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观点 >> 人物 >> 蒋淑华:她将流浪者写进自家户口 >> 阅读

退休职工蒋淑华:愿做流浪者一辈子的“蒋妈妈”

2014-09-30 09:35 作者:杨帆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tianye
分享到:

7月10日,蒋淑华在流浪人救助点整理流浪人信息。

在河北沧州东环街道的外贸小区,居住着一位被沧州市民亲切地称作“蒋妈妈”的58岁退休职工,她就是3年多来热心救助流浪者的蒋淑华。

2011年,已退休9年的她出于自愿建立了流浪人救助站,志愿协助当地民政部门搜救流浪者,并设立了24小时救助热线。3年多来,蒋淑华一共救助了45名流浪者。

非亲非故,将流浪者写进自家户口本

2013年9月9日是蒋淑华和49岁的流浪者苏丽芝相遇的日子。在接到救助热线电话后,蒋淑华找到了衣服破烂、浑身发臭的苏丽芝。

“当时她的头发像羊尾巴,完全剪不动,用三把洗衣粉都揉不出泡沫。”蒋淑华回忆说。

通常,蒋淑华会将搜救到的流浪者先带回救助站,帮助他们梳洗干净,然后联系民政部门,将他们送到福利院生活。

但这次,蒋淑华做了一件让街坊邻居吃惊的事,她决定把智障的苏丽芝领回自己家一起生活。

“她的命真的是太苦了,一个人在外流浪了8年,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我想要给她新的生活。”蒋淑华说。她说苏丽芝能跟人进行交流,只是间歇性地表现不稳定。

2014年4月,经沧州市民政部门批准,蒋淑华将苏丽芝写进了自家户口本。

刚到蒋淑华家的时候,苏丽芝整天瞪着眼,直勾勾地盯着人看,一句话也不说。街坊邻里都很担心,因为苏丽芝犯起病来到处跑,到处闹,不分时候。

蒋淑华每月花钱带苏丽芝去当地的安定医院买药治疗。悉心照料下,现在的苏丽芝已经能够生活自理。

不厌不弃,流浪人就是“我的孩子”

2011年12月23日上午,蒋淑华因心脏不舒服在社区门诊输液。刚输了半瓶,她的手机响了。

蒋淑华接完电话对医生说:“我有急事,先不输了。”

医生给她取下针管,埋怨道:“病这么厉害,你这样去,是你救别人还是让别人救你?”

顶风冒雪,蒋淑华和救助站的同事找到了市民所指的地方。“当时就看到那人直挺挺地躺在路边,身上只盖着个单子。”同事武剑说,“打开单子一看,大家一下子呆了。那人下半身都被大小便泡着,臭气一下子窜出来了。”

武剑和几个人将他慢慢扶起,搬离原地,然后一点一点擦他身上的泥水和屎尿。

“我们同行四人,有两男两女。蒋淑华顾不得男女忌讳,跟男同事一起把他被冻在脚上的裤角和鞋子剪开,擦拭腿脚,给他换上干净棉衣和棉鞋。”当时一起救助的同事白西英说。

蒋淑华扶着他的肩膀说:“宝啊,妈妈给你换衣服来了,快伸直胳膊张开手,不然会被冻死的!”那个流浪人慢慢地张开了手心,捧给蒋淑华看,那里面是一毛钱和一口馒头。

这一幕,让远远围着看热闹的附近街坊都哭了。

余生愿为流浪人操心

2013年的年三十晚上,蒋淑华一家刚包好饺子。6点40分,电话响了,听筒里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蒋大姐,不好意思,大年三十还打扰您。开发区7路站牌下有个流浪人,看着怪可怜的。你若方便,就来看看吧。”

蒋淑华答应下来。她通知了白西英,拿起老伴过年新买的羽绒服,起身就走。

女儿韩笑说:“你好歹吃口饭再去也不迟呀!”蒋淑华说:“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团聚,这流浪人还在马路边儿冻着,我吃得下去吗?”

之后,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开发区某处,蒋淑华和白西英摸着黑找到了流浪汉。

2002年,蒋淑华从当地一家制药厂退休,每月能领到1600元的退休金。对于蒋淑华的救助工作,老伴心里有些不愿意:“为了她的事,退休后我放弃了正常的生活,找了一份电焊的活补贴家用,别人干事挣钱,她干事贴钱。”

同事白西英在当地经营着两家幼儿园,经济条件很好,但她经常放下自己的工作,开着车跟着蒋淑华东奔西跑。作为蒋淑华最得力的帮手,俩人一同支撑着流浪人救助站。

“身边有人不理解,说我们救助的是‘疯子’,出力掏钱白受累,我们也是疯子。”白西英眼里闪着泪花说,“我从心底里佩服蒋大姐,才跟着她干,因为她是带着一颗爱心、一颗热的心在生活。”

因为流浪人救助工作,蒋淑华先后三次获得“沧州好人”称号,并被河北省评为“最美基层党员”。

“我也怕苦、怕脏,能力还有限,但流浪人应该被善待,有新的生活机会。这件事值得去做。”蒋淑华说,“每次接到电话,都觉得像是自己有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就要回家,我愿做流浪人一辈子的‘蒋妈妈’!”(杨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