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上村村:为新农村建设埋下“未来种子”

2020-12-17 17:18
来源:半月谈网

上村村是河源市源城区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贫困村之一。2020年,上村村党支部书记罗日康与深圳大鹏新区派驻源城区埔前镇上村村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黄旭军谋划开办了乡村讲习所,根据乡村特点,采取覆盖广泛、机动灵活的小阵地微宣讲方式,依托四个村小组的村民文化站,直接将课堂开设在村民家门口。扶心扶志、扶能扶智,才能拔掉穷根。通过对村民的教育培训和本土人才的培养,上村村为未来新农村建设不断蓄能。

河源市源城区上村村风貌。

村里的大学生实践队

2020年以来,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部分贫困村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暑期实习岗位。上村村在暑假期间成立了一支20多人的返乡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队,成为乡村振兴大军中最具活力的方阵。

上村村大一学生梁嘉玲是实践二队的队长。在开始这项工作之前,他们组织开会并做了一套系统的工作安排。实践队主要任务是给村里四个小组的孩子们授课。这对于没有教学经验的他们是一项很大的挑战。实践队先根据起初分配的小组进行讲习,然后将所有人员安排到各自擅长的课程。经过一个暑假,孩子们的素质与文化素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不会随意讲粗口,并且还学会了弟子规,国家手语操等内容。“这项工作我们还在继续向前走,但在这短短的半个多月的讲课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孩子们的变化,也学到了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经验与实践。相信在以后的努力中,孩子们的文化素养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我们也将共同迎来上村村的美好未来。”

在暑期实践结束的时候,上上村举办了“五村青年写作和摄影培训班”征文比赛,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视角,讲述了贫困村的巨大变化。正如上村村应届毕业生张滢所说:上村村的未来由我们继续书写,祖国的发展也由我们撰笔,现在的扶贫者砥砺前行为共同富裕之路做基石,未来的我们可为中流砥柱。让上村村的村民们体会生活的美好!

此次实践活动激发了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和青年爱国爱家的情怀,激励更多的大学生立志回乡创业、当村干部,为家乡人民摆脱贫困代际传递,实现长效脱贫和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扶志”机制

上村村党支部书记罗日康说,近年来上村村的硬件设施逐渐齐全完善,乡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在这一轮精准帮扶中,该村对致贫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村民文化教育水平偏低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乡村教育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家庭之间,主要的差距在思想观念上,很多贫困户家庭成员思想落后,思路不清:面对志愿者志愿为村庄打扫卫生时,部分贫困户甚至以为这是理所应当;面对援助过的村庄和企业,连句感谢话问候语都没有。

在驻村第一书记黄旭军看来,助急助难而不应养贫心。大学生实践队的成员都是村民的子女,借由他们传播文明理念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改造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杜绝“输血式”扶贫,是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上村村将扶贫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产业扶持、技能培训、岗位设置、脱贫鼓励等方面,增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使“要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

驻村工作队聚焦上村村就业需求,以本村产业——美食手工坊为引领,邀请有创业志向的村民参与,目前已经陆续开办了三期“美食手工坊创业技能培训”活动。专业技能厨师手把手教授技能,曾经因学致贫的村民陈珍就是培训班的一员,以往家里的活计只有丈夫一肩挑起。如今她掌握了这门手艺,一家人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就更足了。

发展“红色+绿色”产业

扶志扶智工作激发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主动性积极性。作为省定贫困村、革命老区村,上村村确立了发展“红色文化+革命教育+生态旅游”的工作思路,打造以罗焕荣故居、红色文化广场为主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村民了解到村里筹建资金紧张的情况后,主动提出无偿献出土地建设广场,主动拆除自家围墙给工程车让道。如今,上村村集体收入大大增加,村民能够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经营。

与此同时,上村村通过发展集农产品种植销售、农家乐、特色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现代综合休闲农场,实施“爱心蛋”帮扶工程。通过合作社的统一管理、年底分红,并联系企事业单位、个人、电商等多种销售方式,上村村的养鸡产业链条已基本形成。

责任编辑:赵晨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