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路怒症”,说来说去,赞同“以暴制暴”的居然不少,只能说,当下人们脾气真大,耐心真差,你惹我,好,死磕!
但是,这种死磕有价值吗?
一
若干年前的一个除夕,笔者还在上海当记者,听说某远郊发生疑似禽流感。笔者赶过去时,方圆几里农村的鸡全都给逮起来了,装在蛇皮袋里,正等车过来,集中运到焚化场烧掉。就在此时,笔者看到了极其震惊的一幕:某个蛇皮袋顶端破了个巴掌大的洞,两只公鸡探出头颈来,不知为什么,开始你一口我一口地互啄起来。
在除夕当天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这两只鸡打得很投入。也许被抓进蛇皮袋之前,它们正在死磕呢——因为食物?因为地盘?因为母鸡?或者,没有什么原因,纯粹因为无聊。正打得起劲时,被双双擒获,在翅膀与脚都被捆住,困于一个逼仄空间时,找到机会,继续死磕,浑然不知即将灰飞烟灭。
当时笔者站在一旁,内心悲凉,哀其不幸,怒其爱争。当时想,它俩为什么这么愚蠢呢?为什么只懂互掐,却不知道奋力从洞口挣出来,拼命逃出生天呢?笔者甚至走上前去,用鞋子隔开两只怒发冲冠的鸡头。它俩愣了一下,但是鞋子一移开,立刻继续死磕。
此前,笔者因为除夕被派活,心中不爽,此刻,有些恍惚,并开始对人与人之间的争斗,有了一些哲学的思考。若干年后,笔者读刘慈欣的《三体》,其中外星文明“三体人”对地球人有一句表达蔑视之心的名言:“你们是虫子”。读到此处,掩卷叹息,又想起除夕那两只不知大限将至仍然凶狠互啄的公鸡。或许,科技水平远远高于地球人的三体人,他们看地球人莫名其妙却孜孜不倦的死磕时,就像一个读了点书的人类,看着两只生命倒计时了还在打架的鸡一样吧。
二
其实人类对这种人与人之间死磕的无聊与无趣,早就有清醒的认识,倡导“与人为善”“求同存异”“各让一步,海阔天空”,各种宗教,也无不是在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人之道”,以及人与自己心灵的关系——“修身养性”。
“冲动是魔鬼,发怒是祸水”——大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为什么很多时候,偏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呢?怒火的燃点,往往极低,而且一旦燃起,就很难扑灭,恨不能把对方和自己,都烧成灰烬才罢。显然,这跟读书多少无关,前不久有篇文章很流行,说的是“培养了很多有知识的野蛮人”,很精辟——这还不是简单的“智商”与“情商”之别。
归根结底,遭遇意外时的情绪调节能力很重要。人们总是希望未来按自己愿望那般徐徐铺开,总是愿意相信自己愿意发生或出现的好事情,一旦事与愿违,意外发生,往往手足无措,满心沉重,继而怒火中烧,不少人,最终选择死磕到底。
香港作家黄易创作过《寻秦记》《大唐双龙传》等大量杂糅武侠、玄幻、历史、穿越、哲学等于一体的通俗作品,宏大精深,神奇壮丽,想象力惊人,但他写人遭遇意外时,却颇为程式化,酷爱用“X躯一颤”,诸如“雄躯一颤”“娇躯一颤”,多是描写魁梧雄壮的男主角与美貌矫健的女主角,当然,还有“老躯一颤”“病躯一颤”、“胖躯一颤”“肥躯一颤”……总而言之,每个人,不管是男是女,是胖是瘦,老人还是病人,都会碰到意外,打个哆嗦,哆嗦之后,选择各不相同,有的选择死磕,大打出手,有的压下怒气,转身就走。
能够压下怒气,是一种很深的涵养。赵丹主演的电影《林则徐》中,有一个重要的道具:挂在钦差大臣林则徐书房墙上的一幅字,上书“制怒”二字。这不是后人虚构,史载,林则徐从小聪慧过人,但脾气之大,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堪称“愤怒才子”。其父林宾日亲笔写下“制怒”二字,悬于林则徐书房之上,为其取名“则徐”,也是克暴制怒之意。为官之后,林则徐亲自书写“制怒”二字牌匾挂在厅堂,作为座右铭,用以时时警策自己。
