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叶坪镇人大以创新实干为笔,以担当作为为墨,精心绘制了一幅基层人大工作的新画卷。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从线上到线下,叶坪镇人大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的工作方法,有力推动基层民主建设,以可触、可感的方式助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筑牢人大工作“主心骨”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认真贯彻镇党委决策部署,严格落实重大问题、重要事项、重点工作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镇党委保持高度一致。2024年累计召开人大主席团会议4次,镇党委研究人大重点工作4次。二是服务中心大局。叶坪镇人大紧紧围绕镇党委中心工作安排部署人大工作,做到“党委工作重心推进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当好镇党委决策部署的实践者、推动者和保障者。
强化依法监督,当好高质量发展“助推器”
一是创新监督方式。聚焦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组织代表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围绕乡村振兴、红色教育培训、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关键问题开展“沉浸式”调研4次,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12条,推动政府决策更加科学精准。二是强化监督实效。针对代表视察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叶坪镇人大建立问题台账、交办台账和答复台账,明确整改时限,跟踪督促落实,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通过依法监督,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发挥代表作用,架起联系选民“连心桥”
一是创新代表活动形式。始终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通过“进站、进群、进平台”方式架起代表与选民的“连心桥”。组织代表回原选区网格围绕“春耕生产”、“民生实事项目”、“柑橘黄龙病防治”等主题开展走访活动,深入社区、村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推动解决群众关心事、揪心事、烦心事150余件。二是优化代表履职平台。狠抓“江西数字人大”推广应用,精心打造代表履职平台,实现代表建议在线提交、办理进度在线查询、办理结果在线评价,提升了代表履职效率和群众满意度。通过创新代表履职方式,让代表真正成为群众的“代言人”。
加强自身建设,锻造基层人大“铁队伍”
一是强化学习培训。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推动工作的基础保障,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人大干部队伍。通过人大工作例会、人大主席团会议及时跟进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论述,持续巩固思想根基。二是优化制度建设。叶坪镇人大通过每月更新代表履职档案、推动代表回原选区述职、典型代表深度报道等方式,激励代表积极履职,增强了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完善人大主席团季度工作专题会议、代表建议办理制度等,规范工作程序,提升工作质效。
探索创新实践,打造基层人民民主“新名片”
一是总结特色工作法。敢于探索创新,并及时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其中“三进三抓三促”工作法的总结文章入选《中国人大年鉴》和《时代主人》刊物。2024年7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肖捷带队在叶坪镇开展社会保险法执行情况调研时,听取了汇报并对该工作法给予高度评价。叶坪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为省级示范站点,工作成效先后被人民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等媒体报道,全年接待上级及兄弟县市单位30余次。二是提升立法参与实效。叶坪镇人大积极探索“点站融合”模式,提升参与立法实效。2024年9月13日,叶坪镇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正式设立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江西章贡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信息采集点。2024年参与国家3部法律的立法修订,提交立法建议32条,在“一苏大会”旧址协助章贡区人大拍摄立法实践活动宣传片。
下一步,叶坪镇人大将继续以创新实干为引领,以担当作为为底色,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动基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绘就更加绚丽的基层人大工作画卷!(供稿:叶坪镇人大 谢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