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中国梦 >> 最新报道 >> 让我们一起携手圆梦 >> 阅读

让我们一起携手圆梦

2013-06-11 08:36 作者:王大玮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gwy
分享到: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遍布在全世界的大城和小村,虽然我们国籍不同,但拥有同样的文化传统”,这是被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称为“全能才子”的九旬老人杜志昌所写歌曲的歌词。他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更是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梦,梦想要实现才有意义,让我们一起携手圆梦”。
  
杜志昌的人生阅历颇具传奇色彩,他被华人社团称为“全能艺术家”。他能治病,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医生;他能作曲,创作了数百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他能写诗,获得过世界“杰出诗人奖”;他还翻译过数本中国诗词集。更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位民间外交家,他曾经为中马两国的建交做出过贡献。
  
出生于1924年的杜志昌可谓名门之后,他的祖父杜南曾担任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时的中文老师。杜志昌说,他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造诣完全得益于其祖父的谆谆教诲。
  
杜志昌祖籍广东顺德,早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系,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医生。杜老说:“我的职业虽是医生,但音乐和艺术早已融进了我的血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凭借自己在音乐上的造诣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杜老从半个世纪前就开始了音乐创作。“我痴迷音乐和文学,有时候达到不能自拔的地步”,“其实,中国的文学作品博大精深,拥有丰富的律动感,作品本身就是一首首音乐佳作。尤其是诗词,无论唐诗宋词还是近代的作品,言简意骇,动感十足,读着他们,旋律便由心而生。”
  
杜志昌说:“我一直认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应该与世人分享。为此,从1980年前后,我就开始将中国经典诗词翻译成英文,并尽可能保留原著的意境,为的就是让世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经杜老翻译的中国诗词作品超过了百首。其中很多都成了马来西亚非华裔了解中国诗词文化的重要工具。
  
对于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提出的中国梦,杜志昌表示,“其实这个梦,我们已做了很久,也为此努力了很久,中国取得的成就和遭受的苦难,牵动的不仅是中国人的心,同样也牵动着我们海外华人的心,因此中国梦也是所有炎黄子孙的梦。”
  
他拿出了一沓手抄本歌曲集,记者随便翻阅,里面记录了老人对中国的关怀:1997年香港回归,他创作了歌曲《香江》;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创作了歌曲《抗震救灾》;同年北京奥运会,他创作了《北京2008》;2009年,新中国建国60周年,他创作了《神州之恋》;2010年上海世博会,他创作了《上海世博2010》,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他创作了《颂》......
  
杜志昌的每次创作,他都会随信寄给中国有关方面,详细解释他创作的意境和演出的重点。2003年,中国文化部在给杜老的回复函中称,“您虽届耄耋之年,仍矢志不渝宣传中华文化,对此我们深表感谢和敬佩”。
    
访问结束时,杜志昌哼唱起了他创作的歌曲《江河水》,歌词大意是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河流与中国的黄河、长江一同汇入大海,象征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他说,河流的尽头都是大海,而人类都拥有同一片海洋。实现中国梦其实也是实现世界梦,中国的繁荣和富强也将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贡献力量。(王大玮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