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桂林市教育局:以质图强 奋进教育新征程

2023-09-13 16: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桂林之美闻名中外,不仅有“甲天下”的山水,更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桂林市的山水与人文共生共兴,处处人杰地灵:“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的桂林科举文化、抗战时期的岩洞教育、“西南剧展”的文脉延续......赓续千年文韵,再辟教育新天。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桂林市教育局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统揽,紧紧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一主线,全面实施“科教振兴”“科教强市”发展战略,按照“补短板、强弱项、树特色、出亮点”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争创广西一流的教育强市,持续推动桂林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汲取思想伟力擘画教育新蓝图

以精神沃土栽培青春之花,强国有我的未来更加绚丽。

广西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和建立地方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湘江战役都发生在这里,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而桂林中学始创于1905年,学校几经战乱,几度沉寂,在学校成立之初便有“正心术、守廉耻、专心志、保名誉”之校训。自革命火种在桂林中学播下后,一代又一代的桂林中学师生以天下为己任,汲取地域文化精华,承接先辈红色基因,坚守“专心志,忧天下”的理念,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动力,为学校教育淬火铸魂提供了丰富内容和多元载体。

“红色文化不能仅仅摆放在陈列馆里、印在书本上,还要融入学习、生活、课堂中,这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目标。”桂林中学校长关剑锋说。

挖掘红色资源,开发“桂中红”校本课程,将红色教育研究与学校课程的研发和应用结合起来;开展红色文化实践,让学生在重温峥嵘岁月中感悟英烈初心、读懂历史使命......进入新时代,桂林中学持文脉传承与开拓创新相辅相成,学校育名师、立项目、推课程、铸特色、倡公平、强队伍、优资源,坚打造以“桂中红”为核心的校本课程,描绘“专心志,忧天下”的愿景。

如今,桂林中学的红色教育已实现了“走出去”,扩大了“桂中红”校本课程的辐射效应,并在一次次的课程模式和经验介绍中备受好评。

铸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桂林中学汲取思想伟力,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提质增效是桂林市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党建领航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多年来,桂林市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桂林市教育局制定了《桂林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实施方案》,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得到深入实施,切实加强党组织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紧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条主线,把清廉学校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插手工程项目谋私贪腐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打造师德高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

据了解,桂林市有3所学校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清廉学校示范学校,打造了20所市级清廉试点学校,组织22名师德标兵开展巡回演讲39场次、开展廉洁从教专题培训945场覆盖6.1万人次,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桂林市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2022年,桂林市210个学校党组织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星级党组织。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桂林市教育局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深、实、细、准、效”上下功夫,积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教育事业发展的本质规律,寻求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的办法路径,印发《关于大兴调查研究推进桂林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广西一流教育的实施方案》,在全市教育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由每一位处级领导或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牵头,每人牵头1个课题,集中调研解决一批教育高质量发展难题。同时,制定专门的工作方案,由局领导带头践行“双带行动”,深入到基层学校听课视导,了解师情、校情,为师生解忧、为教育发展破解难题。

截止今年6月,桂林市教育系统开展谈心谈话13079人次,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带头听课2039人次3582节,校长带头上课25313节。

“有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和协调的行动,我们才有强大的战斗力。”桂林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打牢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根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我们的应有之义和重要职责。

凝聚教育合力实现办学高品质

教育是“国之大者”,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无论是孩子入园入学还是升学就业,都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者们的历史责任。

三尺讲台守初心,一片丹心育桃李。桂林市的教师们站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用一支又一支的粉笔书写了教育事业的精彩春秋。

“我们的学生就不应该仅仅是成为一个做题的机器、刷题的工具,或者是仅仅为了深入高一级的学校而努力,更应该是为他的终身发展和自己的幸福以及国家的要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马劲深耕教坛30余年,始终遵从教育工作是“心灵的唤醒”。

多年来,马老师在潜心数学课堂教学教研的同时,还不断广泛涉猎哲学、人类学、伦理学、社会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这让他形成了“破圈”思维,得以跳出教育看教育,高于教学搞教学。马老师作为桂林教育中的一员,带领教师团队恪守师德师训,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为党育才、为国育人,围绕自治区普通高中“双新”示范区建设,积极打造匹配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相匹配的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大力推进桂林市基础教育在教、科、各方面的工作向前发展。极力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积极下县下校指导,跑遍了全市17个县(市、区),推动县域高中一体化发展。