林则徐
电影《林则徐》中,广东海关监督豫坤和洋人勾结破坏禁烟,林则徐知道后怒不可遏,把茶碗摔破。当他一抬头,“制怒”二字映入眼帘,顿时沉住气。翌日,他一脸平静地接待豫坤,经过巧妙周旋,终让豫坤乖乖地交出了修建虎门炮台的银两。这就是制怒的意志力——他深知,除了给小人制造借口,发怒其实无用。
三
林则徐与当时大清著名的“怒汉”左宗棠,有过一段交往的佳话。1845年,被“遣戍新疆”充军的林则徐,获皇帝重新起用,在回乡途经长沙时,他点名要见左宗棠。后者很是激动,上船拜访时,居然一脚踏空掉到湘江里,所幸当时水浅,带着两裤子水见到了自己的偶像。
这个细节可见左宗棠的性格。《清史稿》称,“宗棠有霸才”,其实他是一个十足“霸蛮”的湖南人。左宗棠进士考试三次落榜,仅有举人功名,但他一点儿也不自卑,在给湖南巡抚骆秉章当幕友也就是俗称做师爷的时候,湖南永州镇总兵樊燮来访,对骆秉章叩拜行礼,对左宗棠只是客气地点点头打个招呼。想想也是,樊燮是正儿八经的朝廷二品武官,上面又有很硬的背景,身为高级军官,为何要对一个小举人那般客气?
左宗棠
左宗棠怒了,他虽然当时只是幕友,却主持着湖南军政大局,时人已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语,偏偏碰到樊燮这个傲慢的武夫。两人当场吵起来了,左宗棠逼问樊燮为何不给自己跪下请安,樊燮则回敬说你一个小举人,算老几?于是左宗棠发出了著名的怒吼:“王八蛋,滚出去!”
正史野史对这一段颇多描述,说左宗棠除了开口骂之外,还动了手,扇耳光,抬腿就踹,有说踹中了,有说没踹中。反正,樊燮被严重羞辱了。他气疯了,咽不下这口气——咱堂堂军中高干,怎能被一个政府临时工如此欺负?死磕!于是找到自己的靠山哭诉,这靠山也震惊于左宗棠的巨大脾气,于是添油加醋向当时的咸丰皇帝上了一个折子,给左宗棠戴上了一顶“劣幕”的帽子,说他把持湖南,为非作歹。咸丰帝大怒,在奏章上批道:“湖南为劣幕把持,可恼可恨,着细加查明,若果有不法情事,可就地正法。”
这是左宗棠出道以来遭遇的最大一次危机:逞口舌之快,招杀身之祸。幸亏他也有不少靠山和朋友,折腾半天,才替他消除了这场劫难。但樊燮的死磕还在继续:他回乡后,在先人牌位旁边写下“王八蛋滚出去”六个字之木牌,名为“洗辱牌”。并聘请名师教导其两子,要求两子超越只有举人功名的左宗棠,为父报复,且命令两子有所成就前须身穿女装,以作激励:“考秀才进学,脱外女服;中举人,脱内女服;中进士,焚洗辱牌,告先人以无罪。”后樊次子樊增祥高中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进士,才焚烧洗辱牌以告慰当时已作古的樊燮——这是多么深的恨啊。
此事过后,左宗棠还是很任性,一直到老年,仍然有跟人死磕之举。66岁的时候,他挟收复新疆之威,凯旋进京任职,面见皇帝时,被小太监挡住索要红包。左宗棠坚决不给,小太监坚决不让进。于是左宗棠“跺脚骂殿”,扭头就走——跟我死磕?看你能坚持多久!结果太监慌了:这是皇帝要见的人哪。不要钱了,道歉,才把左大帅恳求回来。
四
左宗棠性格刚直,锋芒毕露,擅长死磕,得罪了很多人,跟同时代的“完人”曾国藩,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左宗棠能够名留青史,不是因为他一生中屡屡与人死磕,而是与命运死磕。
