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适合演内心丰富的戏
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陈数和林志玲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成名都在30岁。成名晚也好,无须在花旦堆里一一排队。陈数一出道就出演《日出》,直接出落为独一无二的青衣。由此,也才成就了她在中国邮票上留下的“永远的陈白露”。
都夸陈数美,她却不甘做花瓶。她更愿意动脑子演戏。“从表演的门外走到门内,就是要弄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比如,导演让我走三步,这么一个简单动作,我会想,走这三步是为了什么。我搜寻各项依据来支撑这个‘三步’。只有这样,表演才不空洞。”
所以,陈数适合演内心丰富的戏,因为爱琢磨。
演《暗算》中的黄依依的时候,有一场戏是在数学研究所,数学家黄依依头上扎着白手绢,夹着教学文件夹,像小公主一样,远远走来。陈数反复琢磨,性格骄傲的黄依依那走过来的姿态,定是有些“趾高气扬”的,她清纯,带着一点自怜自赏,高尘出世,没错,就是个跳芭蕾的女孩,但又不能演成黄依依在跳芭蕾。如此一想,角色的味道就全出来了。
《倾城之恋》中演白流苏,角色本身“内敛”,为了让形象立体,陈数加了许多细节,不显山露水,但没有它就像菜里没加盐。摸旗袍领扣,往耳后别头发……全是看似不经意又美得让人心动的动作,像古典舞里的形体表达,却又那么舒服自然。其中的度如何拿捏,只有陈数心里知道。
到演《铁梨花》时,陈数的造型足有十多种,但唯独没有旗袍。都说陈数是中国穿旗袍最有味道的女人,自然会有人建议她在剧中穿旗袍,但陈数坚决反对。在她看来,《铁梨花》不是海派风格的故事,跟旗袍戏不是同一质感。铁梨花不是白流苏、方艳芸、黄依依,不是大家闺秀,优雅少妇。她是个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西北女子,身为盗墓贼的女儿,不甘做姨太太,流落江湖,经常灰头土脸邋里邋遢,最后成为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有人说陈数爱角色胜于爱自己,她不惜“自毁形象”,成功地脱掉了“旗袍女人”的标签,演绎出一个内心粗犷刚硬的女人的坚韧人生。
亲历:等错到第一百次就正确了
陈数的艺术生涯并不始于演戏。小时候,她喜欢的是跳舞,“就像饿了想吃饭一样,有那个欲望。”然而,这一份热爱却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那些放学回家偷偷跳舞的日子一直让陈数难以忘怀。作业写完了,她悄悄关上门,打开录音机,站到镜子前翩翩起舞。
如果不是那天家里来了客人,陈数一番即兴舞蹈,大概爸爸还是认识不到跳舞已经进入女儿的生命里了。没有音乐,没有节拍,她却身体轻盈,舞线流畅,节奏分明。在场的人都很吃惊,爸爸心里也暗暗喝彩,女儿竟然真的是个跳舞的料啊。他鼓励女儿去报考在全国仅招12人的北京舞蹈学院附中。
1988年,11岁的陈数顺利考取,从湖北到北京,生平第一次,陈数离开家乡和亲人,独自在外闯荡。
只要能跳舞,孤独和艰辛算得了什么呢?小小年纪,却从不曾被娇生惯养,独自在外,她过早地表现出了独立的个性。除了上文化课,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跳舞上。每天五六个小时的练功课在别人是辛苦,是“超过生理极限”的苦,在陈数,那是她全部的渴望。下了练功课,她晚上还要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去上“课外课”。她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每一个动作都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练习,直练到倒在地上再也跳不起来。第二天,一切归零,再接着练。
