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汇聚志愿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2020-06-02 18:29
来源:半月谈网

汇聚志愿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杨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马郢计划”探析

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要活动方式,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发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是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载体。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杨庙镇马郢社区开展“马郢计划”志愿服务项目,在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汇聚了乡村发展人才力量,激发了乡村“造血”能力,增强了乡村凝聚力和村民认同感,繁荣了乡村文化,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为农民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好路子。“马郢计划”志愿服务项目先后获得合肥市志愿服务工作十大优秀创新案例、安徽省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全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优秀创新案例。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马郢注入发展新动能

马郢社区位于合肥市长丰县杨庙镇境内,距离合肥市约40公里,2014年,马郢被列为安徽省省级重点贫困村,全村418户1778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0户133人。与全国大多数贫困村一样,马郢面临着基础设施匮乏、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村空心化、劳动力缺失、村民内生动力不足等困境。

2015年,为了改变马郢贫穷落后的面貌,马郢社区和驻村扶贫工作队联合志愿者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发起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主要任务的“马郢计划”志愿服务项目。随着项目开展实施,这个原本落后的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马郢社区实现村出列、户全部脱贫。2014年,马郢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收入仅2160元,社区集体收入仅2.15万元,到了2019年,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达14211元,社区集体收入达26.3万元,预计2020年社区集体收入可超60万元。

1.汇聚人才力量 激活城乡资源要素流动

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资本、技术等各种要素的流入与聚集。其中,人才缺乏是乡村振兴突出的掣肘因素。“马郢计划”以志愿服务架起城乡之间桥梁,为乡村汇聚了人才,激活城乡间资源要素流动。

2014年11月,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选派干部钟宇,来到马郢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钟宇与社区“两委”干部一起对马郢进行充分调研后,提出并实施“马郢计划”,该计划以志愿服务为精神内核,分为“助学”“助农”“助村”三个子计划,旨在通过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架桥,实现城乡资源互换共享,以实现让乡村更美好,让村民更富裕的目标。

在马郢的发展过程中,由钟宇带领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全身心地投入到扶贫工作中,用好政府政策,带动“马郢计划”制定、实施,充分发挥了其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的“领头雁”作用。

“马郢计划”为农村引入了志愿人才资源。目前马郢吸纳了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志愿者进入乡村振兴的志愿队伍,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与从业经历,为马郢注入了强有力的人才资源,带动了资本与技术要素的流入,在文化传播、产业发展等多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马郢志愿者服务中心现有在册志愿者256名,其中长期支教志愿者112名,规划设计志愿者6名,品牌营销推广志愿者8名,乡村活动志愿者21名,民俗文化志愿者9名。这其中,除了外来志愿者外,还有马郢本地居民。他们在“马郢计划”的带动下,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增加了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当地村民孙涛因病肢体残疾,2014年被评议为贫困户。“马郢计划”开展后,孙涛不仅成立了禽类养殖合作社,带动周边贫困户脱贫增收,还加入了马郢志愿者队伍,成为了本地志愿者负责人。孙涛说:“我虽然是个残疾人,但不是废人。尽自己绵薄之力为家乡发展做贡献也让我的个人价值得到体现。”

随着“马郢计划”一步步开展,马郢社区的人居环境、自然生态以及乡村产业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民收入和就业机会明显增加。一部分原先在外地打工的马郢村民看到家乡变化,决定返乡创业、就业。

马郢社区拥有12个自然村,总面积6640亩,全村现有456户,1801人。曾经的马郢一度空心化现象严重,最少时仅有约500名常住人口,大量村民选择外出就业。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人口大量回流,目前,马郢社区常住人口已达1100名左右。

各级部门、企业等各类社会力量也积极加入到马郢志愿服务和帮扶工作中来,利用自身的资源及优势帮扶马郢,送资金、送技术、送项目、送人才,推动各类资源要素汇聚乡村,为马郢实现乡村振兴增添发展动能。