年青时代,左宗棠考场屡屡失利,按当时情形来说,他已经失去了做大事的机会。但他不相信,他索性不读八股,转型钻研地理和农学,他深知当时国家大势,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与人物。这是他与个人的命运死磕。暮年时候,新疆被强敌所占,而权臣李鸿章迫不及待抛出“放弃新疆,专务海防”主张,笼络了一大批人,党同伐异,舆论汹汹,新疆眼看不保,左宗棠愤而写就《西征表》,力陈新疆不能丢的原因,并自陈自己坚持收复新疆,并非出自私心,而是为了国家。他是跟国家的命运在死磕。
最终,他力挽狂澜,并以六旬高龄,抬棺出征,势如破竹,收复全疆。
他明白哪些值得死磕,1882年,身任两江总督的左宗棠去上海,要进租界,洋人让他领“照会证”。左宗棠大怒,就是不领,洋人不让进。他狂怒,命令亲兵,子弹上膛,大刀开路,洋人敢挡,格杀勿论。洋人不敢再死磕,恭恭敬敬了。
左宗棠的死磕脾气,在处理与郭嵩焘的关系时,体现得淋漓尽致。两人是儿时好友,后来又结成儿女亲家。郭嵩焘对左宗棠有知遇之恩,在“王八蛋滚出去”事件中,他对左宗棠更有救命之恩。但后来两人闹翻了,原因是左宗棠经常公开批评郭嵩焘,尤其是收复新疆战争中,郭嵩焘中了英国人的离间计,左宗棠怒不可遏,当众批郭嵩焘被英国人利用,忘了国家利益,“不知羞耻”。郭嵩焘决定绝交,此生不再相见。
左宗棠逝世前三年,他主动上门找郭嵩焘和好,对方闭门不见,左宗棠急了,说:我们都是快要死的人了,难道还要把过节带到下辈子去吗?郭嵩焘这才开门,但仍然没啥好脸色。左宗棠很坦然,公大于私,法大于情,他知道自己为什么死磕,为什么让步。
五
“宿命论”是中外哲学与文学的一个母题,例如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为了摆脱弑父娶母的命运,历经坎坷,不断抗争,最终却仍然逃脱不了宿命。在中外典籍中,都可以找到这样以光辉形象出现的“人”,最终仍然不得不屈从于神谕给他设定好的命运。
正因为如此,与命运死磕的人,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著名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之所以著名,正是因为与命运死磕的价值。刘慈欣有个短篇科幻小说《乡村教师》,贫寒的乡村教师李宝库在社会的磨难、生活的阻力、无穷无尽的且无法颠覆的绝望之下,已灯枯油干,他在生命最后时刻,让学校仅有的四个学生背下了力学三大定律。在他生命消逝的同时,数百光年外,一场持续两万多年、涉及整个银河的战争结束了,获胜的碳基联邦为了防止敌人硅基帝国死灰复燃,决定以制造横跨数百光年的恒星空白地带来囚禁对手,这也代表着归属这些恒星的行星以及行星上的生命的灭亡,唯一能逃过这场绝对毁灭的方法,就是被发现的生命是否已经具备足够的文明水平并加以证明。四个学生,被选为碳基联邦文明等级测试的询问样本。
在小说中,与命运死磕的乡村教师,最终拯救了地球文明,以及整个太阳系——他临终前刚刚让学生们背下来的力学定律,最终避免了碳基联邦的除星行动。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很渺小,但人同时又很伟大——这取决于短暂的生命,用于同类之间的死磕还是为了整个同类的命运而死磕。黄易著有一部堪称汉语版“星球大战”的小说《封神记》,站在宇宙的广度,跨越亿万年,书中“战神”上参无念说过这样一段话:“由最卑微的到最超卓的生物,他们有一个共同处,就是追求变化和成长,寻觅超越自己的可能性。只要生命予以他们这个机会,没有生物肯白白错过,不论后果是如何负担不起。”
狂怒地死磕看似不可改变的命运,还是狂怒地冲下车去死磕一个在自己面前任性变道的司机?价值,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