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创业仅5年便打入“最严苛”三星供应链,这家顺企秘诀何在?

2022-04-08 10:49
来源:半月谈网

从一个创业之初只有3个客户、1个产品线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一家打入国际企业供应链、细分电机产品“隐形冠军”的高新技术企业,广东敏卓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敏卓机电”)成为“中国家电制造重镇”顺德北滘一个企业创新发展的样本。

“我不怕被笑话,过去我们去拜访三星的时候,是被人灰溜溜地赶出来的。”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制造业企业,凭借过硬自动化技术及产品品控,曾与一众日韩企业竞争,最终把握住产业机遇,进入了国际电子产品制造“巨头”三星的供应链体系。“现在,公司依托与三星等国际企业的合作,逐步打开海外电机市场。”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邱意想说。

“试一试自己几斤几两”

广东敏卓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邱意想在早些年前,就与电机产品“结缘”。

二十年前,邱意想进入美的工作成为一名“美的人”。在大公司工作的经历,为邱意想创业奠定了基础。“在美的的那段时间,我研发、工艺、制造、物流、采购、生产都干过,最多的时候一年轮了五六次岗位。”邱意想称,这些经历一来培养了自己的抗压能力,二来学习能力也快速提升。

随后,因集团调令,邱意想赴苏州任职。“后来思考了一番,因为家人、朋友人脉都在顺德,所以在苏州工作了一年后,决定离开美的,想着自己回到顺德干一番事业好了。”邱意想说,“我本身是潮汕人,也有一颗从小就想做老板的心,有时候也会想想,想试一试自己有几斤几两,是吧?”

就这样,2017年,邱意想遂“下海”闯荡,接手一家名为远东机电的企业,将其整合成立为敏卓机电,并拿下了昔日旧东家美的的电机订单。

然而创业与风险同在。影响公司的第一个转折点就出现在了2018年。

“当时公司中一个股东退出,公司也结束了与美的的合作。”接踵而来的坏消息,让邱意想深切感受到了危机感、紧迫感。在这一危机之下,公司决定另谋出路,挖掘更多客户。另外,在“开源”的同时,公司开始聚焦研发,投入更多的资源,力争一年新增数个新产品。

第二个转折点出现在了2020年。两年前,因为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美的一供应商出现了无法供货问题,紧急情况之下,美的再次找回了敏卓。“当时,在短时间之内,既要保证品质,又要控制成本、保证交货,当时只有我们能做得到。”邱意想称,正因如此,敏卓再成为“500强”美的的供应商之一。“接单后,我们反应速度快,团队基本通宵生产,三天后开始供货。”

敏卓的电机工厂

放眼全球市场

在公司2018年遇到发展困境之时,邱意想便决定要通过“开源”方式,让企业有更多订单,同时更具市场竞争力。

在这个时候,韩国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三星,成为敏卓主动接触的公司之一。“实际上,敏卓创建的时候,公司已试图与三星沟通和联系。”当时,面对电子“巨头”的三星,敏卓犹如一粒沙,毫无存在感可言。“我不怕被笑话,2017年我们去拜访三星的时候,是被人灰溜溜地赶出来的。”

一个偶然的转机出现了。据邱意想介绍,当时,三星集团总部内唯一的一位中国专家正好回国,邱意想得知后,把握住机会,向其发出真诚邀请,希望他来敏卓走一走、看一看,深入了解公司。最终,邱意想的邀请有了“回响”。

敏卓推进自动化工作

当时,敏卓有一批生产线刚实现自动化,而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条同步电机自动化生产线引起了该名专家的注意。“虽然对比日韩的一些工厂,在硬件上还有差距,但这一名专家认可敏卓对标日韩的生产管理方式,同时也在现场看到了公司生产的反应速度及诸如美的等大客户的服务能力,对我们有了较好的印象。”邱意想称,在这之后,敏卓继续努力争取,三星方最终答应派人审厂。“是我们的真诚与能力,打动了三星。”

从初审、复审再到终审,敏卓最终成为三星的供应商之一,也是近五年来唯一一家电机类进入三星全球一级供应商的企业。

从刚创业时仅有3个客户,到如今的“扎根本土,放眼全球”,敏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国内,敏卓打入了美的等一批大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在国外,依托与三星的合作,敏卓进一步扩展海外订单。

据邱意想透露,除了继续保持传统电机优势,公司已着手布局高端设备电机产品,另外将持续投入进行设备自动化、数字化改造,拥抱产业升级的“大潮”。

邱意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对话

记者:缘何这些年持续扎根北滘?

邱意想:20年来我都选择扎根在北滘,2004年就将户口从老家迁过来。

一是对这座城市有感情,包括这里的风土人情和美食,以及务实的作风都十分吸引我,另外包括北滘人在内的顺德人,都很尊重我们这些“新顺德人”、“新北滘人”,没有任何“虚”的东西。就像过去我啥都没有,去拜访一些老板朋友,对方也一样当你是座上宾,因为他知道,你过来拜访是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尊重人是这座城市一个特别好的特质。

另外就是顺德、北滘的城市营商环境。可以说,当地政府的“牵引力”正在发挥作用,政府服务是真正做到了“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包括这一次公司增资扩产拿地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开启了“绿色通道”,地块摘牌后还成立了专门“临时小组”一对一提供后续服务。

记者:当地产业链对于企业发展来说产生哪些重要作用?

邱意想:北滘作为制造业大镇有很多“天生优势”。一是距离优势。我们与大企业之间距离短,市场反应速度会更快;二是链条优势。例如大宗原材料,周边配套美的的企业,我们也可以用得上;三是人才优势。背靠产业链及产业集群效应,在北滘找一个终端技术应用人才,应该问题不大。

伴随当地正在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未来公司发展肯定也要进入机器人领域,包括做机器人产业配套。我相信在我们的新工厂“落地”后,将引进更多高端人才,做好技术产品内控,一定可以匹配得上未来产业发展的需要。(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子宁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枫)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