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全国两会 >> 各方反应 >> 公务员涨工资,公开标准才能化解 >> 阅读

公务员涨工资,公开标准才能化解争议

2014-03-11 08:30 作者:纪新宇 来源:人民网 编辑:tianye
分享到:

3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何香久对媒体公开表示,将提交提案,建议大幅提高中国公务员的工资,尤其是基层公务员群体的工资。相关报道于2日刊发后,立即引发热议。

凤凰网针对此话题进行网络调查,截至9日中午,赞成公务员涨工资的呼声已呈压倒性优势,逾6成网友赞成公务员工资上调。

然而,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各界的观点却并不统一。说起工资待遇,基层公务员群体叫苦声一片,也有高级公务员认为不适合大幅调整。而在非公务员群体中,更多人将矛头直指向公务员薪酬背后的灰色地带。

为什么要涨:基层公务员称现状不合理

3月3日,红网刊发了《一名基层公务员关于工资待遇的自白》。

文章作者称,公务员的工资真是太低了,并且非常不合理。我参加工作三十年,每月拿到工龄工资三十元(一年一元钱),一元钱连一颗白菜都买不到,这不是寒碜人吗?很多人都说公务员有灰色收入,其实,有灰色收入的只是手握权力的公务员,绝大多数公务员是清贫的。因此,给基层公务员加薪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几天后,新华社刊发了一篇题为《三个公务员的工资帐本》,以三位不同层级单位的公务员代表为例,描述了公务员工资体系的现状。

文章称,从“八项规定”到纠正“四风”,公务员的隐性福利越来越稀薄。作为机关单位,可能唯一保留的福利就算是食堂了,但也不是免费。福利分房没有了,经济适用房遥遥无期,机会渺茫,工作不到10年根本不要想。中秋节没有月饼,端午节也没有粽子。

对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等一系列政策,三名公务员一致认为,这对于公务员群体来说都是减负减压。

到底怎么涨:代表、委员呼吁要涨得科学合理

公务员涨工资的话题得到了大部分代表、委员的赞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交通建设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志军:中国的基层公务员工资比较低,但公务员涨工资的前提是缩减公务员队伍,不增加国家财政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德州市政协副主席马传先:要注意缩小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级别单位之间公务员的待遇差距,比如县乡两级,岗位补贴上应该优于大中城市。

全国人大代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伟才:公务员薪酬应该建立制度规范,正部级干部年薪20多万,还不如一些大企业部门经理,这种薪酬分配很不合理。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教师李光惠:八项规定挤掉了公务员的灰色收入“水分”,由此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而不是吃“大锅饭”,要通过量化考核提高公务员的办事效率。

也许不该涨:公务员不应想发财

几天来,两会代表、委员针对公务员涨工资的话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除了大部分呼吁上调公务员工资的言论外,还有一部分代表、委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全国政协社法委主任孟学农:我工资也是1万多块钱,一年20万。我觉得政府提供的条件,跟履职的能力已经基本适应了,我们应该更努力地去做工作。不赞成大幅度提高公务员的工资,要依法调整,老百姓才能接受。不过,应该鼓励公务员工资向基层和贫困地区倾斜。如果觉得公务员收入不够高,可以“下海”畅游去。

江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春燕:有的人更适合去创业,去当领军人才。当公务员就别想发财,想发财就别想当公务员。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吉林省副主委王欣:公务员队伍里出现的所谓“挤出效应”,政府不再给人那种可以端金饭碗,可以方便延伸你的权力。更多人走向社会,对国家是好事。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高抒:老百姓不相信网上“晒”的公务员工资单,很多时候质疑的并非工资单上的数字,而是依附在公权力上的隐性福利甚至灰色收入。比如,有些机关单位,一顿工作餐只要1块钱。

媒体观点:公务员涨工资 争议源于社会曲解

在有关公务员涨工资的提案公布后,网民的分歧很大,有媒体报道称,上万网友在相关报道后跟贴抗议。

提案的发布者何香久表示,他不怪那些网友。他已经意识到,群众和公务员群体间的对立情绪很严重,公务员必须要改变公众形象。

新华报业网:截止2014年1月底,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88起,处理2986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20人,天天有人“落马”。

社会因为贪污腐败现象而对公务员工资待遇产生曲解。

东方网:公务员队伍中确实有许多良才,他们和很多企业高管相比,收入甚至微不足道。孟学农的建议很好,不妨“下海”畅游。如果你舍不得这份工作,那你就只好将让你留恋的种种因素,都作为“收入”来看待吧。

环球时报:舆论应对公务员实际境遇的变化给予关注,理解他们、尤其是普通基层公务员的难处。

社会不能拒绝给公务员加薪的话题,不能用民粹主义的粗暴态度将这种呼声一棍子打死。解决好公务员的薪酬问题,就是中国现代化过程的一个侧面。

中央态度:开始研究公务员工资上调方案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将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何宪表示,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还处在研究阶段。将尽快研究、建立公务员与企业同类人员工资的调查比较制度。改革应当重点研究解决工资结构、地区差距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兼副局长杨士秋8日表示,解决基层公务员工资上涨问题有着迫切需求。有关部门对此问题一直在做调查和研究。目前,正在调研职级职务并行的试点方案,将来试点方案成型之后,可能会全面推开。

舆情分析:公务员工资上调标准、透明度最重要

为什么公务员工资上调的话题会引发如此多的争议?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核心就是公权力的透明度不高,以致民众无法从中得到足够的判断标准。

如何约束公权力?如何规范公务员工资标准?以上两个问题,其实就是舆论争议的核心。

另一方面,在三公消费禁令等一系列反腐倡廉行动下,除了既得利益者利益受损外,很多基层公务员也受到了影响。

在把权力关到笼子里的过程中,利益的博弈成为矛盾的焦点。

因此,规范公务员收入标准就成为当下最现实的问题。

提高公务员工资的提案之所以遭到网民的反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现行公务员工资体系的不透明。

所谓工资体系,除了工资单上写着的数字之外,还包括一系列根据工龄和各种复杂计算标准得出的福利保障,如分房、车补、餐饮、休假等。

几年前,曾有媒体将一名公务员与一名外企员工的工资体系进行对比。从数字上看,后者远胜前者,但当前者在体制内工作几年后分得一套北京优质地段的房产后,天平彻底倾斜了。

这就是矛盾的根源,如果在上调公务员工资方案的研究过程中,不考虑“体系”的透明度和标准的统一性问题,那么,这个工资怎么调,争议都会依然存在。(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 纪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