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百名记者百村行丨马入田:“玛汝!甜!”

2020-06-02 18:40
来源:红湘西客户端

记者 岳跃强

马入田是一个村庄的名字。泸溪县白羊溪乡一个普通的苗族村落。

5月中旬至下旬,因为“脱贫攻坚·百名记者百村行”的机缘,记者蹲点这个村,发现了这个村庄平凡中的不凡。

这个村庄,可以用三句歌词来解读。

第一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5月18日,记者从吉首出发,车子一直在北纬28度左右行走。越往前,山越高,树越多,空气越清新。大约一个小时,便到了村里。

马入田村平均海拔500多米,被绿色包裹着。据《泸溪地名志》记载,宋朝一位相公骑马路过此地,马蹄陷入田中,故名马入田。

马入田村:山顶上的绿色家园。航拍:记者陈昊

这个村子小。2个村民小组,239户934人,其中建档立卡户47户179人。2014年,马入田村人均年收入为2300元。

小归小,村里的“麻烦事儿”,不比其它村里少。

其中一个“怪”现象就是,村里曾经三年没有支部书记。2014年至2016年,要么因病,要么因私,村支书位置空缺。村里的党员呢,一共26名,平均年龄65岁,最大的90岁。没了“主心骨”,村里一度涣散。懒散的,上访的,不一而足。

杨石磊和陈军来了之后,“拐点”开始出现。杨石磊是马入田村新任支书,“隔壁”麻溪村人,今年35岁,长得一张“娃娃脸”,让人一见就直呼“好年轻”。陈军是泸溪县民政局驻马入田村扶贫干部,任支部第一书记,退伍军人,今年30岁,曾被评为泸溪县“最美扶贫人”。俩人在村里,奏起了“走心大合唱”。

序曲,村务财务公开。村里有哪些项目,如何实施,村集体有哪些收入,用在哪里,都通过“四议两公开”,让村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以前,村民纠结的点在于不公开透明,现在呢,一切都在阳光下,优亲厚友不见了,说闲话的人,到一边去了。

主歌,用心用情帮扶。57岁的粟某患有精神残疾,不愿去办理相关手续,杨石磊“连哄带骗”,开车送他去县城白沙,为他办理了二类低保。61岁的粟云家一直未婚,是个五保户,平时觉得低人一等,为了鸡皮蒜毛的小事都会上访。陈军经常为他送米送油,与他拉家常,帮他做工夫。后来,粟云家成了村里的水管员,干活比谁都认真负责,每次抽水,他要从山脚跑到山顶,来回跑3次,每次3公里。“我是村里的一员,就要对村里负责!”粟云家内心充满了动力。

马入田村:山顶上的绿色家园。航拍:记者陈昊

高潮,满意度提升了。修建新的村部大楼,让村支两委和扶贫工作队员“脱了一层皮”。上门入户做思想工作是“家常便饭”,日晒雨淋在工地干活是“理所当然”。半年的坚持,换来了“果实”——投资230万元的新村部楼,设施齐全,红旗招展,成了村民们心中的“家”。2019年,马入田村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元。上级检查组到马入田村检查脱贫攻坚成效,村民们都咧开嘴说“满意”。检查组的同志也咧开嘴,说马入田村“最让人满意”。

白羊溪乡党委书记谭鹏为“满意”作了一个注脚,他说:“实干,才能让共产党人像一粒种子,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第二句:绿水青山带笑颜

马入田村曾经辉煌过。

老人们一提起这种“辉煌”,就会说起“树太多太密了,抬头望不到天”,或者是“这里有座老屋,100多年了”之类。这里的树,现在也多也密,森林覆盖率在90%左右。这里的百年老屋,建于清末,有天井有匾额,成了村里人的荣耀谈资。至于这里的水,村里人都说“从河里舀上来就可以喝”。

还有一件让人自豪的事儿,这里曾经是省委副书记的扶贫联系点。1996年至1999年,省移民开发局到马入田村扶贫,大力发展椪柑,让马入田村一度辉煌。在老村部门口,有一块“感恩碑”,记载了这一事实。