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每年提供马郢10万元帮扶资金,并与杨庙镇党委共建乡村振兴点,帮助马郢社区设计旅游线路、指导大型文化活动等;安徽驿达龙门寺服务区“红马甲”志愿服务队主动与马郢志愿服务项目对接,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上门托底收购贫困家庭农产品,为创客提供技术帮扶,为马郢提供5万元资金帮扶;安徽省剧协与杨庙镇就“马郢剧场”品牌塑造达成共识,协助推动马郢户外剧场融“采风+体验+训练+排练”等多位一体化建设……

2.融合多种艺术元素 创新乡村文化建设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助力马郢乡村文化发展是“马郢计划”志愿服务项目的重点内容。“马郢计划”开展了社团支教、乡村儿童文创市集,乡村儿童摄影展、朗读者、小剧场、村晚等一系列活动,将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打造健康的乡村文化载体和平台,激发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

马郢社区还为小朋友开设了戏曲社团、舞蹈社团,为成年人开设了高跷队、广场舞蹈队,带动村民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加入不同的文化组织,参与感受丰富的文化活动,共建乡土文化。

文化的蓬勃发展为马郢增添了乡村魅力。“中华颂”全国小品小戏公益行、中国曲艺牡丹奖名家进社区、庐剧交响音乐会、巢湖民歌交响音乐会等大型文化演出纷纷走进马郢,在丰富乡村文化的同时,让“马郢”名片得以传播。

借助来自高校志愿者的力量,“马郢计划”将艺术设计与农村生产生活相融合,激发村民建设村庄、参与艺术创造的热情。来自安大艺术学院的师生志愿者深入马郢的田间地头,推动乡村修复、花艺村落建设,来自合肥师范学院的志愿者用陶瓷艺术活化乡村空间,艺术介入让马郢的角角落落绽放乡村之美,为乡村旅游发展打下基础。

3.结合自身产业优势 带动关联产业发展

志愿服务带动了马郢乡村文化的繁荣,更为马郢聚集了人气。在这些有利条件下,马郢社区将乡村旅游作为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通过把村庄、田野和乡村生活作为乡村旅游的主打产品,让农户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角。全力打造文旅融合的研学旅游品牌,将农家乐、采摘节、玩摸秋等乡村文化气息十足的主题节目,融入马郢旅游的品牌宣传中,将儿童助学、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融合为一体。

短短五年间,马郢从零游客发展到累计接待游客20万人次,2019年全年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马郢社区先后获得安徽省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安徽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称号,并入选《皖美乡村》二十条精选乡村旅游线路与安徽十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马郢将自然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带动了餐饮住宿、农产品加工、文化等关联产业发展。

2014年之前,马郢社区主要以种植水稻和小麦等传统农业经济作物为主。如今,马郢社区已形成千亩乡村产业园,汇聚乡村创客26家,包括现代绿色生态农业8家,乡村生活体验点9家,农家乐4家,文创体验点3处、民宿2家,总产值1430万元,共吸纳200余名村民参与创业及就业,带动增收近420万元。其中37户贫困户通过创办农家乐、务工、销售农产品、入股分红等方式增收近100万元。

马郢社区设立了乡创学堂,搭建创客交流和学习平台,引入高校和社会志愿者力量,在产品包装设计、产品宣传等方面为创客赋能。社区还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搭建马郢社区运营和管理平台,将全体村民纳入到入股分红体系,激发了村民爱家乡同创业的内生动力。2019年马郢乡旅合作社进行了第一次分红,拿出近4万元红利为社区60岁以上老人购买了意外保险,让村民尝到了乡村发展的红利。

近年来,马郢社区规划并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着力基础设施与景观建设,营造田园社区,挖掘乡村文化,打造旅游产品,目前项目已近完工。

杨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伟华表示:“以前对乡村发展规划很迷茫,如今随着‘马郢计划’一步步开展,大家对下一步该干什么、如何去干更加明确,脑中能看到马郢以后的模样,乡村未来图景更加明晰了!”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马郢经验

1.党建引领 政府、村民、志愿者多方力量良性互动

“马郢计划”志愿服务组织始终坚持党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保障和服务功能,通过政府搭台,志愿服务助力,村民积极参与的方式,发挥多方联动优势,保障了计划的顺利实施,推动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在当地发展意愿的基础上,各级政府连续多年为“马郢计划”给予旅游扶贫资金、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资金等支持,助力乡村发展。政府的积极推动在志愿服务工作上产生了不容忽视的牵引力,一方面为乡村留住了志愿人才,另一方面也激发了更多企业、个人、社会团体参与“马郢计划”,进一步撬动社会资源,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蓬勃发展。一部分志愿者还从志愿者身份转化为志愿者与创客的双重身份,进一步为马郢发展贡献力量。

