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昆山周庄景色。丁海秀摄(影像中国)
江苏昆山地处吴淞江畔,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这里河网纵横交错,人们世世代代枕水而居。水韵悠悠的天然禀赋,涵养了这里人包容、开放、重情重义、具有韧劲的性格。
昆山人历来对水怀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水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滋养了源远流长的风俗文化。如“百戏之祖”昆曲被称为“水磨调”,它的发源地就在昆山;周庄古镇是大名鼎鼎的水乡;锦溪古镇被称为“民间博物馆之乡”……从这些古镇的名称和当地的文化现象中不难看出,水是这里的生命源泉、文化根脉。
昆山的美既有大自然的眷顾,也与昆山的发展理念有着密切关系。这几年,昆山人整治畅通了110多条河道,改造美化堤防岸线50公里,打造森林公园、亭林公园、大渔湖公园,扩展中环快速路生态廊道等公共海绵空间,让整座城市变得更加整洁、更加美丽,让老百姓享受着梦幻般的宜居环境。
在城市建设规划布局中,昆山人将乡村振兴纳入城市建设这个“大盘子”里,坚持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整体推进。建设过程中,没有大拆大建,而是保证在耕地不减、农田不废、古镇保护、村庄原貌的基础上,把城市发展延伸到乡村里,把乡村振兴融入城市中。
昆山城西北隅有一座公园,始建于1906年,起初叫马鞍山公园。1936年为纪念家乡名人顾炎武,改名为亭林公园。城市建设,土地为宝。亭林公园占地850余亩,当时在征求市民意见时,也有一种意见,认为昆山人口不多,没必要留这么大的公园,公园的占地可拿出一部分来,建设成城市功能区。但这个意见被否定了。大家认为,这座公园承载着昆山人的乡愁,也是昆山近代历史的见证,城市建设必须尊重历史、敬畏历史。即便是城市规模小点,也应当为老百姓提供舒适的宜居环境,给他们的休闲娱乐留足空间。最后,亭林公园不但没有缩小规模,市里还专门拿出一大笔资金给公园进行提档升级。如今的亭林公园四周流水环绕,山川相映,亭阁古朴优雅,花木四季如春。除了秀丽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外,还有人称“玉峰三宝”的昆石、琼花、并蒂莲相映生辉,被园林专家们评价为“江南园林甲天下,二分春色在玉峰”。亭林公园成为昆山人茶余饭后流连忘返的地方。
近年来,昆山在扩展城市空间上想出了奇招,积极推动“城市公园”向“公园城市”转变,使城市建设和改造中触不到的街头巷角、盲点、断点得到改善,变身为街区亮点。昆山人对居民身边的公共空间进行重新布局,以满足不同身份、年龄居民对小区、街道以及公共空间的功能需求。同时,充分挖掘场地历史文化底蕴,将文化记忆融入空间建设,建成了160多个高品质公园绿地和小微空间,让那些沉睡的公共空间重新焕发了生命力,让绿色发展成为昆山现代化建设的靓丽底色。这些小微空间有温度、有颜值、有内涵,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昆小薇”。
在昆山,不光是公园建设,在古镇建设、乡村改造等方面也是如此。昆山境内的周庄、锦溪、千灯等古镇,被赋予了昆山人创业的时代精神,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处处都是“小桥流水在我家,韵味江南醉似梦,碧绿山水在其中,婉约雅致淡淡浓”。油纸伞、蓝布衣、乌篷船随处可见;水弄堂、青石板、马头墙,斑驳中留住了岁月的印记;小鲜、老酒、奥灶面溢出的香气撩拨着人们的食欲;纺车、绣娘、银针,针针线线编织着梦幻的水墨江南。在这里,乘一乘乌篷船,走一走雨巷,品一品新茶,读一读流传千年的传奇,再体验一下当地老百姓的舒适生活,你定能体会到不一样的人生。
昆山,离繁华不远,离田园很近。在这里,人们的心灵可以找到诗意,找到宁静……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27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