,组织开展“筑梦科技 创想未来”霍山县科学魔法秀进基层巡演。志愿者通过火焰掌、马德堡半球、液氮大爆炸、趣味“变色龙”、魔法泡泡秀、大象牙膏等系列科普活动,将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科学知识以游戏互动、趣味表演的形式生动展示出来,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亲身观察的过程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今年以来,“科学魔法秀”已走进10余个乡镇,巡演30场次,吸引2000多名少年儿童参与,提高了孩子们的科普意识和科学素养。
服务送上门,托起幸福“夕阳红”
“我们对辖区内的老人户进行梳理,为他们建立‘红、蓝、绿’的‘三色’档案,以便提供精准化志愿服务。”衡山镇文盛社区党总支部副书记、“热心人帮帮团”副团长金莹与志愿者经常穿梭在社区里,为老人们提供各种志愿服务。
文盛社区位于该县老城区,老年人占比达21%。近年来,网格员在网格巡查时发现,很多独居或留守老人经常遇到各种繁琐小事,给生活造成困扰。为此,该社区于2023年2月成立了“热心人帮帮团”志愿服务队,对辖区老人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梳理、归类,通过“居民点单-社区线上派单-组织接单”模式,精准解决老龄群体的微需求。
“啄木鸟志愿服务队”为老年人刮痧
近年来,霍山县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牵头作用,组织多支志愿者队伍走进养老院和独居、空巢老人家中,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微服务”;同时,各志愿服务队通过爱心陪伴、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服务,呵护老人们的心理健康。这些助老志愿服务模式,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关爱,也传承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小红专”宣讲,传递霍山“好声音”
“你穿着褴褛的衣裳,点燃燎原的星火,你砸碎无尽的黑暗,高唱胜利的凯歌……”9月14日下午,“理‘响’霍山”艺术化宣讲现场,该县“小红专”宣讲员为大家朗诵《共同的名字》,饱满的热情,铿锵的语言,令观众印象深刻。
今年以来,该县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中小学校选拔一批优秀青年党员、团员和品学兼优的少先队员,成立了“小红专”宣讲团,组建了法制宣讲队、清廉宣讲队、红色宣讲队等多支宣讲队,通过“形式小而精、内容小而优、时段小而活”的宣讲方式,讲党的创新理论、说家乡红色故事、传家乡文明新风。截至目前,该宣讲团已开展各类宣讲活动60余场,受众近10000人次。
为扩大“小红专”宣讲团的影响力,该县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联动机制,打造立体化宣讲传播矩阵。2024年,霍山县开设《我是小红专》电视专栏,组织“小红专”成员围绕红色文化、劳动实践、普法宣教、艺术鉴赏、榜样宣讲、乡村振兴、文旅推介等主题开展宣讲,并通过霍山融媒体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等平台同步播出。活泼的宣讲形式,丰富的宣讲内容,让“小红专”宣讲团大量“圈粉”。
幼有所教、老有所养。霍山县将持续聚焦“一老一小”群体的关切与期盼,统筹各类资源、汇聚各方力量,不断丰富志愿服务实践新形态,让“朝阳”更蓬勃、“夕阳”更绚烂。(李晓旭 刘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