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 访谈 >> 党课,让基层党员更喜闻乐见 >> 阅读

党课,让基层党员更喜闻乐见

2016-12-14 10:43 作者:周楠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蒲江霞
分享到:

党课, 让基层党员更喜闻乐见

——湖南长沙岳麓区党课创新样本观察

当前,各地党课教育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如何创新课堂形式,让党课为基层党员喜闻乐见、积极参与,成为基层党组织必须面对的课题。近日,半月谈记者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采访发现,当地社区党组织在实践中创新了三种类型的党课,党员参与度高,教育效果好。

讲述身边事 教育效果好

一堂党课下来,有泪水,有欢笑,思想得到升华,行动有了榜样。这是一堂什么样的党课?

岳麓区黄泥岭社区党总支四支部第二党小组的一堂党课,成为全区党课教育的先进典型,广受称赞。

其实,这堂党课主题很平实:传承好家风,学习李坤根。党课先用视频讲述了李老的故事。李坤根是四支部的一名普通党员,在前妻去世后,他与现任妻子结婚,不久,妻子因病瘫痪,口不能言,大小便失禁,在病床上一躺就是28年。28年来,李老给妻子按摩、洗尿片、喂饭,带着晒太阳。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妻子对人生渐渐重燃希望,精神越来越好,近年身体奇迹般好转,能自己吃饭了,还能够拄拐走几步。

视频播完,大伙儿放下擦泪水的手绢或纸巾,争相发言。

党员王湘清说,这样的榜样就在身边,百分百真实,百分百可信,让我佩服,让我惭愧,值得我以后一直学习。

“90后”党员邓灿说,这种身边的榜样对我的触动很大。作为青年党员,我一定要学习老党员的优秀品质,把好传统发扬光大。

党员唐希说,古人说见贤思齐,李老不是遥不可及的正面典型,而是我认识的人,跟他比,我能看到现实的差距,也有信心向他学习。

专家点评:

全国党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姚桓:用身边人、身边事来进行党员教育,一是给人亲切感,容易接受;二是标准具体化,让人感到优秀党员标准不是高不可攀的,大家通过努力也能做到。

岳麓区委组织部部长彭利芝:让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这种讲党课的形式直观、形象,能够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人人有话说 个个有收获

网络热点能成为党课主题吗?在西湖街道,答案是肯定的。

“以前确实没想过这么做,现在做了,发现效果很好。”岳麓区工会副主席王莲霞(之前在西湖街道工作)告诉记者。

去年“成都女司机被打”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内容是成都一女司机被一男子开车逼停并当街殴打,多数网民痛斥该男子的行为。不过,舆情很快发生分歧,原因是人们得知这名女司机此前有不文明驾驶行为,导致该男子及家人多次遇险,最终双方发生纠纷。

西湖街道机关党支部第三党小组的党课上,主持人介绍了这一事件后,让党员发言讨论。

气氛前所未有的热烈。王莲霞说,两个小时的党课,过得特别快,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生怕错过表达的机会。

来自街道财政所的党员石锋说,这些年“路怒症”群体不断扩大,我们这些老党员,开车时要做到文明驾驶,与人相处要友善谦虚,要起模范作用,永远不能忘了党员的身份。

来自街道文明办的党员冯霞说,有些人内心没有明确的行为准则,容易冲动行事。作为一名党员,要率先垂范,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使其成为引导党员群众行为的“指挥棒”。

党小组长刘乐平总结认为,以前讲党课,教育大家要讲文明,要率先示范,几句话就带过了,效果一般。这次结合热点讨论,每个人都有话说,都有思考,效果很好。

专家点评:

长沙市委讲师团副主任刘菊娥:一些党课在讲价值观时,容易就理论讲理论,就文明谈文明,呆板枯燥,很难引起共鸣。这种结合舆论热点的党课,新鲜有趣,就具体事例也容易展开讨论,效果更佳。

公安边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吴传桂:这种互动式、讨论式党课,让每一个党员都有参与感,能在讨论中相互促进,思想得以升华。就具体事例讲道理,可以更好地传播正能量。

重温“入党第一天”  以情动人效果好

咸嘉湖街道将党课创新为以情感体验为主线的活动。

咸嘉湖街道党建办主任刘焕鑫介绍说,前不久,通过微信公众号,他们鼓励每个党员以“入党第一天”为主题进行投稿。“不一定非要面对面讲课,才叫党课,通过新媒体与党员互动,让党员在活动中得到教育,我们认为也是一种党课。”刘焕鑫说。

在没有强制性要求的情况下,没想到短短几天,就收到了140多篇来稿。“大家主动投稿,完全发自内心。”刘焕鑫看了以后非常感慨。

党龄30年的唐爱华写道:有一个日子,我永远难忘,它珍藏在我心中,指引着我的工作与生活,那就是1986年4月26日,我入党的那一天……从那日起,我牢记自己的忠诚誓言,并付诸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时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充实自己,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第四天入党的周焕新写道:2008年5月16日,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我站在鲜红的党旗下,眼含激动的泪花,坚定地宣誓……在那个危难的时候,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领导人民抗震救灾,使我更深刻领会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有32年党龄的王庆平写道:入党的梦想实现的那一刻我非常激动,之后我努力学习,勤恳工作,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虽然现在退休了,我决心发挥余热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刘焕鑫总结说,通过引导广大党员回顾入党那一天的场景,回顾入党的心路历程,感受入党时的坚定决心,铭记宣誓时的庄严承诺,进一步增强了内心深处的党章意识和党纪观念。

专家点评:

姚桓:信念不仅包含知识,还包括感情和意志。强化情感体验,是增强信念的重要一环。重温入党那一天这种方式,效果肯定不错。

刘菊娥:将新媒体的互动和感情体验结合起来,形式新颖,传递情感,渗透力强。党员在回忆中,能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还能学习其他党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教育效果良好。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