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观点 >> 人物 >> 张海迪:给自己希望 >> 阅读

张海迪:给自己希望

2011-05-28 07:20 来源:《翻阅日历》 编辑:maoyingying
分享到:

医生曾经断言,张海迪活不过27岁。但如今,张海迪已经55岁了。现代医学延续了她的生命,也延续了“张海迪”。她写小说,画油画,跳芭蕾,拍电视,唱歌,读硕士……

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复苏的年代,也是一个迷茫的年代,“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等一系列原有口号被否定,刚刚从“文革”十年中走出来的青年人迷失了方向。没好好上学,没学好本领,却要面对着升学、就业的困难和挫折,面对改革开放大潮,他们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对于一个未知的未来,人们迫切需求新的精神支柱,需要精神上的依托,或者说需要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比照的学习榜样。就在这个时候,张海迪闯入了公众的视线。在80年代初期,没有谁的名字能比张海迪更深入人心。

2009年6月,昔日全国青年学习的楷模张海迪成功当选为新一任残联主席。在她上任之后,《杨澜访谈录》有幸成为第一个采访她的电视媒体。

一篇稿子成就一个偶像

张海迪5岁那年患上了脊髓病,胸以下部位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张海迪就在家自学,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她又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张海迪奋斗到26岁,才从默默无闻变成世人皆知。1981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报道了“残疾姑娘玲玲”身残志坚的事迹,姑娘坚韧的斗志像火一样迅速点燃了人们久违的激情。玲玲就是张海迪。

报道的作者宋熙文是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1981年11月,宋熙文在参加引黄入津的仪式时偶然听到了张海迪的故事,他觉得“这个姑娘很有意思”,于是亲赴聊城把张海迪的故事写下来发回了单位。

宋熙文没想到稿件竟一炮而红,相继成为《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的头条。看了报纸、听了广播以后,张海迪所在地区的共青团组织、妇联没想到“身边还有个这样的人物”,争先请张海迪参加座谈会,大家惊奇地发现这个被病魔纠缠的女孩竟有如此大的感染力:每一个听到张海迪故事的青年都备受鼓舞。

整个1982年,张海迪的故事不停见报,当地共青团的报纸、妇联的报纸、工会的报纸都一股脑地宣传张海迪,接着就是山东省里的一些机关报、大众报、省电台,进而是全国性的《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人民日报》……到1983年的五四青年节,中央决定表彰、开展向张海迪学习的活动。至此,原来连县广播站都没报道过的张海迪一下成了全国青年学习的榜样人物。

迷茫的青年从张海迪身上看到了激情、勇气和力量,他们争相将张海迪列为自己的榜样,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向张海迪学习”的旋风:无数的信件像雪片一样从全国各地飞到海迪的手中,甚至有的人不知道海迪的通信地址,只要在信封上写上“张海迪”三个字,信件也能如期送到张海迪的家里。张海迪每天收到的信,需要用麻袋装起来,然后一麻袋一麻袋地送到单位、送到家里。

活着很难,我每天都想放弃

“那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能活到今天”,在自己的文章里,张海迪多次这样写道。因为医生曾经断言,张海迪活不过27岁。

有人说,死不难,活着才难。但是,活着是一种本能的努力,为了活着,张海迪给自己当医生。那是15岁,在随父母下放的农村,她生了褥疮,自己晚上对着镜子,点着小油灯,把自己身上溃烂的肉剪掉———直到现在,她最怕听的就是剪刀的声音。

一个人的坚强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身体的病痛让张海迪总是背着父母,偷偷地哭,甚至声嘶力竭。痛得实在忍耐不住时,她把自己的头发一绺一绺地拽下来,靠着撕扯头发,消解痛苦。

17岁时,张海迪随父母回城,找工作时,她四处碰壁,备受歧视。那年冬天,张海迪在轮椅上挤在县劳动局门口等待招工。“叔叔,给我个工作吧。”“那么多好胳膊好腿的人还没工作哩……”“1年多的时间里,我四处报名,在招工单位的门口一待就是半天。我真想能为社会做点事,可就是没有一个单位要我。在别人眼里,我是一个废人。”张海迪说,她想到了自杀。

1974年7月14日,趁父母出差,她写好遗书,然后吃了30片冬眠灵,又给自己打了6支冬眠灵。当然,张海迪没有死,昏迷前的一声呼救,让邻居救了她。

有人说张海迪昏迷之前的呼救是因为想起了保尔的名言,而张海迪自己说,不想死的原因“就是一个没有勾完的给妈妈的茶杯垫,就是一幅没有画完的画儿,就是父亲口中带着牛奶糖香气的大烟斗。”

多年以后,当鲁豫问起张海迪为何没放弃?张海迪说:“没有放弃是,每天都想放弃,但是每天又把它拾起来。”

活下来的张海迪最终成了全国人民的精神领袖,学习的榜样。在成为全国范围的先进模范之后,工作、房子、学位纷纷向张海迪涌来。“每天收到的信,都是用麻袋来装的。一麻袋一麻袋地送到我的单位和家里,而在我家,也总有成批成批的人要见我,多则上百,少则几个人,每天都去。”张海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出名后她的人生似乎每天都不得安宁。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986年,“作为作家,是应该在幕后工作的,而不是在前台。”张海迪说,“我个人觉得我应该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所以她选择回归写作,远离人们的关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