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以文化建设夯实乡村治理思想基础

2020-06-07 16:29
来源:央广网

安徽泗县县委立足全县乡村实际,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让乡村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会通,夯实了全县乡村治理的思想基础。2019年底,泗县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屏山镇徐贺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引领乡风文明

泗县县委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构建贴近全县乡村话语体系,组织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9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8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开展“举旗帜﹒送理论”活动1500多场次。“今后谁家再有个大事小情,也要提倡移风易俗,讲求个婚事新办、丧事新办,大伙看咋样?”在泗县大杨乡小丁村农民夜校课堂上,村里老党员代表丁敬芝走上讲台为前来学习的村民引领乡风文明。在泗县,新时代农民夜校会聚了大批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村两委干部和村里的乡贤“五老”人员,他们走上夜校讲堂,通过各种灵活宣讲,把实施乡村振兴村民们应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都给说道透了。去年以来,全县共举办乡村道德讲堂600多场次,讲故事、诵经典、读家书、谈感悟、送吉祥,让乡贤和村民自己走上讲堂,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倡导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全面提高村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 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组织全县60多名乡土文化人才,开设家国文化系列讲座,在喜闻乐见中不断提升群众思想觉悟,坚定群众文化自信,增强群众文化自觉,全力构建村民的精神家园。乡村党组织发挥村民主体作用,让广大农民在文化家园的建设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我和我的祖国”“祖国,我想对您说”“我是护旗手”等快闪、H5、MV作品拍摄活动,以不同形式组织全县干群欢度“我们的节日”,线上线下共燃爱国热情,不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乡村居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滋养乡风民情

去年以来,泗县县委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组织非遗传承人、新老乡贤、文化骨干和乡村文化志愿者,充分发掘乡村传统文化的底蕴、精神和价值,“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建成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泗州戏文化馆,修缮戚夫人庙、山西会馆、文庙大成殿,发挥其在凝聚人心、引导村民、淳化民风中的作用,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引领。县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中华传统文化滋养泗县乡风民情,先后组织170多名乡村文化志愿者收集整理乡规民约、族谱家训等道德资源,建成16个家风馆,整理出尤氏、卢氏、高氏等12个家族家训,深入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教育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重构民俗文化、宗族文化、乡贤文化、家规家训等乡村文化的纽带作用。泗县还充分发掘和保护乡村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全县建设80多个农耕展览馆、山芋文化馆、村史馆、好人馆、乡贤馆,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激活乡土文化资源,展现了原汁原味的乡土传统文化、民风民情,重塑乡村文化生态,着力构建广泛认同的运河文化、泗州戏文化、楚汉文化、文庙大成殿文化等文化标识和名片,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县文旅局充分发挥村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两室一场”的平台作用,组织100多个文艺队伍,推动“一乡一村一品”、“一社区一小区一特色”文化活动开展,让乡村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以农村、农民、农业为主线,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推动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治理的道德滋养。(尉成辉)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