泸溪县民政局副局长包雨民分管扶贫,是个扶贫“村里通”。马入田村的来历,他最精准,马入田村的历史,他很清楚。说起椪柑的事,包雨民意味深长地告诉记者,椪柑已完成历史使命,“该创新了”。

机会来了!当泸溪县副县长向湖南来到马入田村调研产业发展、提出种植春香时,村主任粟红心动了,行动了。

今年29岁的粟红,也是个退伍军人,在长沙做警卫时,因病致残。他的眉毛粗黑,眼神坚定,骨子里透出使不完的劲。回到家乡后,粟红当选为村主任,与人一起成立了宏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了村里的产业发展带头人。

有人戏说杨石磊、陈军和粟红,“三个人加起来不到100岁”,却干了“百年难遇的事儿”。

这件事儿,就是大种春香。

春香又名黄金贡柚、象山青,别名“丑柑”,是从日本引进的桔柚品种。今年4月,向湖南一提出种春香,粟红第二天就行动了!

进入春香基地,记者仿佛进入了绿色庄园。整个马入田村,绿色是画布,春香是图案,一层层,一叠叠,次第分布,浑然一体。近处一看,尺余高的春香苗已在发芽抽枝,努力向上。原来的椪柑树,已然在前几年的冰冻中死去,草丛中的树兜上,长出了菌子。

粟红说,村里规划春香面积为1000亩,已经整地400亩,植苗200亩。每亩能种植春香60株,3年之后可挂果,5年之后能盛产。

在红土地上建设湘西最大的春香种植基地。航拍:记者陈昊

粟红算了一笔账:每株能收50公斤春香果,每公斤可卖到20元,也就是说,每株春香能卖到1000元,每亩可卖到6万元,1000亩年产值会达到6000万元。

“合作社与全村所有建档立卡户47户179人建立了利益联结。群众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收入和分红,真正富起来!”粟红指着远处的春香基地满怀信心地说,“这实实在在是一个富民产业,既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还能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马入田村要锐意创新,重振雄风,打造湘西春香第一村!”白羊溪乡乡长谭永攀语气铿锵。

绿水青山带笑颜。让人迷醉的老树、老房,绿水、青山,以及正在兴起的产业,让马入田村的人“做梦都是笑的”。

第三句:幸福像花儿一样

马入田村有不少奇异之处。

其中一奇,百年老树会“生崽”。在一株百年板栗树的“腹中”,竟然长出了一株桂花树。至于为什么桂花树能长在其中,围观的人猜测,可能是飞鸟衔来种子,也可能是人栽的。大家戏说,因为“传承有方”,这棵树必成“网红”。

另外一奇,一名教师一所学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马入田村的教学点,也是“传承有方”。村里1名教师,6名学生。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分为二年级和学前班,采取复式教学法。老师叫杨秀碧,51岁,先后坚守在白羊溪乡的云上村、报木坨村、马王溪村、老寨坪村和马入田村,已经在村小教了31年书。书,是一种陪伴,也是一种粮食。杨秀碧说他不会调到城里去,这些孩子需要他。

杨秀碧和他的学生们

“好心情镀满七彩阳光,甜甜的笑从心底到脸上,一瓣一瓣喷射着芬芳,幸福就像花儿一样......”音乐课上,杨秀碧会教孩子们唱这首歌。

还有一奇,就是老人长寿。据陈军统计,马入田村共有239户934人,其中80岁以上老人54名,90岁以上老人9名,是个名副其实的“长寿村”。

茶余饭后,村里的老人们在树荫下,三五成群,或坐或蹲,围成一圈,画出打三棋盘,几根树枝,几颗石子,几盘输赢,几个看客,便在时光流逝里享受着快乐。

马入田为什么能成为长寿村?村民们很自豪地说:“我们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

符翠哥今年91岁了,腰板挺得很直,说话思路清晰。她说自己每天坚持挖地、种菜,生活都能自理。

她对长寿秘诀的解读,加了一个“好”。“如今党的政策好,我们的日子玛汝(苗语,好的意思)!甜!”符翠哥笑声爽朗。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