陈数在东方歌舞团做了七年的专业舞蹈演员。那时,她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在荧屏上风光无限。那是1998年,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陈数参演了音乐剧《音乐之声》,21岁的陈数突然发现在舞蹈之外有更奇妙的所在,她就这样爱上了表演。
在上了九个月的补习班之后,她以高出将近200分的优异成绩,顺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最后一届干部专修班。
“喜欢表演”和“会表演”有着天遥地远的距离,虽然进了表演系,陈数依然是全班为数不多的“白丁”之一。
有一次,老师让大家用形体语言表达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意境。陈数非常认真地琢磨,一句一句用舞蹈展现出来。没想到,老师并不认可,表演毕竟不同于舞蹈,“这是典型的舞蹈思维方式”。这对一向优秀的陈数是个沉重的否定,她难过极了,一遍又一遍地跟自己说:忘记从前的骄傲,从你到学校当学生的那一刻开始,之前的积累几乎完全没有任何作用,全部成为一张废纸。既然学这个专业了,那就要学好,学得专业,否则你为什么要来这里上学呢?错一两次没关系,等错到第一百次你自然就正确了。
之后,陈数倍加留意,周围的同学表演时,她仔细观察体悟,终于明白,舞台表演和舞蹈是两种概念,舞台表演要求的是把一首诗的意境表达出来,而不是动作分解。
第一学期,陈数全班第三,第二学期就成了全班第一。她彻底摒弃了十几年的舞蹈思维方式,找到了舞台表演规律。毕业时,陈数顺利通过中戏老院长徐晓钟的面试,还被指定主演老院长的收山之作《突出重围》。
在那一刻,她觉得,舞蹈要练习七八年才能上台呢,相比之下,演戏似乎并不那么艰难。
一定要过正常人的生活
大多数艺人都喜欢隐婚隐恋,无论出于何种需要,这都不会是陈数的选择。在她看来,公开恋情是对对方的尊重。“我的家庭观念非常传统,从来没有叛逆过。我要过正常人的生活,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庭、丈夫和孩子。每个人从小到大都为工作付出了很多努力,所以成家之后,我会减少拍戏,一定不过那种只有工作没有生活的日子。”
屏幕上的陈数迷倒众生,看见陈数,他们会喊黄依依、白流苏、铁梨花,他们喜欢的是她饰演的角色。还有一种仰慕者,功成名就,对女演员、女明星的职业心存诸多幻想,认为她们不凡。陈数从不觉得这些人喜欢的是她本人。她选择的那个人,几乎不看电视剧,在认识陈数之前,也没看过她的戏,甚至连张照片都没见过,他就是钢琴王子赵胤胤。
2008年夏天,二人开始交往。赵胤胤很绅士,而且很坦诚,一开始他就对陈数说:“我不会对你隐瞒缺点,因为我是抱着和你过一辈子的想法和你交往的”。
坊间流传着赵胤胤一个朋友对他们关系的评价。赵胤胤说,他恋爱了,对方是个演员。朋友答曰:“不靠谱。”赵胤胤说,女演员是陈数。朋友立刻点头:“你们俩在一起,那是非常、非常、非常的靠谱。”
赵胤胤很小学钢琴,十几岁出国留学;陈数从小学跳舞,十几岁去舞蹈学校过集体生活。差不多的成长经历,让俩人有很多共同语言。赵胤胤外表严肃,却藏着一颗浪漫的心。对心爱的女友陈数,他更是花尽心思。有一次,美国的一个剧团在广州演出音乐剧《音乐之声》。对钢琴家赵胤胤来说,找几张票是多么轻而易举的事啊,然而,他了解陈数的过往,正是因为《音乐之声》陈数才走上了表演的道路,这个音乐会意义非凡。赵胤胤花了将近2000元买来两张最好的票,陪陈数一起去看。那熟悉的音乐和剧情,一下子让陈数回想起当年。她百感交集,偶尔用余光看他,他正看着她……陈数理解了这份用心。
2009年底,由赵胤胤发起的“绝对领先”音乐汇在上海隆重开演。观众、亲友和各路媒体纷纷到场。演出当中,陈数朗诵女诗人舒婷的爱情诗《致橡树》,赵胤胤钢琴伴奏。悠扬的旋律和绵绵的情意交融在一起,台下无不赞叹,多好的一对儿!谢幕时,赵胤胤邀请陈数上台,他激动致辞:“2009年对我来说是个非常好的年份,不但在事业上得到金钥匙,生活上也收获很多,陈数答应了我的求婚!”台下掌声久久回荡……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