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政策 >> 品牌 >> 恢复城市肌肤 改变单纯排水 >> 阅读

恢复城市肌肤 改变单纯排水

2014-05-29 11:15 作者:河南 李明亮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常磊
分享到:

河南 李明亮

近些年,每临汛期,从南到北,许多城市在强降雨中年复一年都要出现内涝,“到××来看海”已成为国内城市一大问题。城市遭遇积水内涝,重者夺人生命,轻者毁坏财物、造成交通堵塞,公众苦不堪言。

许多市民认为城市内涝主因为城市排水系统落后,跟不上城市发展造成的,并建议应向西方国家学习,在地下建设大型排水管网,让降雨产迅速排出。但笔者认为,造成城市内涝,城市排水系统滞后是一个直接原因,但并不是主因,主因与我们的注重排水而忽视留水的治水理念有关,城市水泥沥青地越来越多,坑塘也越来越少,降水难以及时渗入地下和就地利用是内涝频发的主因。城市建设初期,下一场雨可能只有30%的雨水形成径流,剩下的都通过植被、土壤渗透涵养了。如今,城市铺设了大量硬质路面,建设了大量“光面”建筑物,可能七八成降水量都汇成径流了,从而致使诸如“百年一遇”之类的灾害频发。

这些教训在发达国家几十年前就已出现,现在他们正在纠正这个巨大错误,告别地面硬化的城市建设模式来减少内涝。目前,发达国家的许多城市开始注重利用雨水资源补充地下水,对雨水的处理方式出现根本性转变,其总体思路是变排水为留水。地下管网已不是国际上现代城市建设的趋势,巴黎100多年前建设大型地下管道,把雨水往城市河流排,现在并不提倡这么做,这是西方国家城市治水思想发生的重大转变。目前在德国,城市透水地面的比例要求最低为60%,理想状态为80%以上,以确保防涝和地下水位不下降。

其实,西方国家这种留水的做法,并不新鲜,我们的老祖先几千年前就是这样做的。中国古人在筑城、造园或建宅时力求留住雨水资源,尽量让雨水能就地渗入地下,进入大自然的循环。在古代中国的村庄、园林、庙宇和皇宫中,透水地面的比例大多保持在80%以上,故宫就是这样。故宫建成500多年了,古代一直没有被水淹的记载。但2011年网友发布了北京大雨导致故宫太和殿广场积水的照片,因为故宫大修,改变了古代地砖的铺法,将过去透水的地面给硬化了,让人痛心。

雨水是甘露,是老天爷普施给大地的津液。我国许多城市水资源短缺,不能光想着把雨水全排走,全排走既不现实,难以根治水淹城市的顽疾,也不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和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当因势利导,通过恢复城市的肌肤功能予以留住,趋利避害。这方面,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变堵为疏、化害为利的宝贵经验,国外也给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做法。

一是地面要吸收雨水。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地面硬化,硬化时尽可能以透水地面代替水泥地面,并力所能及地增加自然地面,使降雨直接渗入地下。易发生积水的广场、停车场、人行道、运动场等都应改造为透水地面,保持地表的渗水功能,实现就地消化吸收雨水,维护地下水资源的自然平衡。二是用绿地调节雨水。将绿地的高度降到低于道路路面,成为下凹式绿地,使绿地成为雨水调蓄渗透塘,充分接纳和消化吸收地表径流。三是要用湖塘存水。要因地制宜,在地势低洼处多建草坪边沟、人工湖,恢复城市原有的坑塘来汇集储存雨水,发挥湖、坑塘的调洪蓄水和生态补水功能,减少和分散暴雨径流量,这样及时补充了地下水,又防止了地面沉降,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