在多方力量的带动下,村民的内生动力被激活,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同时,村民的参与热情又推动了“马郢计划”的实施,增加了志愿者的积极性。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认为,地方发展计划开展的成功与否与地方政策、地方政府贯彻政策目标的意志和推行力度、地方居民的积极参与热情等因素密不可分,马郢充分把握住以上因素并使之产生良性互动,取得了实际成效,具有一定的榜样带动作用。

2.扎根群众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感化群众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要延伸到哪里。马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深深扎根群众,在服务群众中,引导群众、凝聚群众。

钟宇将“马郢计划”称作“在乡村里长出来的计划”。“马郢计划”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根据马郢实际情况,慢慢摸索出来的,切合当地群众需求的乡村发展计划。

在马郢服务的志愿者们常常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家中,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掌握群众需求,对群众提供实打实的志愿服务。许多志愿者频繁走访马郢,被马郢村民亲切地当做“本地人”。

“马郢计划”初始就确立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理念。2015年起,在钟宇同志的联络和组织下,超过100名志愿者到马郢社区为当地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和留守儿童开展理论宣讲、卫生健康、文化文艺、移风易俗、扶贫帮困、科技科普等活动,在为群众送去喜闻乐见文艺演出的同时,带去各种群众需要的手工文创、教育辅导、农耕体验等活动,用心温暖孩子,用情带动群众,把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融合在一起,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打造文化活动品牌 提升马郢地区影响力

以“马郢计划”为名,马郢运用品牌力量积极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建设,在为志愿计划聚集人气的同时,也为马郢迅速提升了影响力。

2016年初,“马郢计划”正式启动之际,“马郢计划”微信公众号上线运营,对“马郢计划”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动态更新。通过互联网强大的传播能力,“马郢计划”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熟悉。联合媒体宣传、朋友圈扩散、本地网络红人带动的力量,“马郢计划”招募来了更多志愿者,同时也为马郢吸引了更多的游客。马郢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落后小乡村,以“网红”速度扬名,成为乡村旅游热土。

马郢还积极打造文化活动品牌与农产品地域品牌,提升本地影响力。目前,马郢之声朗读者、丰收喜乐会、村晚等形成了较有影响力的乡村文化品牌,“读蔬”“壹畦趣”等形成了知名绿色农产品品牌。马郢采用“互联网+”手段,通过电商平台、社群拼团等方式为本地农产品打开销路,增加品牌知名度。

4.成立志愿者学院 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

为了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提升文明实践的服务力,马郢在搭建志愿平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019年12月,“马郢计划”志愿者学院成立。该学院以助力志愿者成长,赋能志愿服务组织为目标,为志愿者和有意愿成为志愿者的人士提供体验式实践课程,架起志愿者、乡村以及志愿服务需求三者之间的桥梁,为志愿服务提供一个更加规范、专业的平台,推动志愿服务实现常态化开展。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有关思考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乡村“造血”,在马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基于马郢的探索和实践,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在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有重要意义。各地要积极发挥志愿服务作用,为乡村引入短缺的资源要素,带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要立足群众需求,把志愿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让村民在支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增强自豪感与凝聚力,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形式。志愿服务队伍往往素质高、专业强,是优秀的基层服务人才和基层治理的重要辅助力量。新时代文明实践扎根群众、引导群众,有助于推动村民自治。各地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同时,可积极探索多元共治的乡村治理新方式,提升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政府通过打造一批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力量。但需注意,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时,各地志愿服务活动要因地制宜,有选择性、针对性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不可一刀切,要充分尊重群众和当地实际情况。

最后,要想保证志愿活动的常态化开展,还需深入推进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要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如志愿服务项目定制化、志愿服务纳入信用管理、志愿管理数据化等。

王云飞表示,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还离不开法律的支持,要以法律规范志愿服务运行,使得志愿服务沿着良性发展轨道前行。(经济分析师 阮步影)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