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全国两会 >> 本网独家 >> 改善民生重在“补短、补缺、补软 >> 阅读

改善民生重在“补短、补缺、补软”

2014-03-13 11:16 作者:何晏 朱国亮 郑明达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lh
分享到: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通市市长张国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中之重是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代表团小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通市市长张国华说,发展进入新阶段,需要更加注重民生建设,在“补短、补缺、补软”上下功夫。

围绕民生建设的相关话题,半月谈记者专访了张国华代表。

半月谈记者:您认为现阶段民生需求有什么新特点?

张国华代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建设、民生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从全国范围来看,总体上较好地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向全面小康迈进,正处于由民生保障向民生改善过渡,并为民生发展奠定基础的阶段。群众的民生需求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这一点我在工作实践中有切身体会。在苏州工作期间,我曾经陪三任省委书记到基层调研,第一次,10年前,群众讲得最多的是收入;第二次,5年前,群众讲得最多的是保障;第三次,3年前,群众反映最多的变成了公共文化需求。

半月谈记者:社会民生建设领域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张国华代表: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社会民生建设领域一些深层次问题确实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是公共产品不够充足。公共产品供给跟不上老百姓的需要,上得起学、能看上病基本解决了,但是“上好学”“看好医生”,包括大病看得起等方面还要下很大功夫。

二是社会发展不够均衡。从国家层面讲,我们必须直面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不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而且城市内部也存在失衡,比如城镇还有一些群众住在棚户区里。不同行业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也存在。

三是既要看到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的事实,又不能忽视人均收入水平偏低的现实。另外,生态环境问题也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半月谈记者: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张国华代表:政府需要更加注重民生建设,在“补短、补缺、补软”上下功夫。“补短”是拉长收入总体上还不高这块短板;“补缺”是补齐公共产品不够丰富的缺口;“补软”是做硬生态环境这一软肋。

收入是群众关注度最高、也是最基本的民生,所以要“补短”,要富民增收;让群众享有更多更好更公平的公共服务,是加强社会民生建设的关键,所以要“补缺”,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生态环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更是民生幸福的核心所在,直接影响群众对全面小康的认可度、满意度,所以要“补软”,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半月谈记者:提到保障和改善民生,很多人的观点是“没钱根本就不行”,您怎样认为?

张国华代表:保障和改善民生,有的方面的确需要投入不少资金,但有的只需要一个政策设计,并不需要太多投入。南通市就在政策、制度的创新上做了积极探索。比如,在富民增收上,有序推进“三集中、三置换”,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制,让更多农民当上股东,享受分红。

在保障制度上,将市区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有序推进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并轨。在医疗服务上,重点开展全科医生培养、“双向转诊”、智慧卫生协同创新等工作,让群众“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

在养老体系建设上,围绕“973”格局,确立政策支持的重点,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97%)、机构养老为支撑(3%)和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养老服务体系。在丰富公共产品供给上,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发动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参与民生工作。

半月谈记者:对于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雾霾,南通有怎么样的探索?

张国华代表:我们以国家生态市和园林城市创建为抓手,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3年行动计划,积极探索产业、城市相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相和谐,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发展路子。一是抓源头,着力构建生态、循环、低碳经济主导的绿色经济体系,制定实施循环经济发展3年行动计划和扶持政策。二是抓保护,制定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推进新一轮“绿色南通”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三是抓治理,开展“铁腕治污”行动,实施重点行业标准化整治、化工园区生态化创建,推进一系列控煤降尘减霾措施。

半月谈记者:您曾经说过,推进民生建设一定要以问题为导向,守住底线,就是要坚决保障基本民生。如何理解?

张国华代表:我国的贫困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社会建设应当率先解决基本民生问题,完善贫困人口长效脱贫机制,健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对象救助等制度,编织一张高覆盖的基本民生安全网。

要突出重点,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解决群众反应最强烈、最关乎百姓福祉的问题上,增加公共服务的有效覆盖面。同时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公共资源有效覆盖面。

汇聚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正能量,也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总之一句话,民生工作不能“放空炮”,必须实打实,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记者 何晏 朱国亮 郑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