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告别博士“通胀”

2019-03-21 09:45
来源:半月谈网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赵琬微

农历年刚过,还没适应辛苦上班的人们有了笑料:一位演员的学术造假问题。起因是这位演员在网络社交媒体晒出自己的北京大学博士后录取通知书。然而,在网络直播回答粉丝提问的时候,他却脱口而出“知网是什么东西”?

不知“知网”为何物的博士后,果然有问题!有关部门调查一周后,不仅北京大学对他做出退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处理,就连他的博士学位也被授予方北京电影学院取消了,连带着他的导师失去了博导资格。事情发展到这里,围观群众纷纷拍手叫好,感到好不痛快。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11年的博士研究生数据显示, 博士研究生未正常毕业率为59.82%。换句话说,超过一半的博士因为达不到毕业要求,不能如期毕业。对于辛苦耕耘在学术生产线上,好不容易才拿到学位的博士来说,此演员这种学历造假行为,无异于生产假币,寒了天下正经学子的心。往深里看,此事不仅暴露出一些学校在学术把关上存在严重纰漏,还是对当下社会心态的一种映射:有没有知识水平不要紧,有学历有文凭就可以了。

10余年前,有明星想读北大社会学系的在职硕士时,曾引起议论纷纷,令她望而却步。一些体育明星入名校读书也会引起社会的侧目。当时就有学者提出,一些主要靠个人天赋、无法有效积累和传授知识的行当,不应设研究生学位。比如影视表演、戏剧表演、相声小品等。“并非轻视这些行当,而是其中的成功者很大程度上仰赖天分,而研究生教育对这类人才成长基本没什么实际助益。”

相比之下,那个时候硕士、博士研究生数量比现在少很多,社会上对学历的“纯洁性”看得更重。如今,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人们对于高学历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更多的是从“追求学问”的人,成为“有学历”的人,对于真才实学的要求放松了很多。即便是那些已经正经博士毕业的人,毕业以后,还在思考学术问题的也是少数,丢下知识积累走到生活实践中是大多数。

如同许多人调侃那般,“自己人生的知识巅峰就在高考前夕”。对许多博士来说,学术研究热情的巅峰,也只在自己论文答辩前夕吧。除了以生产和传播知识为业的大学老师、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等,博士学位对于个人最大价值也许只剩一纸文凭。这个文凭,是对此前若干年辛勤付出的肯定,是求职的敲门砖与砝码,而不再是知识代言人的象征。

当前,不少家庭依然倾其所有,尽量敦促孩子追求高学历,却很少过问孩子在研究思考什么问题,甚至连研究什么领域也不清楚。所以,今天一些人口口声声说重视教育,倒不如说重视学历。

20世纪60年代,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写过一本名为《让学历见鬼去吧》的畅销书,斥责了日本当时流行以文凭作为选人用人标准的做法,并烧掉了公司人员的档案。70年代,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则用社会学的视角,在《文凭社会》这本书中,分析了文凭的通货膨胀对于社会资源的浪费。他在此书2018再版序言中写道:“理论上,这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明清两朝时那样,学子们不停地参加科举考试,一直到三四十岁。”

“1940年之前,美国高中文凭还相对罕见。现在高中学位在找工作时几乎一文不值,大学入学率在年轻人中超过60%,学士学位也面临如同高中学位一样的命运。”他写道,对于每一个攻读学位的个体来说,最好的回应就是获得更多的教育。但他并不认为更多的教育能够带来更平等的机会,而是相反拉大了家庭之间的差距。

也许,我们不必如他们一般对文凭通胀悲观,但至少应该从对学历的崇拜中走出来。前不久,苏州一所小学因拥有194位博士家长而受到新闻追捧。媒体采访得知,小学位于全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里面有高校、研究所,因此人才济济,博士者众。这个学校开设了一个“博士爸爸工作站”,邀请家长来为孩子们授课,外出参观实验室等,把科普知识从高学历的光环中解放出来。可惜,这条新闻依旧有“博士崇拜”之嫌——一个厨师爸爸、动物园管理员爸爸、水电工爸爸,一样可以为孩子们带来新奇的视野。

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是文凭能完全概括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支撑少年在绝境中生存的,是年幼时与老虎打交道的教训,与父母兄弟之间的分歧与思考。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引领主人翁不断前进的,是丰富的社会阅历与残酷的社会现实。而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尚未拿到“毕业证”的叛逆少年,在自学成才与家国情怀的激励下,也一步步成了拯救世界的英雄。

在我们的文化土壤中,对孩子的想法并没有那么尊重。他们作为未来世界的主宰者,对教育有真正的发言权。有科幻作家预测,未来世界不再需要“社会的螺丝钉”,因为AI机器人会取代“螺丝钉”。未来世界需要的是有探索精神、有充沛情感、具有审美能力的人。而这些能力,将大大超越一纸文凭的“含金量”。

希望有一天,能有更巧妙的方法去考察一个人的真才实学、行动力和感受力。企业招聘员工时,有更完善的筛选方案,而不以学校出身、文凭高低选拔人才;人们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可以激发自我潜能、塑造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目标。

毕竟,当“学霸”人设、“博士”演员渐成大众娱乐的一种调侃时,恰恰证明了它已经没那么重要。

“博士”,该告别了。

责任编辑:刘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