四季流转,勤育桃李,师泽如光,微以致远。今年,桂林市高考成绩再登新高,拔尖人才表现突出。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聚着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下一步,桂林市教育局将持续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构建全方位的教师发展保障体系,激励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教育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桂林优质中小学越来越多,招生摇号透明公正,师资队伍也越来越强,我们家长和孩子也更轻松、更安心了。”在桂林市的大街小巷,每当谈起教育话题,很多家长都为此赞不绝口。

大道至简,实干兴邦。桂林市教育局按照“抓改革、抓基本、抓创新”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计划”,扎实实施“双带三督”工程,积极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

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桂林市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桂林市教育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通过十大行动着力补齐教育短板,推动桂林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市政府印发了《桂林市推进教育提质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3年),提出实施“八大计划”。

同时,积极引进沐华清诚等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加大对县域高中的扶持力度,深入开展全市普通高中优秀骨干教师“上挂下联,双向促进”百人帮扶提升活动,初步实现了桂林市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均衡多样化发展。据了解,今年桂林示范性普通高中增至23所,星级特色普通高中增至8所,桂林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激活创新动力校地融合谱新篇

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城市,改革经验向全区推介;2023年广西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推进会在桂林举行,首创的“研学+旅行+劳动教育”融合发展新模式成为全区示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案例获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优秀案例,全区基础教育会议推广桂林经验......近年来,桂林市教育领域各项改革成效显著,教育发展活力竞相迸发,为广西开启教育现代化新征程探索提供了桂林经验。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是离产业最近、最直接的教育。为了让职业教育融入新时期经济社会建设的主战场,桂林市教育局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出台《桂林新区建设产教集群示范区实施方案》,着力打造集产业、教育、智库于一体的产教集群示范区。投入资金0.75亿元,重点实施中职学校达标工程,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加强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特色专业和课程。

同时,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创新。目前,桂林共有广西壮族自治区级社区教育实验区8个,自治区级社区教育示范区2个,获自治区专项经费2800万,受评数量和获得资金均居全区首位。

“教育对外合作和国际化交流取得新突破,对于桂林中等职业教育的提升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首批留学定向班举行开班仪式,5所职业学校与韩国永进大学建立合作关系,4所普通高中启动国际交流合作普职融通试点。通过深化与北京北语留学服务中心的合作,积极引进国际化教育资源合作办学,打造桂林国际交流合作的“金蓝领”项目,共同培养国际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据了解,桂林市创建自治区示范中职学校18所,相比2019年第一轮认定增加4所。成功获评自治区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3家企业获评自治区产教融合试点企业,申报2022年广西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市获公示。此外,深化中高职联合办学模式,2022年,全市中职全日制招送生完成率为121.2%,毕业生升学率为65.48%,就业率为95.76%,职业教育吸引力不断增强。

校地合作启新篇,合作共赢促发展。近年来,桂林市教育局与广西师范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桂林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桂林医学院成功更名为大学,桂林师专升格为本科院校。桂林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等4所新建高校已列入广西高校设置“十四五”规划,桂林市高校发展迎来新篇章。

此外,驻桂林高校积极深化与地方的合作交流,如广西师大受市政府委托,成功举办“桂林发展论坛”,积极打造桂林发展研究院和西部乡村振兴研究院等智库平台,为地方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举办校企产学研对接活动,并与广东领益智造桂林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同心者胜,共济者兴。我们与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起,努力解决当前全市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现实困难问题,多措并举推动教师享有更多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共同建设与世界级旅游城市知名度相匹配的一流教育强市!”桂林市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唐标明说道。

心怀国家,胸怀理想,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里书写。距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只有不到12年时间。桂林市教育局将奋力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把主题教育的成果,转换成培育时代新人历史使命的强大动力,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立德树人的扎实行动,教育强国建设,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莫鸿鲲李建平李嘉俐)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