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部,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接壤,全县国土总面积523.78平方公里,辖1乡3镇4街道,80个村2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0万人,是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之一、贵州省内唯一的侗族自治县,以流水如玉、青山似屏而得名,素有“黔楚咽喉”“黔东门户”之称,享有“中国箫笛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侗族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黄桃之乡”美誉。
玉屏发展油茶产业历史久远。据《玉屏县志》记载,玉屏油茶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种植面积曾达到25万亩,是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玉屏是周恩来总理1958年亲笔题名的“油茶之乡”,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2007年获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称号,2009年被列为国家油茶发展重点县、贵州省油茶产业化扶贫重点县。2014年,玉屏油茶被原国家质检总局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8年10月26日,在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幼儿园教师在教小朋友们认识油茶。
2021年10月24日,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亚鱼乡亚鱼村村民在整理油茶果。
玉屏油茶经历数百年历史发展,由于树龄老化,挂果率低下,给老百姓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高,挫伤了当地农民发展油茶的积极性,曾一度下降至2006年的12万亩。在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促进油茶产业发展文件的背景下,贵州省、铜仁市以及玉屏侗族自治县也出台系列配套油茶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推动了玉屏油茶产业向好发展。玉屏油茶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2011年1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为玉屏送来了“油茶科技特派员”,也为玉屏油茶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国家民委作为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试点工作联系单位,大连民族大学充分发挥“沟通、协调、指导、推动”作用,全力支持玉屏发展油茶产业。科技创新为玉屏油茶注入了新活力。
玉屏油茶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玉屏先后建立了“贵州省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铜仁市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连民族大学油茶研发中心”“大连民族大学油茶试验基地”“大连民族学院油茶博士工作站”“玉屏侗族自治县油茶产业技术研发实验室”,采取“成片、连线、攻点”的工作措施,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打造、连线规划发展、零星土地栽种,实现了油茶产业面线点互联互通。
为提高油茶基地的土地利用效率,玉屏还在油茶林下套种中药材、生姜、辣椒等,有效提高了油茶成长间隙期的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如今,玉屏油茶不仅有了全产业链发展,还延伸到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来源: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胡攀学编辑:苏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