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中国梦 >> 最新报道 >>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赵云龙的科研 >> 阅读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赵云龙的科研梦

2013-06-18 22:17 作者:俞俭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gwy
分享到:

赵云龙(中)

“在实验研究中,我真的体会了它的神奇与乐趣。”赵云龙说。
  
赵云龙2008年考入武汉理工大学,选了材料学作为专业,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就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材料学看似枯燥乏味,但对赵云龙来说,却充满着无穷的乐趣。在实验室中,不仅要主动去获取知识和信息,还要独立思考、亲身实践。每当发现一个新的材料结构、新的现象与性能,自己会抑制不住快乐,总是期待更多的未知发现。
  
刚进实验室,刷洗烧杯、配置溶剂……每天重复着这些基本功课,虽然看似枯燥,但他乐此不疲,期间也养成系统做好实验记录、细致思考、节约实验材料的好习惯。
  
对于赵云龙来说,做实验的动力,不是为完成老师的任务或是为毕业论文去做实验,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去真正解决问题。本科阶段课程繁重,他仍坚持每天下课后去实验室,通常忙到深夜才回宿舍,周末、节假日的大部分时间也在实验室忙碌。
  
为了加快研究进度,寒暑假时赵云龙连续十几天在实验室,反复进行实验和测试。曾经有一个冷凝回流实验,化学反应需要六七个小时,按常规做法,只需等到第二天直接取实验的反应产物即可。但赵云龙每隔1小时就取一次实验样品,仔细观察样品的变化,将每个实验步骤详细记录下来。正是这样反复调整实验,带来了重要收获:在一次合成异质结构纳米线时,终于得到电化学性能很不错的三维分级异质结构纳米线,这让他的研究有了质的突破。
  
“我能投入科研,主要得益于学校的本科生导师制。”近年来,武汉理工大学实施“名师名导”班主任计划,本科生可以申请一名指导老师,并和导师一起参与科研实验。赵云龙报名加入了武汉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纳米联合实验室麦立强教授课题组。
  
在麦老师带领的团队里,赵云龙体验了一种浓厚的科研氛围。麦老师会定期召集实验室的同学们开展课题组会议,讨论问题、指导实验时,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他一视同仁,这让赵云龙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也让他对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领域有了更强的驱动力。
  
麦立强教授说,赵云龙对科研有着浓厚兴趣,能沉下心来钻在实验室里,有着较高的科研素养,很好的合作精神,乐于承担科研任务,分担难题。
  
在导师麦立强的指导下,赵云龙先后合作刊发SCI论文10余篇,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2011年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今年5月,赵云龙被评为“2012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选择了科研就意味着要在实验室默默耕耘、在茫茫的实验数据和文献资料中苦苦寻觅。同学马丽说,赵云龙一直保持着不断挑战、不断创新的斗志和对科研的专注钻研精神,值得学习。
  
“科研是一种坚持不懈的努力。”赵云龙说,不久,他将赴哈佛大学交流学习,继续追逐自己的科研梦想。(俞俭)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