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知识才是“稀缺资源”

2018-10-10 10:49
来源:半月谈网

人到中年,什么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终极考验?

不用哈姆雷特式辩证地自问,看看自己的日常和周围社交圈的日常就好。除了聊工作、聊八卦,每天聊得最多的,在各类饭局中最不会让人尬聊的莫过于——聊娃。

“要不要买房”很容易就聊到了“要不要买学区房”,“要不要投资”聊着聊着就成了“在娃身上投资了多少”,房子、票子、孩子这“新三座大山”,孩子必定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有娃的中年人士,孩子已经成为他们的“交友准绳”“晴雨表”与“KPI新规”。

你我三观不合没关系,只要彼此认同“把娃带好是硬道理”,便有了美美与共的基础。

身份标签不同没关系,养娃过程中同样的焦虑和痛点,可以拉近彼此心与心的距离。

社交圈层不同没关系,一旦打开教育的话匣子,立马可从“点赞之交”切换为“八拜之交”一般的深度切磋模式。

如果你要夸一位中年人士事业有成、家庭和睦,不如夸他的孩子学业有成,情商、智商“双商”俱高来得直接,后者更能直击心灵,让中年人士感受到自身价值得到了莫大肯定。

最近一次出差,采访一位民营企业家,谈到经济不好、需求不足,他好不容易PK掉对手拿到新订单,历经艰辛后的喜悦不言而喻,但在随后闲聊中他坦言:这种喜悦比不上女儿又拿到一次高分、年级排名上升,让他感觉心里更“美”。

有种说法是,中年人士优秀不优秀,主要看娃——中年人士自己优秀不算优秀,光娃优秀也不是真的优秀,自己和娃双双优秀才是人生赢家。中年人士不甘人后,能拼能搏,但更担心自己的孩子占有的资源不够,他们拼财力、拼智商,拼关系、拼人脉,甚至拼厨艺、拼口才……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年人士的“社交鄙视链”几乎约等于“教育鄙视链”。

要不要送孩子去学奥数?要不要找名师补补课?要不要送孩子出国留学?要不要拼一拼尖子班?要不要择校、择班、择师、择同桌位……“要不要”的前提是有没有能力做到。不当父母,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一个孩子未来会怎么样?这种对现实困难的量化,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考量,父母们恐惧与焦虑的心态在K12教育(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过程中,一直如影随形,如“军备竞赛”般日渐激烈。

所幸,这种竞赛显示中国的阶层还处于流动状态,但“起跑线”优势最终会固定在通过努力无法达到的地步,如家庭出身、财富、社会资本,最终固化阶层,抑制阶层流动,这需要引起警惕。

英国有部纪录片《56UP》,用56年来跟踪记录14个不同阶层孩子的人生轨迹,呈现了英国社会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在中国,也做了相似的一部纪录片,叫《出·路》,导演郑琼跟踪拍摄了农村女孩、小镇青年、国际大都市里的少女各自不同的10年人生,让我们看到三个不同环境里生活的孩子,读书是如何影响命运的:

在山村女孩身上,我们看到了封闭、绝望、失去自我;

在小镇青年身上,我们看到了努力、拼搏、负重前行;

在都市女孩身上,我们看到了个性、潇洒、无拘无束。

知识能不能改变命运,前提是教育公平。比“起跑线”更重要的是,有没有“起跑”的机会和资格。比此前网文爆款《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更让人唏嘘的是,我奋斗了18年还在原地不动。

从我的家庭来看,我父亲上大学的时候,班上大约90%的同学(包括他本人)都是农村孩子。而我上大学的时候,班上大概有一半左右的同学是农村孩子。等我的孩子上大学的时候,班上的同学都是来自哪个社会阶层?

知识,似乎越来越在分配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正如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中指出,世界正在快速进入知识社会,生产要素不再是资本、自然资源或一般的劳动力,知识将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

这一点在中国愈发明显。改革开放40年,工业化大踏步式地发展,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收入提高带来的消费升级。而随着收入的进一步攀升,我们对于过往传统制造业生产的产品需求增长在逐步放慢,对人力资本密集服务业的需求开始上升,名医、良师难求,经验丰富的技师、培训师难觅。越是一线城市,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供求矛盾越是突出。知识含量不足的工作岗位,与知识含量高的岗位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非常容易得到,知识的跨界融合产生了更多的知识,呈现出一种爆炸的态势。个体的知识边界变得空前渺小——已学远比未知要少。于是,越是要求上进的人越会产生严重的知识焦虑。一些少数知识的拥有者若能爬上“塔尖”,就会获得赢家通吃般的特权。随着知识指数级膨胀,极小的知识差异也可以造成很大的回报差异,起到了离心机的作用。

于是乎,教育在这个时代显得无比重要。道理很简单,你拥有的知识(技能)越多,你的优势越突出。在中国,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以人口为基础的劳动力红利正在转向以知识为基础的人力资本。

中国人重视教育,是中国在未来能继续保持大国地位的基础与优势,但这些优势并不能保证未来的创新创业不会出现偏向或是“泡沫”。眼下,比特币、区块链、共享经济、移动互联网项目……大量人才、资金涌入这些行业、项目,有多少是关乎技术创新本身,而不是将泡沫越吹越大,急于击鼓传花?

浮躁的泡沫,让人无法沉心于一隅,专心做事。不仅是个人,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也不再专注于实业,通过兼并、收购、投资,买一些他们不熟悉或一知半解的业务,推出一些让人看不懂、不看好的新产品、新发明。

身处这样的时代,让一部分利益受损群体惶恐,他们对技术进步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强,希望有人能挺身而出,减少赢家通吃的“魔咒”;也有一部分人愿意踩着先烈们的尸骨前行,在废墟中侥幸等待着崛起的机会。

无论是保护主义,还是投机主义,都不是知识经济时代解决之道的正解。与其约束技术进步和竞争,不如加以鼓励,让所有人都意识到知识社会的到来,敢于迎接竞争并为之努力。缓解知识焦虑的方法,就是专注于某一个领域,把学习的能力增强起来。相较于认知能力,拥有知识数量的多与少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这些知识所传达出来的认知逻辑。把一门知识吃透了,认知能力自然而然地就会升级。

说回到教育,亦是如此。一言以蔽之——知识就是力量,这真的不是一句口号!

责任编辑:刘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